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中风秘方集 好好收藏!!!

中风先兆——清脑通络汤(张学文方)

(组成)草决明30g,川芎12g,赤芍10g,山楂15g,丹参15g,磁石30g,(先煎),菊花12g,葛根15g,地龙10g,豨莶草30g,川牛膝15g,水蛭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主治)清脑降压,活血通络。中风先兆症(小中风),症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逐渐不利,疲乏无力,舌质淡紫,舌下脉络瘀阻,脉弦细等。

(方解)草决明、菊花清肝脑之热,水蛭、赤芍、川芎、山楂、丹参化心脑之瘀,磁石平肝阳之亢,川牛膝补肝肾之虚,地龙、豨莶草通络降压,且草决明和山楂可以降血脂,以软化血管。

(加减)肝肾不足加山茱萸、杜仲、桑寄生,语言迟钝者加胆南星、菖蒲、郁金、天竺黄,胸闷胸痛者加瓜蒌、薤白、三七;肢体不利者加鸡血藤、威灵仙。

(按语)清脑通络汤是多年临床总结出来的针对临床常见的中风先兆症。

(俗称小中风)的经验方。高血压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早期以头昏眩晕、肢麻舌麻、血压升高或上下波动、血脂增高等为主要特征。早期预防和治疗对减少脑出血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针对早期病机肝热血瘀拟定的清脑通络汤,应用于临床取得较满意的疗效。“高冠心”是临床常见疾病,此方加上瓜蒌、薤白、三七等,也可以运用于既有高血压又有冠心病的患者。

(方源)《疑难病证治》

股骨头坏死早期不重视,晚期不好治!找不对正确的治疗方式也是白花钱,咨询13610604677微信

中风——复脑愈风汤(高辉远方)

(组成)生黄芪20g,赤芍、防风、当归、川芎、地龙、红花、石菖蒲、远志各10g,络石藤15g,胆南星8g,全蝎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益气活血,祛风化痰。用于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肢痿不用,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舌淡暗、苔薄白,脉虚弱,证属气虚血滞,痰瘀阻络者。

(方解)本方为王清任黄芪赤风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而成。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而起废痿,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气虚而致血瘀,风痰留阻经络,形成本虚标实,单补气则血瘀不祛,风痰难除。所以辅以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以和营活血化瘀,全蝎、胆南星以祛除风痰;石菖蒲、远志芳香辛烈,则为化痰开窍之上品,且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走而不守,上行头顶,能使化痰祛瘀,诸药直达病所;地龙、防风、络石藤以祛风通络行滞,以利于恢复上下肢体之功能。全方补气化瘀,祛痰通络,清脑活肢,其风乃愈,故名曰复脑愈风汤。

(加减)若口眼歪斜加僵蚕、白附子、羌活;血压偏高者减黄芪量,再加钩藤、菊花、珍珠母;病肢浮肿加薏苡仁、连皮茯苓、防己;肢体强痉屈伸不利者加木瓜、白芍、桑枝;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牛膝、狗脊、续断;病情偏寒者加桂枝:有阴伤者酌加玉竹、生地黄、白薇。

(验案)王某,男,52岁,干部,1991年9月13日就诊。素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发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51天,曾在当地医院CT检查;脑出血吸收甚少,不除外脑梗死。虽经用甘露醇、肌苷、脑活素及曲克芦丁等药物治疗,但未见好转,特求诊高教授。症见偏瘫步态,口角左歪,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无力及走路足趾擦地。右半身麻木,活动不灵,头晕不适,言语謇涩,二便尚调,舌淡暗、苔薄腻,脉细涩。证属气虚血瘀,风痰阻络之候,自拟复脑愈风汤加减,以益气活血,祛风化痰。处方:生黄芪15g,赤芍、防风、钩藤、石菖蒲、远志、红花、羌活、荷叶各10g,胆南星8g,全蝎、炙甘草各5g。连服12剂药后,头晕、右半身麻木无力明显减轻,口眼歪斜好转,纳食、睡眠均有改善,舌苔转薄,原方去钩藤、远志、荷叶,加川芎、地龙、桑枝各10g,又投药30余剂,肢体活动基本正常,步履尚稳,言语较前清晰,而自动出院。

(方源)《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

中风——三七贝母汤(李仲愚方)

