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技能一: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误区

孙建锋

实践表明:教师与文本对话,举凡出现低效、零效,甚至负效的,皆与解读文本时走入下列误区有关。

一、错读

错读,意味着与文本对话时,不自觉地犯一些知识性错误。

一次,某教师说课《静夜思》,饶有趣味地释解“床前明月光”:“皓月偷偷地溜进窗来,悄悄地铺在李白的床前,宛如银色的地毯。”

说者的语态、行态、情态很抢眼,想象力与渲染力很出色,表现力也很丰富。

但,遗憾的是,老师把“床”理解错了。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是否是现代就寝的床?唐诗词典有解:床,乃“井床”,即井上的栏杆。做井床讲的床字,在唐诗中并不鲜见,譬如,《乐府诗集·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李商隐《富平少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这些诗句中的“床”均作“井床”讲。最能证明“床前明月光”之“床”为井床的,是李白本人《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的诗句: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诗中展现的,就是李白在朗月静夜的井床边,独自望月的景象。诗人漂泊在外,孤独的时候,最易于怀古思乡。当然,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怀的是古,《静夜思》中思的是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深秋,夜凉如水,井栏旁边,李白孑然一人,忽而举头遥望,忽而低头沉思。月光泻满大地,让人怀疑落了白霜。万木凋落,北雁南归,是该回家的时候了,岂能不思故乡呢?

诚然,“井床”离现在的生活是远了一些。考证了的“井床”,自不必生硬地灌给孩子,但教师对文本中“床”的本意,是要了然于胸的。既不能穿凿附会,又不能望文生义,更要力避知识性的错误。当然,谁人都不是全知全能,个个都有知识盲点,但教师的职责是破蒙与启智,不是重蒙与愚昧。学生可以容忍教师的苛刻,但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

二、误读

误读,意味着与文本对话时,因循习俗、以讹传讹解读文本。

譬如,一读到“春宵一刻值千金”,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新婚之夜、两情融融。其实,这是对苏轼《春宵》的一种误读。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其意为:春天的夜晚每一刻都价值千金呀!充满了花的清香明月下的影子也有各种意趣。远处的楼台歌唱与管弦的声音细细的流荡空中,垂着秋千的院子宁静而深沉在馨香与乐音中化去了。

这是一首意境悠远“感觉全开”的诗:“清香”是嗅觉,“月阴”是视觉,“歌管”是听觉,“夜沉沉”是身觉,“春宵一刻值千金”则是意觉。

教师与文本对话,设若“眼、耳、鼻、舌、身、意”的开关能够全面打开,文本的“色、声、香、味、触、法”就会明明历历,全入心田。那么,与文本对话,就会走向一种闻所闻尽,觉所觉空的“悟”读。

三、片面读

片面读,意味着与文本对话时,盯在一处,所得受限。

譬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讲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西晋时有个周处,今江苏人,孔武有力,是块材料。只因父亲死得早,没人管教,变成'州里患之’的大流氓。

有一老者叹息地方上有害,周处慨然答应为父老除害。老者告诉他第一害是西山有只猛虎,经常下山吃人。周处上山把那只虎给杀了。老者又告诉他第二害是附近水中有蛟,常把往来的船只弄翻。他又入水把蛟斩了。他问第三害是什么,老者本来不敢讲出来,见他杀虎斩蛟,不像无可救药的恶人,这才壮了胆子说:“第三害就是你啊!”周处经此当头棒喝,幡然悔悟。

有人说这老者是个神仙,特来点化周处。如果这话不可信,如果老者是当地居民,岂不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简直可以说是他除了三害。史学家竟然忘了打听一下他的名字。也许说故事的人为求动听,故意把他说成倏然一现的神龙。

周处的父亲本是有名的读书人,虽然死得早,也给周处留下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周处知道怎么做。他去拜名学者陆云为师,用功读书,后来入了仕途,做过武官也做过文官。”

周处的故事写进了教科书,可说家喻户晓,但是大家所知所晓到此为止,说故事的人只说了个上半截。如果与文本对话仅此而已,难免只知其一,要想走出“片面”对话的误区,就要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视野。不妨读读旅美作家王鼎钧笔下的《半截周处》,这样对周处的了解就会更全面些。

“原来周处在晋朝做到御史中丞。他为官忠直,把除三害的精神拿到朝廷上来,也不管除山中虎易,除朝中害难。于是得罪了权贵。

有一年,边境凌乱,朝廷派梁王司马彤平乱,司马彤点名要周处参战。有人知道司马彤居心不良,劝周处别去,可是周处认为国家需要用人,他不能逃避责任。

唉,到了战场上,司马彤下手报复。他把周处派到一个绝地,不予援助,结果周处力战而死,全军覆没。周处不避权贵,帮助司马氏保有天下,可是司马家的人不这样想。为了害死一个忠良,情愿打一次败仗,动摇士气民心,不惜血本。至于覆没的五千步卒,谁无父母,谁无兄弟,谁无尘世的贪恋,谁无生存的权利?他们纳粮当兵,敬畏官吏,何负于晋?司马家的人就更不会这样想了。

这后半截故事,大家同心协力,把它埋起来。有一年,某制片人想拍除三害,我表示了一点意见,我说周处的一生可的拍成一部深刻的悲剧,我建议他直拍到周处战死。他断然说:'这样的电影我们不拍。’那时他懂,我不懂。现在我懂,你懂不懂?”(《读者》2004年23期)

至于是只给孩子读《除三害》的半截周处,还是给孩子“加餐”《半截周处》?这当要考验教者的判断力与抉择力了!

