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拉球时如何做到要“慢打出手快”战术打法
乒乓time 2014-07-13
==亚瑟士ASICS特约==
对于乒乓球拉球的战术打法,有一定的规律性,就是要做到“慢打,出手快”原则。如何做到要“慢打,出手快”战术打法,而且这个战术技巧性,要熟练起来并不容易,毕竟在大家所形成的一个概念中,打乒乓都是要求速度快的思想。
拉球时要“慢打,出手快”,但是我最近才体会出来。慢打指的是让球近身一点才去打它。我以前总怕打不到球,所以会急着在最高点去拉那个球,但是有时那并非是最佳击球点。
如果击球时的脚步刚好移到最高击球点就是最佳击球点,那么这个球拉过台后是既爆又有质量。问题是实战时不实用。大家应该会有经验,最高点的产生时间极短,而且持续的时间极短,换句话说你预判能力要有多好,脚步要有多好才能“刚好”在这个点位击球。而且那个时点大部分你站位要在离台50CM以内的近台才有办法击到球。
对于拉弧圈的站位有点不利。拉弧圈引拍、挥击需要较大的准备与回旋空间与时间。所以打短颗的江嘉良就有办法去打那个点。其他弧圈球选手打到那个点的机会就相对少了点。因为,容易被来球顶到。尽量在正手拉球时先用右脚尖去对来球轨迹。我们台湾有个老国手杨义明欧吉桑,他儿子杨孟勋后来也当了国手,还台湾排名过第一。
杨桑指导我们这些业余球友时常说,只要来球轨迹对准右脚尖,你就可以发力去击那个球,要拉弧圈或大力攻球皆可。
来球对准左脚尖,反手可以发大力击球。(按杨桑打的是日直,所以反手确是如此才能发大力,横板现在讲究身正前击球,那种打法日直是做不到的。只能推挡。但持横板的如果来球对准左脚尖,你可以发力试看看,应该就是格林卡式的反手击球吧。)以前练正手拉球时,来球如慢又高时,很容易拉出界。
第一,来球慢,容易让你不移脚步去击球而是稍为伸出手去构球,再来引拍时肘(大臂)已经稍为开了。
第二,你会想在高点期击球,可是那时球离你远一点点点,你不由自主的发大力拉球准备爆一板。
结果出手后是抬肘,然后压拍,就是因为球高,想靠板型去压球。大力一板结果大部分都没爽到球直接出界,不然就是拉进台后球不够长落在台子中间人家很简单的封挡回来.因为力量没通过球心,所以只有旋转而不会前冲。因为大部分业余的打这个球是太快出手而非太慢,也就是击球点太前太早。
有达人提过拉球球拍运动轨迹是一个扇形,从引拍的终点开始到约前额眉心为止,也就是大约1/4圆弧的距离。击球点太早的结果是击球圆弧已经进行了一大段,球拍才与球接触。难怪球击出后的行进轨迹无力且不稳定。因为球没吃到挥拍的力量。所以有人说,业余的打球是打“手”;专业的是打“脚”。专业的看到此类的chance球,一定是先动脚步,再出手。
这也难怪,大家看转播录影,只见球快速来回与手大力挥动,有多少人在看脚法呢?所以在练习拉球时总在心里提醒,“慢打,出手快”。也就是击球点比原来慢一点。现在拍子的触球点大约尽量调整在引拍转腰后,右脚尖或往前一点的正上方触球。这样有一个好处,拉球时不容易抬肘。不抬肘也就不会压拍。
“出手快”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摆速快,快收前臂。据专业教练表示,击球前所有的准备动作都可放松且从容的做,但只要一旦出手了,球拍快速的挥到眉心附近的终点,千万不要像“赌神”走路似的慢动作耍帅。让拍子画弧一口气完成,球路和球质才会扎实。记得好久以前看过一本日本人出的教人打乒乓的书,里面有一句话,最近才有较多的体会。“挥拍的终点,是决定球路的生命线”。
在正常状况下只要挥拍动作是正常完成的,只要能在“慢一点打,打时出手快,挥拍直达终点”这个架构下完成正手拉球,进球率高且质量重。自己在拉球时很有自信。
相对的同一个练球伙伴,以前练习拉正手斜线连续球时,拉了几板后总是失误。现在变成连续的板数增加,不然就是对方常常挡球出界。其实你有没有长球技,对手和自己都知道。所以在拉球时,最好就是掌握这种“慢打,出手快”的方式。
另外,如要流畅地掌握好这种拉球时的“慢打,出手快”战术,就必须从自己根本动作开始改正过来。因为这个“慢打,出手快”战术拉球打法,在细节上都会有很多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