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百林】丰原镇与中源县
丰原镇与中源县
丰原镇与中源县
近读〈老渭南〉一书杨志贵选写的(“中源”县址今何在)一文,很受启发。长寿塬确实历史攸久,人灵地杰。
据杨志贵先生考叙:南北朝时,在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孝昌三年(527年)渭南县址由渭河南岸迁于县东南明光塬上,并改县名为南新丰县。此后,在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年),在西塬设了灵源县、东塬设了中源县,原南新丰县又设了渭南县。到了后周武帝(字文邕)建德三年(574年),觉得三县行政区域太小,不够县的格次,随废灵源中源二县,并入渭南县。自此,渭南县的行政区域,一保持到时初才将渭河南北地区合并,形成現在的版图。?
杨志贵先生初考认为中原县旧址应在丰原镇之北。我虽对史料一识半解,但属于共和国同令人,生于这块沃土,对此倍感亲切。
儿时,记忆中的南关街,街东有一涝池,涝池旁北一座小庙为南关乡公所,有乡长、文书。北一公里有一村名北关,西南一公里多有一村西关,西关村还有王姓居多一小村
叫西城子,往东有一西门底的村名。老人传说,古时要在东塬没立西安市,由于东西宽度不够被放弃,所以形成了“有关有门无皇城”的历史现状。儿时记忆并无丰原一词。
上千年的历史变迁,由期是1556年的渭华大地震,它使赤水山埋沒,渭河北移四五里,渭华半数民众伤亡,沦桑变化,历史风云,让我们再追溯时过境迁的中源县是难了点,和杨志贵先生共有同感,可以说中原县就在今丰原镇之北,北关之南区域。基于历史记载和杨志贵先生初考有共识外,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丰原镇的前身就是从宁人民公社丰原管区,解放初才将南关街改为丰原街,之前只有南关街之名。
二,南关、北关、西关,唯独缺一城池,据史料记载东塬除设立过“中源”县外,从未设立过其他大于这一行政级别的管理机构。
三,从历史地貌分析,东塬南靠秦岭,北接渭水,东有赤水河,西有泷河,“中源”,原在水中,1500多年前,南塬与渭河应该是缓冲坡地,北关、西关、南关正在泷河,赤水河正中,从北关入渭,徒经龙尾坡〈老龙尾坡〉,中源县应居三关正中。
四,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渭南曾设大县,下分华洲、华阴、故市、阳郭、从宁等人民公社,编制大小略同中源县。
由以上几点推断,中源县应在現在的长寿塬丰原镇北,北关村南一带,要查证历史,还得我们进一步考查。以上只是自已的一点粗浅看法,中源县原址还需进一步历料考证,看法有错之处,敬希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丁百林, 临渭区丰原镇人,文学爱好者,《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