(组成)三七粉、川贝母粉各10g(冲服),白茅根、藕节各30g。

(功效主治)消瘀止血,利水降脑压。用于中风急性期。

(方解)三七化瘀止血,化死血、消瘀血,不伤新血,具有止血与活血化瘀双重调理作用,对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均适用;川贝母清热化痰,可除痰瘀所化之热痰、瘀热,痰消则可改善脑循环,降低颅内压;白茅根具双重作用,既可利尿降低颅内压.又可止血、消瘀血。藕节为化瘀止血之良药。全方止血化瘀,止血无凝血之碍,化瘀无动血之嫌,利水而不伤阴,适用于各种缺血性、出血性中风。

(加减)中脏腑而见神昏,可加用开窍药如草决明、青葙子、夏枯草、菊花、僵蚕、钩藤等。中脏腑兼见脱证,可加入附片、干姜以固脱。元气暴脱应加入人参。清醒之后,可适当加入破血逐瘀之品,如姜黄、鸡血藤、牡丹皮、桃仁、血竭、琥珀等。其中,琥珀活血消瘀力量较强,是化瘀血块的好药。

(验案)孙某,男,61岁,急性脑梗死(大面积)1天余入院,意识模糊,双瞳结膜水肿。面色潮红,喉间痰鸣,舌尖红.苔黄厚腻,大便秘结,小便正常。左侧偏瘫,肌力0级。此为中风急性期,痰瘀夹肝风化火。当涤痰消瘀,清肝泻火。予三七粉、贝母粉各10g冲服,藕节、白茅根各30g,草决明、夏枯草、竹茹、天竺黄各15g,酒大黄10g后下,煎服。服上方3剂后,病人意识转清醒,大便通畅,球结膜水肿消失,喉间痰鸣减少。该方以三七贝母汤为主方,加竹茹、天竺黄增强化痰之力,草决明、夏枯草增开窍之功,并以酒大黄通腑活血。该病人以后经调理恢复较好。

(按语)中风急性期以临床表现之病情轻重。中医传统上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前者突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偏身麻木;后者则兼见神昏与半身不遂。李老认为,无论中经络或中脏腑,按病因而论,则不外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类,均应以消瘀止血、利水降脑压为治疗大法。

(方源)《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

中风——乌附星香汤(李仲愚方)

(组成)制川乌10g(另包先煎2小时),制南星、制白附子各10g(另包先煎半小时),木香、桃仁、红花、姜黄各10g,生姜15g,酒大黄6g(后下)。

(用法)煎服。制川乌以开水先煎2小时,制南星、白附子亦应先煎半小时。至不麻口为度。

(功效主治)涤痰化瘀通络。用于中风功能恢复期。

(方解)李老认为,功能恢复期的主要病变或病理基础是痰瘀阻络。应以涤痰化瘀通络为治疗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制川乌大辛大热,温化痰饮,调理津气;制南星祛痰解痉,尤其对中风患者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喉间痰鸣可重用,旨在缓解挛急,涤除痰涎;白附子平肝涤痰解痉,可加强制南星作用;木香行气和胃;桃仁、红花、姜黄活血化瘀;生姜制约川乌、南星毒性;酒大黄反佐制约川乌、制南星燥性,又活血通便。

(加减)气虚者,加人参或党参。病左者,多加血分药,如当归尾、赤芍、生地黄、川芎;病右者,多加气分药。如黄芪、白术等。痰郁化热,可加天竺黄、郁金、天花粉之类,天花粉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咳出,亦可加茯苓使痰湿从小便而出。还可加通筋活络之品,如伸筋草、丝瓜络、舒筋草等。

(验案)宋某,男,56岁,左侧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入我科时,病程已1个月。神清,痰多,右侧肢体瘫痪,肌力0级,肌张力较高,左侧中枢性面瘫,口角流涎,语言謇涩,吞咽困难,假性球麻痹,大便10余日未解,曾在院外用过诸多通便药无效。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弦缓。予乌附星香汤化裁:制川乌10g(另包先煎2小时),制南星、制白附子各10g(另包先煎半小时),桃仁、木香、红花、姜黄、炒白术、郁金、地龙、僵蚕、天竺黄各10g,潞党参30g,酒大黄10g(后下)。煎服。服药1剂,大便即解出。服药3剂,大便正常,每日一行。服药半月,配合针灸治疗。右上肢肌力恢复到Ⅲ级,右下肢肌力恢复到Ⅲ∼Ⅳ级,吞咽困难、言语謇涩均有明显好转。继以上方出入。配合针灸治疗2个月后,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恢复正常出院。该方加地龙、僵蚕以增强乌附星香汤通络之力。另加潞党参、天竺黄益气化瘀,整张处方不离涤痰通络之大法。

