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翻译--胶质母细胞瘤(二)
MRI表现与CT相似。由于MRI对检测亚急性和慢性出血以及显示肿瘤血管增生(曲线状和总状信号空洞)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因此MRI上病变的整体表现比CT上更不均匀。肿瘤中央的坏死区域,是最能表明肿瘤侵袭性的,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除非被更为实性的细胞碎片团块所改变。与中心坏死T2高信号相比,存活和生长的肿瘤周围边缘的高信号的信号强度,稍微低一些(由于其富含细胞),边缘不锐利,可能与肿瘤周围的“浸润性”水肿混合或难以区分。
几乎所有的胶质母细胞瘤都与瘤周白质水肿有关,通常分为中度或重度;它可能反映了肿瘤细胞产生血管通透性因子。在CT和T1加权MRI上,明显的轻度高密度或轻度高信号肿瘤边缘通常不明显,但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与周围低密度或低强度水肿的白质形成对比。
肿瘤内出血在这些侵袭性肿瘤伴广泛血管新生中很常见。胶质母细胞瘤在CT和MRI上出现急性瘤内出血与急性非肿瘤性脑出血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由于周围和混合的肿瘤和坏死碎片而边界更清晰,密度信号更不均匀,而后者由于沿其他方面正常的白质束解剖而边界更不规则,密度/信号更均匀。此外,与高血压、创伤后或其他非肿瘤类型的实质血肿相比,肿瘤内出血的进展通常更慢。
附:
关于文章中 “areas of intratumoral central necrosis, which tend to dominate the appearance of the most aggressive of these tumors,” 这句话的翻译,值得仔细琢磨。我的学生将它翻译为:“肿瘤内的中央坏死区,往往是这些肿瘤中最具有侵袭性的区域”,乍看起来确实如此,可是如果我们对肿瘤病理了解一些,就会发现这个不符合实际的地方,为什么坏死区域会更具有侵袭性呢,坏死的部分应该是没有细胞活性的区域。那么我们仔细体会这句话,实际上,翻译成 “肿瘤中央的坏死区域,是最能表明肿瘤侵袭性的”,就比较合适了。肿瘤内出现坏死,表明肿瘤的恶性度高,侵袭性高。我们读着拗口的英文句子,就是不符合我们中文说话习惯的句子,也往往是非常符合英文语言习惯的句子。
(苏正丹,王晓娴翻译,读片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