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五步诗、三步诗……古人太有才了!

2021\08\05

01

七步成诗——曹植

《七步诗》(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故事不用多介绍了,那个戏剧性的创作场景,大概率是后人杜撰的,但诗很可能是曹植手笔,因为对“出言为论,下笔成章”的曹植来说,七步之内作一首诗不算难事。

02

五步成诗——史青

《应诏赋得除夜》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史青,唐代诗人,诗仅存一首,就是上面的《除夕》。

说来很怪,既然他五步之内可作一首诗,为啥不多作一些呢?(也可能写了不少,但没有流传下来)

据说,史青曾经向唐玄宗上表称:曹子建七步成诗,没什么了不起,臣五步就够了。

唐玄宗也来真格的,命史青在大殿之上当众作诗,那天是除夕,故以“除夕”为主题。

史青胸有成足,五步未完诗已成。“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象意境俱佳,可称名句。

八句,五步,算下来史青走得应该很慢,否则也太吓人了。我们熟悉的大诗人温庭筠,据说是叉一次手,得一句诗,叉八次手,便成一首律诗,这速度够快了吧,可在史青面前似乎还有点逊色……

03

三步成诗——寇准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头白云低。

或许有人说,这首诗又短又小,而且意思粗浅,不难!

可你知道吗?这是寇准7岁时写的,比起骆宾王7岁写的《咏鹅》,一点也不差吧?

况且小寇准创作时有众宾客施加的压力:

“早就听说令郎善诗,不如即兴来一首?我们这离华山近,就写一首咏华山吧。”

小寇准被父亲拉来,开始表演作诗。

一步,两步……刚迈出第三步,他便吟出了上面的五绝。

众宾客啧啧称奇,认为此少年以后必成大器。果然,寇准40多岁便做了宰相。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