(方源)《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

中风——通脉舒络汤(张学文方)

(组成)炙黄芪3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丹参15g,川芎10g,鸡血藤30g,桑寄生15g,川牛膝15g,路路通20g,生山楂15g。

(用法)清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活血,益肾通络。用于气虚血瘀、肾亏络阻之中风。症见肢体麻木,半身偏瘫,患肢无力,或口角流涎,腰膝酸软,耳鸣,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曲张,脉沉细。

(方解)此方以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加减而成。王清任发前人所未发,倡气虚血瘀理论,创制补阳还五汤,为后世治疗气虚血瘀之证如中风、偏瘫、痿证等奠定了基础,拟定了大法。此方临床上应用的确有较好的疗效。但原方黄芪用量过重,而地龙、桃、红、归、芍又过轻,临床用黄芪120g(四两)者不多,故宜宗其法而变通其方,以适应现代疑难病证,尤其是气虚血瘀络阻之中风。方中黄芪原用生,今用炙,其补力益大,初用30g可矣,久用力不足者可逐渐加重至60∼90g,用以补气,使气旺以促血行;鸡血藤、当归补血,与黄芪相配,其有祛瘀不伤血之功。桃、红、芎、药、丹参活血祛瘀,地龙、路路通通络;桑寄生、川牛膝补益肝肾,生山楂消食散瘀降脂。全方配合可补气、活血,通络、益肾,对中风中经络者用之疗效较好,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用之亦佳。

(加减)肢体麻木者加豨莶草,手足发凉者加桂枝,抽动者加全蝎、蜈蚣,语言不利者加天竺黄、菖蒲、郁金;肝肾阴虚明显者加山茱萸、生熟地黄,头颈麻木或疼痛者加天麻、葛根,大便干燥者加肉苁蓉。

(按语)我们用此方为主加减治疗风中经络之气虚血瘀型病人近千人,发病在3个月内者,均取得较好疗效。以此方为基础加减,制成为“通脉舒络液”,已广泛用于住院病人的治疗。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乙等奖。临床体会,早期应用,坚持应用,效果较好,一般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最迟不超过半年者,用后效果最佳。对1年以上者,则只能改善部分症状。另须要坚持用药1∼3个月,不要间断,它起效较缓,不可图速效而朝令夕改。在中风后遗症时,根据本方原则,辨证加减,亦取得良好效果。

(方源)《疑难病证治》

中风——中风一方(张琪方)

(组成)半夏、胆南星、橘红、石菖蒲、郁金、黄芩、蒺藜各15g,玄参、麦冬、菊花各20g,川黄连10g,大黄15∼25g,生地黄25g。

(用法)水煎服。醒脑开窍,用凉开法安宫牛黄丸、清心丸、至宝丹之类。刺人中、水沟、十宣等穴以清神志。

(功效主治)化痰清热,通腑泄浊。中风入脏腑(脑出血)猝然昏倒,神志不清,颜面潮红,口眼歪斜,痰声曳锯,牙关紧闭,偏瘫,鼻息鼾声,大便不通,小便赤涩,两拳紧握,体温高,舌苔黄腻,舌绛干,脉弦滑或弦数有力,瞳孔定平涩,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气粗,胸部烦热,时去衣被,血压高。辨为痰热壅闭清窍,腑实不通。

(方解)本方为化痰清热通腑之剂,治疗中风属于痰热内壅之闭证。方中半夏、胆南星、橘红化痰,芩、连清热,菖蒲、郁金开窍,生地黄、玄参、麦冬滋阴清热,大黄泄热通腑。

(加减)大便闭结不通加芒硝15g(冲),四肢抽搐加全蝎5g,蜈蚣1条。

(按语)据临床观察,此病皆大便不通,甚至有七八日不便者,神志昏迷不醒,全身蒸蒸发热,脉象弦持有力,舌红绛苔黄燥,服此方后大便通利,下燥屎后,神志即随之而醒。因之方内大黄一味,甚为重要,用量足方能取效,量小则大便不下,神志亦不能好转。

