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如何逃出金国回到南宋的?他真的是金国的奸细吗

第三次投军的岳飞

被宋高宗革除军籍后,岳飞第三次离开了军队,这一次他没有回家,而是在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渡河北上,奔赴当时的抗金前线,河北大名府,经过河北西路招抚使干办公事赵九龄推荐以白身投入河北招抚使张所麾下,张所知悉岳飞的遭遇后,留他在“帐前使唤”。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由于岳飞军事见解很高、武艺出色,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张所命令他们率军收复卫州。

就在岳飞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的时候,局势突变,赵构罢免了反对自己退避扬州的李纲,与黄潜善、汪伯彦一道逃到扬州。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贬途,河北西路招抚司被撤销。

岳飞的从军之路充满坎坷

王彦、岳飞一军,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成为孤军,并被金军包围于卫州新乡县的石门山。王彦担心部队损失过大,因此主张谨慎出战,但是却被年轻气盛的岳飞看做是怯战的表现,他没有请示王彦,便擅自率领部下出战,奈何敌众我寡,最终失败,岳飞与王彦带领部队,分头突围,突围后,岳飞独自领军转战太行山区,其间曾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跋耶乌,刺死敌酋奥敦扎,迫使金人暂时退出了太行山一带。

对岳飞青睐有加的宗泽

人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说谁是岳飞的伯乐,那一定是宗泽。宗泽是北宋朝堂中,和李纲并列的主战派领袖,岳飞第三次投军时,便是在宗泽麾下。宋高宗在建炎元年,罢免了左相李纲之后,身为开封府留守的宗泽,就成为整个宋朝主战派的核心人物。

宗泽和北方民间抗金武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收编了号称百万人的大军,积储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粮草。宗泽委任王彦为“制置两河军事”,王彦便派人命岳飞所部“赴荣河把隘”。 岳飞觉得自己和王彦难以共事,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直接接受宗泽的领导。

宗泽欣赏和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的违反军纪(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建炎元年十二月(1128年1月),金军大举南侵,进犯孟州汜水关。 宗泽即派岳飞为踏白使,让他率领五百骑兵前往侦察。岳飞在汜水关一带击败金军,凯旋后,即被宗泽任命为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

岳飞的伯乐,宗泽

建炎元年(1127年)冬到建炎二年(1128年)春,金国分兵三路全军出动,攻打开封府,在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宋金两军进行了拉锯战。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从容地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

岳飞在作战中,表现突出,颇有战功。 宗泽对岳飞格外看重,他将自己的军事心得教授岳飞,对他说:“你勇智材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你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可,他日为大将,此非万全计也。”岳飞回答:“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泽听到这番话,不仅没有斥责岳飞,反而十分欣赏。

建炎二年(1128年)四月,由于天气开始炎热,开封府久攻不下,金军无奈撤退。宗泽看准这个时机,准备北伐,一切准备就绪后,宗泽上书赵构,请求赵构批准自己的计划。此时的赵构一心想着和金国议和,担心北伐会招来金军报复,一直不同意宗泽的计划。四月到六月间,宗泽上奏章达二十四次,均被赵构无情拒绝。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七月初一含恨离世,这位老人临终前仍然高呼:“过河!过河!过河!”让人动容。

宗泽之墓

赵构接到宗泽离世的消息后,立刻派遣自己的心腹杜充前往开封,担任开封留守。他派杜充来的目的是为了约束宗泽的部下,以求不打乱自己与金议和的计划。

宗泽之后的抗金局面

杜充这个人,性残忍好杀,而短于谋略,他不信任宗泽在世时所招揽的那些民间抗金武装,一律不用。他甚至向担任开封城西防守任务的岳飞下达命令,让岳飞攻击同样担负开封城东防御任务的王善和城南防御任务的张用,岳飞拒绝了这种自相残杀的举动。杜充以岳飞之前擅自脱离王彦部队相威胁,岳飞无奈,只得听令。

