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登革热肆虐,这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让整个城市蒙上了一层白色恐惧。控制登革热病的最好途径,莫过于将中间的媒介伊蚊斩尽杀绝。但是它们身形细小、飞行敏捷、又善躲避,想要扑杀成虫需要大量使用杀虫剂,这无疑对整体生态会有严重影响。而生活于水中孑孓(蚊子幼虫),则相对活动迟缓,如果能将孑孓大量消灭,一定对控制蚊群有着积极的作用。于是一群小鱼,披挂上阵,被投放到广州大小水域中。这些被称作灭蚊小能手的鱼类就是南方常见的食蚊鱼 Gambusia affinis 。
被投放的食蚊鱼 崔世辰摄
食蚊鱼虽然南方常见,但是人家是正经的美洲移民。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来到了我国台湾。之后逐步被引入大陆,究其原因,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灭蚊。目前它们已经分布在我国东南各省。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宏大,让很多原生鱼类都望尘莫及。食蚊鱼的成功主要有三点:一是自身繁殖能力强,它们以卵胎生为主,小鱼出来后几个小时就可以觅食;二是抗污染能力强,我们曾经在广场中间漂满垃圾的绿色水池中便发现了食蚊鱼的踪迹,而且是活的很开心的食蚊鱼;三是它们极其贪吃,这个爱好虽然不好,但是它们的食谱却主要是蚊子。蚊子是我们的敌人,食蚊鱼又是蚊子的敌人,本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思想,食蚊鱼则被我们人类当成了战友。结合上述三点,食蚊鱼在人与蚊子的较量过程中,得到了人类莫大的帮助,到处封疆建业。在自然观察中,我们也似乎对食蚊鱼的表现表示满意,在有大规模游弋的食蚊鱼水域内,蚊子数量似乎确实减少了不少。
食蚊鱼消化速度快,孑孓爆发时,每天可吞食上百只
然而,在蚊子数量稀少时,它们的食谱就会发生变化。小型水生生物,其他鱼类的卵,不小心跌落水面上的倒霉蛋,甚至比自己大很多倍的其他鱼类的尾鳍,凭借它们嘴上小针尖一般的牙齿,到处都能弄到一口肉来吃。这个时候和它们一起生活的小伙伴们就倍感压力了,要不搬家换地,要不直接被斩尽杀绝……
上海已经被食蚊鱼取代的本土青鱂鱼 崔世辰摄
由于食蚊鱼在灭蚊的同时,又对环境中的其他物种产生压力,所以被选入“世界百种外来入侵种”,专业人士呼吁将灭蚊工作尽快转交给本土鱼类。虽然食蚊鱼的泛滥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现实中,体型不过几厘米的食蚊鱼,既不方便食用,也没有什么其他价值,捕捞又浪费成本,毒杀它们会加剧环境恶化,所以它们依旧畅游在南方的各个水系。
食蚊鱼围攻蝌蚪,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大部分原生物种就遭殃了
在今年寒假的西双版纳游学营中,我们将还会与其会面,去一睹这看似柔弱的小霸王。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请不要憎恨它们,毕竟它们是我们请来的,曾经到现在都在消灭着我们的敌人-蚊媒病,如何有效的治理和利用才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直接下小鱼的食蚊鱼,每18天就可繁殖一次,是理想的观赏鱼 崔世辰摄
“地球记忆工作室”创建于2014年7月。秉承“延续地球记忆,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与国内多家博物馆、学校及企业广泛开展自然博物教育。着重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兴趣,启迪科学智慧。工作室常年系统收集各类标本万余件;以及几万幅动植物生态图片服务于典藏研究及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