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岚观察】雨夜骑行摩拜单车的思考
【经岚观察】16148
雨夜骑行摩拜单车的思考
文/李志青
雨天,晚上上课,回家晚了,想打车,看着一辆一辆空载的出租车呼啸而过,都“舍不得”停下来,滴滴软件叫车,也没有响应,“分享经济”不分享了!这时,也许想起了另一个“分享经济”的好处来,打开摩拜软件,果不其然,就在边上不远处,有一辆单车在静静地等着我。好吧,尽管下着细雨,戴上衣帽,遮住脑袋,总还能凑合过去。就这么开始骑了起来。路上行人不多,静悄悄的,就开始思考起几个问题来。
第一,在雨天为何交通乏力?
也许除了出租车外,我本应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去坐公交,但水多地滑,从出发地到公交站头一点距离,走起来比较费劲,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抛弃了这个可能的选项。这里面的道理在于,尽管公交的本身成本低,而且绿色环保,但在雨天这样特殊的时期,坐公交要付出额外的交易成本,也就是说净收益较之于平日来得更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交的需求。需求去哪儿了呢?显然,雨天里尽管出行数量会有所下降,但大部分还是刚性的,如果不选择坐公交,那就是打车了,打车可以避免付出在雨地里步行的额外交易成本,也就是说在雨天打车所获得的净收益其实是在提高的,这当然刺激了出租车的需求。此外,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在单价不变的情况下,雨天出车也会给他带来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他的出车积极性。这意味着,供给减少了。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容易打到车就可以理解了。无论是一般的出租车还是有滴滴软件的出租车,都面临供给不足的困境。
对此,获得的体会是,在交通出行的某种特殊情况下,主要是高峰时段,分享经济也好,传统经济也罢,其实都无法真正帮助我们解决交通乏力的问题。
那么,谁来解决和克服这个矛盾呢?是靠对出租车的严格管制吗?比如禁止空车拒载,还是依靠更加灵活的市场机制?比如加价。我认为两者都不是,这是因为,需求固然有弹性,但供给本身也存在刚性,不能要求供给无条件地满足需求。谁来解决?这其实属于典型的公共品短暂供给不足,包括春运,雨天,地铁故障等等,这些特殊情况下的交通供给,理应由政府出面解决,解决的方向很明确,那就是最大程度上降低出行的交易成本,包括提供交通信息上的引导,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频次及弹性作业,以及提供一些便民服务,等等。我们不应将雨天打车难归结为市场不作为的原因,的确,在雨天,交通出行的供求市场的“失灵”就是天经地义的。
第二,那么接下来谈谈最近的交通新宠,摩拜、OFO等单车神器。
也许从我本人的体验中可以看出,摩拜单车似乎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交通乏力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交通运力的补充。这里面必须澄清几点,其一,对于短途的交通需求,在高峰期,单车的确可以发挥补充性交通力量的功效;其二,这个补充性的功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恶劣天气、体力、安全等等方面的因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其补充性的水平其实是大打折扣的。其三,在交通方式刚性依赖的影响下,其补充性程度究竟会有多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
其实,有关摩拜单车,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于,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创新?以及这样的创新会持续多久?根据本人的体验,我觉得摩拜如果说有创新的话,绝对不是技术层面上的创新,也不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这是因为,就我这个晚上所骑的单车来看,一个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无法抵挡野蛮式的利用,除非是代价极高的高科技(这显然缺乏经济性),我明显感觉到所骑的单车已经出现质量的问题,比如骑行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异响,野蛮式的利用将使摩拜付出沉重的代价,究其实质,是单车作为一种准公共资源后,其利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某种外部性,类似于“公共地悲剧”效应,而这个外部性现在是由一家公司和使用者来共同承担的(初期是以公司为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因此,分享经济下的单车要想继续发展下去,要进行创新的领域恰恰就是如何化解这个外部成本和公地悲剧效应。
通常意义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莫过于“私有化”,即将准公共资源的产权界定给个体,体现在单车上,即采取私人购买,此时,私人会有效计算其购买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差额,然后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管理,避免出现外部不经济的结果。事实上,摩拜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成功,替代公共单车项目,原因正在于此,即这是企业“私人”所有的并运营的,而不是政府公共所有并委托代理下运行的,企业就会按照收益最大化的逻辑来管理单车,其中包括被人诟病的,将部分管理职责“让渡给”地方政府,比如停车区域的划定,单车车道的划定等等,进而节约了成本,即便如此,在强大的消费惯性和私人趋利的冲击下,缺乏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法,仍将是摩拜单车未来发展的致命缺陷,即可能的结果是,这部分成本远远高于企业从让渡管理职责给地方政府中所获得的“好处”,况且,随着竞争者的加入,在与政府的博弈中,企业将逐渐失去主动权,而各种外部性成本则将接踵而至,此时,摩拜等单车企业将何去何从呢?
好吧,今天就思考到这里。供大家参考!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