南薰门之战,岳飞所部击退张、王部数万人,以功升武经大夫。张用被岳飞击败后,成为游寇,后被岳飞收降;王善则率部降金,实在是令亲者痛,仇者快。

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金军先后攻下徐州、淮阳、泗州,进袭宋高宗所在的扬州。二月初三,宋高宗得到金军攻陷天长军(安徽天长)的消息后,惊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

在金军压力下成惊弓之鸟的宋高宗

因为宋高宗的一再逃跑,国家和朝堂中的反对声浪越来越大,加之宋高宗宠信宦官康履。建炎三年三月二十六日,护卫宋高宗的扈从统制苗傅、威州刺史刘正彦发动兵变,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王渊及宦官康履,逼迫赵构退位,禅位于三岁的皇太子赵旉,史称苗刘兵变。

兵变发生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等人举兵勤王,五月,苗傅、刘正彦被杀,兵变平定,赵构复位。赵构本来就惧怕地方武力和将领拥兵坐大,这次的政变更成了赵构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使赵构对武将越发的疏离,他频繁调度将领,以求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目的。

又因为苗傅拿徽钦二帝仍在北方来质疑赵构皇位的正统性,并以此为主要理由要求赵构退位,使得赵构进一步倾向与金国议和。苗刘兵变被镇压后,高宗移驾建康。就在高宗移驾建康时,接到兵变消息的杜充借“勤王”之名,行撤军之实,准备离开开封抗金前线,前往建康。

岳飞向杜充充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杜充不听。岳飞无奈,只得率军随之南下。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作为北宋象征的开封,彻底落入金军手中。

北宋东京开封复原模型

对于杜充在开封的所作所为,宋高宗不仅没有下旨降罪,反而任命杜充为右相,负责长江防务。之所以如此厚待杜充,是因为赵构需要杜充担任自己与金国的使者,他让杜充转交给金军一封求和书。书中写道:古之有国家而迫於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此所以諰諰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以远涉,而后为快哉!赵构先是向金国俯首乞怜,说自己现在连逃跑的地方都没有了,接下来就是提出自己的求和主张:去掉自己宋国的国号和皇帝称号,向金国称臣,奉金国为整个天下的共主,只求能保持现在的局面。

赵构忘了,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征服南唐时,南唐国主李煜也曾经给宋太祖上过求和书,也是请求去南唐国号,奉大宋为天下共主,而宋太祖只说了一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有志于灭亡宋国,一统中国的金国,岂会容你赵构偏安一隅!

建炎三年(1129年)秋,金军再次兵分多路向南进犯。完颜昌领军进攻淮南,完颜宗弼则领军直接进攻江南,直捣赵构所在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只图一举灭亡南宋,占领整个宋朝领土。十一月初,金军占领长江北岸和县,并沿长江北岸东进,与李成合攻乌江,离建康不到百里。身担长江防务重任的杜充却深居简出不做准备。岳飞入杜充寝阁,苦劝再三也无济于事。

直到金军渡江的消息传来,杜充才匆忙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抵御金军。而刚刚在建康安定下来的高宗赵构,不得不再一次仓惶难逃,一边逃,一边继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自已逃到南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乞求讲和,对于抗金战争却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

金军南下攻宋示意图

负责长江防务的大宋右相杜充在得知宋高宗逃跑后,也不顾自己的责任,放弃建康,只身逃往真州,接着就投降了金国。宋高宗率臣僚先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又从明州到定海(今浙江舟山),乘船逃到温州(今属浙江)。

黄天荡之战

马家渡之战后,岳飞看到糜烂的局势和杜充的表现后,不禁心灰意冷,他决定自己要脱离这支部队,独自领军抗击金军。杜充投敌,宋军纷纷溃散,溃军中一些北方将领不愿再战,欲推举岳飞为主帅,一同投降金国。岳飞假意应允,乘其不备,带领亲信数人击败他们;岳飞又对众军严肃训诫了一番,众皆心悦诚服,军心遂定。

