巨头激战「菜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在雷军给智能手机行业加一把火后,一句“把所有行业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做一遍”在行业内广为流传,也成为商业创新的鸡汤式定律,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的热钱也将视线转向一个接一个的风口。而纵观近年来新商业领域诞生的诸多风口,路子最野的也非生鲜莫属。
作为电商领域最难啃的骨头,生鲜也从2005年之后,每一年都不停的转着风向,享受着五年年一个元年的待遇,从2005年前后的沱沱工社们、到2012年前后的本来生活、社区001们、再到如今的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每一波聚集的新势力,似乎都能将生鲜的生意重做一遍,但最终也没能翻出多大浪花。
近日,被誉为生鲜电商黑马平台的呆萝卜因资金问题按下暂停键;另一方面,依托于苏宁小店的苏宁菜场宣布在三城开出350家门店、美团买菜加紧布局,甚至饿了么也在秘密孵化与菜场联营合作新项目“饿鲜达”,一边是经营困难,一边是巨头重金下注,2019年尾声,生鲜电商又出现了暗流涌动的局面,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轮战争将在巨头阵营中打响。

生鲜电商进入巨头时代

经过多年的互联网化升级,生鲜行业的竞争也逐渐迈进多元、高维时代,阵营也逐渐在2B及2C两个层面拉开,巨头化竞争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在2B端,目前集中的品牌有估值达70亿美元的美菜网、宋小菜、易果以及饿了么有菜网、美团快驴及永辉彩食鲜等,而相比于2B,2C的竞争要更加激烈。

2019年,新零售进入“转型期”,各大生鲜超市纷纷关店,巨头们陷入迷茫时将目光转向“买菜”服务。生鲜2C市场的玩法也从最初的O2O到社区生鲜再到如今的前置仓模式以及菜场合作模式。

2017年在上海创立的“叮咚买菜”将前置仓模式带入大众视野。随后,进入2019年以来,包括阿里、腾讯、苏宁等巨头们也纷纷加码菜场业务。

今年1月,美团在上海上线“美团买菜”业务,以“APP端+便民服务站”的模式展开“到家”及“到店”两部分业务;11个月的时间攻占了上海、北京、武汉、深圳4城;随后,苏宁依托自身的苏宁小店上线“苏宁菜场”项目,上线半年多时间以来,累计拓展门店已经达350家,目前布局南京、北京、上海三大城市。

另一边的阿里也动作不断,3月,盒马在上海推出被称为“下沉的的盒马菜市”,饿了么宣布把买菜业务再次进行扩张,同时推出“饿鲜达”业务;腾讯虽然没亲自下场,但通过不断加码每日生鲜、谊品生鲜也在生鲜领域进行布局。
至此,在巨头的加入下,这场互联网卖菜战役正式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各巨头们也纷纷将菜场作为战略重点,可以预见的是,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以菜场为基点的生鲜业务将是巨头们的一个重要战场。

为什么是菜场?

依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整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600亿元。但生鲜电商在整个生鲜行业的渗透率仅为3%,是所有行业里渗透率最低的一个行业。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行业,巨头们的加入显得不那么突兀。但看似一片蓝海的行业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辽阔的蓝海也可能变成至暗的火场。

呆萝卜的暴雷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年6月才刚拿了6.34亿元A轮融资的社区生鲜电商呆萝卜,半年不到的时间就资金链断裂。除去呆萝卜公司管理问题,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生鲜电商是一个前期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行业。

在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只有1%实现了盈利,大部分仍在烧钱。

对于巨头来说,他们不缺可投资或拓展的新业务,选择这样这一个危险与机遇并存的行业,巨头烧钱入场不单单是为了盈利,更确切地说,巨头们是为了流量。

在美团和饿了么之间不断的竞争之后,外卖业务已经下沉至三四线城市,渗透率也已经达到90%,天花板早已来临,消费者对于外卖的需求趋于稳定,进入到此消彼长的存量竞争阶段,通过各种手段让消费者及商家“二选一”。因此,巨头们需要的是一个新的流量入口。

目前互联网红利消失,就算是互联网巨头,获客成本也变得高昂。而社区买菜和外卖一样是一个高频刚需的消费场景,是成为线下流量新入口的最佳选择。更为关键的,买菜这一消费场景也可以成为家庭消费的切入口。

另一方面,买菜这一生活刚需,切合美团及饿了么最根本的“本地生活服务”宗旨。要想不断扩张自己的版图,买菜这一消费场景也成为必争之地。而对于盒马而言,切入菜场、前置仓也符合自身的战略布局,能满足对于生鲜的不同消费人群。

无论是为了流量还是自身版图扩张,就算目前生鲜市场再烧钱,巨头们都不会错过这一风口。

除此之外,和之前O2O时期不同的是,目前的大数据、冷链技术以及前置仓模式逐渐成熟,给巨头的入局提供了技术保障。让即时配送成为可能。

因此,生鲜市场在巨头战略中的爆发,成为必然。

破局生鲜难题,巨头们有什么苦恼?

正如上文所说,生鲜市场前期为了获客,抢占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没有规模化之前很难盈利,因此前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这一阶段对于巨头来说并不困难,在抢夺外卖市场时,他们就积累了大量关于如何快速获客的经验,熟悉的配方可以换个场景再来一遍。这一阶段能难倒的是那些中小型创业企业,没有巨头背书很难扛过“资金期”。因此在未来,中小公司要想打好战役,长期发展需要“备足弹药”。

而对于巨头,如何协调即时配送、生鲜存储等各方面成本,整合完善自身供应链,最终实现盈利才是真正的考验。

从运营模式来看,目前前置仓是相对于门店,成本更为低廉的物流方式。但因为前置仓的配送范围固定,每个前置仓的订单量也被局限住。对于单个前置仓来说,天花板触手可及,而如果扩大覆盖范围,配送效率问题又必然受到影响,并且配送成本也随之上升。而每个前置仓的订单量将直接关系企业是否盈利。

另一方面,从行业角度来看,无论巨头还是中小企业都需要面临客单价过低的问题。和外卖一样,无论是8090后消费者还是中老年消费者,他们对于生鲜的需求会逐渐趋于固定,仅靠生鲜这一品类是很难覆盖成本的,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客单价是玩家们将要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背后其实是谁能率先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型。

目前来说,能想象的提高客单价的方式是扩充SKU,不断像家庭消费的其他品类进行扩充,这也符合巨头发展路径。但扩充SKU带来的便是库存压力,如何保效增利需要玩家们去权衡。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行业边际拓展到三四线城市后,线上采购的优势将消失。三四线的生鲜线下渠道更广泛,不仅有商超、农贸市场,还有农贸批发站,这些都将对生鲜电商构成威胁。

更为关键的是,三四线生活节奏明显慢于一二线城市,因此对于线上购物的需求大幅下降。未来,如何下沉也将是一大难题。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有惊喜!

文章同步平台

一鸣网丨百家号丨澎湃丨人民日报

蓝鲸TMT丨界面丨天极网丨艾瑞网丨和讯

网易丨搜狐丨凤凰丨腾讯丨新浪丨大鱼号丨一点资讯

今日头条丨招行社区丨雪球丨微博丨知乎

今封面号丨趣头条丨快资讯丨等百家媒体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