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蛙鸣】神秘的暗夜精灵——北方狭口蛙!

夏天到了,蛙类也渐渐出现在了我们的周围。今天,我便来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神秘的两栖动物,它就是北方狭口蛙 Kaloula borealis 。这个小家伙隶属于姬蛙科 Microhylidae 狭口蛙属 Kaloula 。在姬蛙科下有很多种的蛙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在我国有5属17种,狭口蛙属在我国有5种,而在北京只有1种。
分布于北京的唯一狭口蛙——北方狭口蛙  汪阗摄
虽然它的名字叫北方狭口蛙,但是它可不仅仅分布在北方。我国的江苏、安徽及浙江等地也都有它们的身影。不过,既然叫做北方峡口蛙,那么它和“北方”肯定有一定的关系吧?没错!那便是它的模式产地就在中国的辽宁地区,所以叫做“北方”狭口蛙。

北方狭口蛙的模式产地在辽宁  刘田摄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是在一个下过暴雨的夜晚。路边的一个积水坑里,我依靠手电看到了一个圆鼓鼓的小东西。这个小家伙看见了我的光后突然俯下了身体,变得非常扁平。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我知道这不是一只普通的两栖动物。因为在北京最常见的两种两栖动物,即黑斑侧褶蛙和中华大蟾蜍:前者在遇到灯光照射的时候要么一动不动要么就会跳着逃走;而后者则很少会跳跃,一般都是用四肢在地面上爬行,虽然在爬行的时候身体也会压低,但是此时它们不会变成扁平状,而是用四肢将身体撑起来,像一辆吉普车一样……

北京分布的黑斑侧褶蛙  汪阗摄

北京分布的中华大蟾蜍  汪阗摄

当我走过去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竟是一只北方狭口蛙!那时,我就被它那可爱的样子深深吸引了:体态娇小还胖乎乎的,墨绿色的身体上带有姜黄色的碎片花纹,用手轻轻触碰它的身体后,胆小的北方狭口蛙会吓得它马上大口吸气把自己变成一个小胖子。实际上,这是它对天敌的恐吓行为。通过吸入空气使自己的身体膨胀让天敌无从下口。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它背部的皮肤上会分泌出一层白色的粘液,这同样是用来保护自己的。

正在分泌粘液的北方狭口蛙  汪阗摄

之所以说它神秘,是因为北方狭口蛙虽然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我们却很难找到它。这些圆滚滚的小家伙不是很善于跳跃,它们更善于挖土和攀爬。它们会用自己的后肢在地上挖一个洞,大多数的时间都生活在洞穴里,只有在暴雨过后的晚上才会出来活动。北方狭口蛙会选在雨后积水形成的小池塘进行求偶、交配、繁殖。雄蛙会漂浮在水面上,发出洪亮而单一的叫声“呱”,与我们在夏日稻田里听到的黑斑蛙的叫声“呱呱呱~呱呱呱”截然不同。雄蛙通过叫声吸引雌蛙进行交配,而后就会在水塘中产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