整军之后的岳飞,带领士兵,转战广德境中,六战皆捷,在驻军广德军的钟村时,军粮用尽,岳飞下令将士忍饥,不准扰民。

建炎四年(1130年)初春,岳飞率军进驻宜兴休整,同时联络周边的民间抗金武装,岳飞不歧视、苛待他们,一时间这些武装纷纷来投,岳家军初见雏形。

被金军称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家军

二月,金军穷追赵构三百里未获后,金军统帅完颜宗弼率军由水路北撤,经过常州时,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金军。岳家军四战皆捷,擒女真万户少主孛堇等十一人。常州截击战之后,岳飞得到朝廷诏令,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从左翼进击金军,伺机恢复建康。

韩世忠率军在水路与金军对峙于黄天荡,岳飞则在陆路配合韩世忠。完颜宗弼无法通过黄天荡,只得与韩世忠决战。决战当天,韩世忠妻子梁红玉披甲统领中军,擂鼓举旗指挥。韩世忠率领众将士奋勇拼杀,金兵大败。

长江北岸金兵得知大军被截,派船来接应。韩世忠命士兵带着铁锁的大挠钩,把金兵的小船一一钩住,掀翻在江中。决战失利,完颜宗弼无计可施,只得向韩世忠买路渡江,表示愿献出江南掠夺的全部财物,但遭到韩世忠的严词拒绝。

与岳飞并称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

陆路上,岳飞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金军被困达48天,完颜宗弼一度陷入绝望,后因得到投降金军的宋军奸细指点,有老灌河故道可以通秦淮河,于是发军开凿,一夜凿渠三十里,掘通河道,由渠出江,经秦淮河引入建康城西的长江江面,方得逃往建康。

返回建康后,完颜宗弼准备放弃建康,计划由建康西北的靖安镇(亦称龙湾)向北岸的宣化镇渡江回国。岳飞得到金军动向后,移驻牛头山,准备伏击金军。五月初十,以逸待劳的岳飞率领骑三百、步兵二千迎面杀入一心回国的金军阵中,金军大败退入新城防御。

面对着岳飞与韩世忠的阻击,完颜宗弼一筹莫展,不久一位姓王的宋人向完颜宗弼献策,舟中载土,上铺平板,穴船板以棹桨,待无风时出击,完颜宗弼按照这个计策,方才击败韩世忠,狼狈渡江北归。这就是史上著名的“黄天荡大战”。此战后,宋军收复建康。

建康之战历时半月,岳家军斩女真兵三千余人,擒获二十多名军官。这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此战后,岳飞已归属御前右军都统制、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部下。五月下旬,岳飞亲自押解战俘去越州献俘,生平第一次觐见还在越州暂居的宋高宗赵构,也第一次见到了刚刚由金国回来的秦桧。

秦桧,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秦桧比岳飞大十三岁,他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出生于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黄州区)江边的一条船上。先居住在常州,后徒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父亲秦敏学,做过玉山县令、静江府古县(今广西永福县)县令。

虽然出生在官员家庭,但秦桧早年的生活较为清贫,秦桧在没有参加科举之前,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私塾教师,每月仅靠微博的束脩生活,秦桧对这种生活相当的不满意,曾经作诗曰: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政和五年,秦桧考中进士,补为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教授。接着又考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这时候正值北宋末年,整个北宋国家腐败,对外还面临着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的军事威胁。秦桧的妻子王氏一族中,有很多族人都主张对金国求和。而当时的秦桧却表现的是一个主战派。

以主战派形象初次登上宋朝政坛的秦桧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初,秦桧上奏,认为对南犯的金军不宜显示出太怯懦的态度。这是秦桧第一次表露出对金国应强硬的立场。同年十一月,金兵包围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派使索求三镇,秦桧再次上书言军机四事: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

宋钦宗虽未答复秦桧的奏疏,但任命秦桧为职方员外郎,不久改为干当公事,隶属河北割地使张邦昌,负责对金割地事宜。但秦桧认为此职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三上奏折请求辞去此事。

此后,宋朝派王云、李若水出使金营,传回金国的要求,坚持要北宋割地,不然就进攻汴京。十一月,宋钦宗在延和殿召百官商议对策,范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秦桧等三十六人不同意。不久,秦桧升任御史中丞。这时候的秦桧完全是一个具有民族和国家气节的人。