四、肤浅读

肤浅读,意味着与文本对话时,读得一知半解,读得蜻蜓点水。

譬如,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仅仅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层面,显然是肤浅的。

因为“登高望远,悲从中来”的人类共通的心理层因,对话者并不一定真正谙悉。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遥想当年,孔子曾带领弟子登上农山,喟然长叹:“登高望远,使人心悲。”为什么曾豪情满怀地感慨过“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竟变得如此悲观消极呢?钱钟书认为这是全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悲剧情怀,并把它命名为“农山心境”。

了解了“农山心境”的悲剧情怀,知晓沉郁的情绪只有通过登高才能得以排解与释放。登高之时,思忆深远,深远定产生幽怨的情怀,其向往必定是高远的,而高远必定导致伤感。

理解了“农山心境”,就能读懂一切远离家乡无法回归的游子、被贬谪放逐的臣子、还有沉浸在情爱中的男女“登高望远,悲从中来”的情怀;就能读懂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的抑郁愁苦;就能读懂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的缱绻情素;就能读懂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怅然若失;就能读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宇宙意识与人类意识……

五、平面读

平面读,意味着与文本对话时,解读视野狭隘与偏颇而导致的思维单向度。

譬如,与《秦兵马俑》的一段文字对话——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佣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9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设若平面读,无论怎样细读文本,读出的无非是一组数字与几多华丽辞藻铺陈的“兵马俑规模宏大”。

但,倘若中外比对,多维透视,阅读就会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度走向多向度,认识就会多元化、立体化。

譬如,不妨读读“巴顿墓碑” ——

“巴顿的墓碑立在欧洲腹地的海得尔堡的一个很大的广场上,广场上整齐的排列着6000个洁白的汉白玉墓碑。它意味着二战中牺牲在欧洲战场的6000名美军长眠于此。每一块墓碑上都极简洁地刻着一个军人的名字和他的生卒年月,巴顿的墓碑也是如此,他不因为自己是五星上将就制造什么特殊。生前与大家生死与共,死后与大家相伴相随。他始终生活在普通战士之中。如果说他所指挥的第三集团军是一片足以淹死一切强敌的浩瀚大海,那么,他情愿认定自己就是一朵最普通的浪花。”

如果觉得帝王与将相不对等,还可以再读读戴高乐的墓葬。

有不少人以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首任总统———戴高乐将军的墓地应该建在巴黎等繁华的大城市。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老人安息在远离巴黎的科隆贝小镇。

科隆贝小镇距巴黎有数百公里之遥,那里离最近的火车站还有十多公里远,没有直达的公共汽车。同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等大的公墓相比,科隆贝双教堂的墓地显得平凡朴素。在墓群里,人们往往需要经过一番搜寻,才能在角落处找到戴高乐将军的墓。

戴高乐墓高出地面不到半尺。墓由白灰色的石头砌成。石面上刻着:夏尔·戴高乐,1890———1970

这种砌墓用的石头,是最普通的,常用来镶马路边。来参观的人大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种简朴平凡的方式把一位伟人的品德表现得淋漓尽致!”

1970年11月9日,离80大寿不到两个星期时,戴高乐将军溘然长逝。早前,戴高乐将军就留下遗言:“不必大操大办,只在科隆贝双教堂的墓地里举行一个朴素的私人仪式。”按照戴高乐将军的遗愿,他的葬礼办得简朴而又平静,既没有乐队演奏哀乐,也没有人在教堂的弥撒上致辞。将军的棺木由一辆军车运抵教堂,然后由他的几位老乡(一名肉店伙计、一名奶酪铺掌柜和一名农场工人)抬进墓地,安葬在爱女安妮的墓旁。据说,戴高乐将军的棺木当时仅花了72美元。

有了“比色卡”,看得更清晰:

——同为修墓,秦始皇是怎么想的,巴顿和戴高乐又是怎么想的?—--—如果说兵马俑展览的是等级;那么巴顿和戴高乐墓碑展览的则是无等级;

——“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私欲膨胀;“巴顿和戴高乐墓碑”,形式简陋,人格伟岸;

——可能会有不少人记住秦兵马俑,记住它昨天的故事和今天的“创收”;也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记住巴顿,记住戴高乐,记住他们生前的才华经天纬地,业绩惊天动地,记住他们死后那平凡之极的墓碑留给后人的思考与警醒。

——巴顿与戴高乐无级别的墓碑折射的人格,是大写的人格,这种人格无国别。如若秦始皇地下有知,他会做何感想?

——我们认同兵马俑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但同时也要审视其负价值,因为眼睛向下总是在古墓坑里打转的时候, 别人已经眼睛向上,建造了宇宙空间站,正准备登上火星。

……

庄子有言:“大人之教,若形之与影,声之于响。”对话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如形与影自然亲和,似声与响相得益彰。与文本对话,要学生有感受,首先教师要有感受;要学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

己所欲,施与人。教师只有积极地走出与文本对话的误区,由错误到准确,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入,由平面到立体,不断地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准确而又灵慧地与文本对话,才能有品位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