靖康之变后,秦桧随同徽、钦二帝被金军俘虏北上,同被俘虏的还有张叔夜、何栗、孙傅、秦桧、司马朴、陈过庭等大臣。到达金国后,孙傅等人面对金国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坚守气节,只有秦桧立刻拜倒在金国的淫威之下。

靖康之变宋徽宗与宋钦宗被俘北上

秦桧对金军态度的转变之快,令人咋舌。仔细深究,则可以发现其中的猫腻。

秦桧早年贫寒,从他所做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拥有渴望改变自己处境的强烈愿望。中了进士之后,他拥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历史上有很多投降外族做了汉奸政府高官,在陈述自己变节的时候大多会有一句话“生活所迫,逼不得已”。什么叫生活所迫,其实就是不愿意失去自己好不容易所获得的地位和优越生活。

秦桧就是如此,他当年之所以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主战派,是因为当时的朝廷,主战派力量强大,加之当时刚刚打赢第一次开封保卫战,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主战派,可以获得更高的权势地位。秦桧就是通过自己主战派的形象,才从一个从八品的太学学正一步步升为从三品的御史中丞。秦桧本质上没有任何的节操,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要能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他可以变成任何一种人。

到了金国,想要重新获得权势和富贵,那只有一条路,放弃自己之前的伪装,彻底投降金国的当权者。所以他转变的很快,而且立刻就进入了角色。金国大将完颜宗翰很赏识秦桧的识时务,他将秦桧举荐给了金太宗,金太宗就像赏赐宠物一样,将秦桧赐给了完颜昌。

金太宗完颜晟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陈过庭等人都流放到东北的显州(今辽宁北镇县东南),唯独秦桧却在完颜昌的庇护之下,留在燕山府, 先充“任用”,后任命为“参谋军事”。

“参谋”就得有参谋的作用,金军攻打楚州楚州(今江苏淮安)时,秦桧主动向被围的楚州写劝降书,劝说楚州守军和百姓投降。楚州之战是宋金战争中最壮烈的保卫战之一,全城军民在赵立指挥下,尽管粮尽援绝,只吃树皮草根,仍死守不屈。城破之日,军民“抑痛扶伤巷战,虽妇人女子亦挽贼俱溺于水”,楚州军民以英勇不屈的方式回应了秦桧的劝降。

秦桧在金国生活的很惬意,对于他来说,民族和国家,都是用来换取自己权势和富贵的砝码。直到建炎四年十月,秦桧携家眷离开金营,经水路返回临安,至于他是如何摆脱金军返回临安的,秦桧自己的解释是自己趁金军防备松懈,偷偷逃跑的,但是这个解释一直不被南宋朝堂的大部分人所承认。所以,他是如何逃离金军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返宋之后的秦桧由好友南宋宰相范宗尹、枢密院李回举荐,觐见宋高宗。秦桧向宋高宗提出”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并呈上草拟的和议书,这份奏疏的本质就是放弃淮河以北被金军占领的宋朝国土,只保留现在还在南宋控制之下的淮河以南的土地。

秦桧是金国奸细历史一直争论不休

“南自南,北自北”是金国当权派之一完颜昌最早提出的,而刚刚返回南宋的秦桧,立刻就提出南北分治的和谈策略,这个举动,也使得秦桧在历史上被许多人认为,他是金国的奸细,加之无法解释清楚的南归之路,使得秦桧是金国奸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秦桧是否是金国奸细,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

但是,接到秦桧奏疏的宋高宗很开心,他启用主战派,支持岳飞、韩世忠、张俊军事打击金朝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以打求和。只求能保住南宋这半壁江山。他立即任命秦桧为礼部尚书。

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总是会出现这种让人扼腕叹息的局面,东晋时期,有气节的百姓和官员力主北伐,收复河山,皇帝拒绝,到了南宋,也是如此,在家天下的古代,皇帝和一部分大臣总觉得,最起码还有半壁江山在我手里,而有气节的武将和大臣却认为,还有一半江山在敌人手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