《金匮要略》》泻心汤用大黄治吐血,《神农本草经》谓其治下瘀血血闭,盖因其有泄热开瘀之作用,血因热迫则妄行吐衄,大黄泄热则血止。笔者用大黄治疗胃出血之属于热者,常应手取效,脑出血的病机,乃血因热迫而外溢,所谓“热伤阳络”,用大黄协同其他药泄热,清热止血,与泻心汤治吐血意义相同。如见血止血,用止血药治疗则为舍本求末,反不能取效。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清心丸之类为凉心开窍剂,除用于温病邪热内陷心包的热闭之外,亦治中风之热闭,但用量小则杯水车薪不能取效,可采取每次2∼3丸鼻饲,4小时1次,大剂量连续用药,使其能胜病方效。

(方源)《临床经验集》

中风——中风二方(张琪方)

(组成)清半夏20g,陈皮15g,茯苓20g,甘草10g,枳实15g,竹茹15g,菖蒲15g,胆南星15g,郁金15g。

(用法)水煎服。辛温开窍豁痰,苏合香丸。

(功效主治)豁痰开窍。用于寒痰壅闭之阴闭。

(方解)本方即导痰汤加味,为豁痰开窍之剂,痰除窍开则神志苏醒。寒痰壅闭,不可用寒凉开窍之药,必须用辛温开窍剂。苏合香丸方中苏合香油、龙脑、麝香、檀香、木香、沉香皆芳香开窍醒脑之剂。适用于寒痰壅闭之阴闭,但用量小则药力不逮,2.5g重丸药,每次可服3∼4丸,4小时1次,采取连续用药法,以神志清醒为止。

(按语)临床观察,阴闭用温开豁痰后,病人神志清醒,常出现舌红苔燥口干,手足由凉转热,由阴转阳,病有向愈转机,此时宜停服温药,防止伤阴。本方的要点在于痰湿蒙闭心包,因未化热,故防止寒凝之药,与痰热壅闭者,化痰则同,清热除湿则异。“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之本”。风痰中于二经,壅塞经络,则舌强不得语。本方除风痰,开窍络治舌强难言颇效。

前人朱丹溪认为,痰湿为中风致病因素,所以治疗中风多主张豁痰。祖国医学所论之痰,有广义,狭义的不同。狭义之痰多系呼吸疾患;广义之痰,如风痰、痰火、痰湿、顽痰、痰核等,如“痰中”即为中风类型之一,痰火痉、痰湿头痛、痰火眩晕等,多包括脑动脉硬化症。痰积心痛则与心血管硬化,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心肌梗死等有关。此外也有一部分痰症与内分泌系统疾患和脂代谢紊乱有关,所以用祛痰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和中风等,常收效满意。痰湿和痰浊阻滞则脉络不通,通过祛痰通络则窍络通。笔者用温胆汤治脑血管硬化之眩晕、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属痰湿阻络者皆效。古方青州白丸子、三生饮治卒中痰迷皆是此意。苏合香丸治中风阴闭,又治冠心病心绞痛亦是豁痰开窍通络的作用,与活血化痰有殊途同归之效。

(方源)《临床经验集》

- 完 -
(0)

相关推荐

  • 【名医效方:心绞痛、心悸心痛方】

    一.心绞痛 宁元散 [方源]盛国荣效验方 [组成用法]西洋参10g 川三七10g 鸡内金10g 琥珀10g 珍珠粉2g 麝香 3g 上药共研细末,调匀,每次服2g,日服2-3次. [功效主治]本方有解 ...

  • 气虚痰瘀阻络视蒙案

    潘某某,男,55岁,籍贯 广州 [发病过程] 突发视物异常2天,伴头痛不适,无言语不清,无饮食呛咳,无恶心呕吐,前来就诊. [首诊证候] 初诊(2014-01-29):症见视物异常,伴头痛不适,口干口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中风秘方集

    中风先兆--清脑通络汤(张学文方) (组成)草决明30g,川芎12g,赤芍10g,山楂15g,丹参15g,磁石30g,(先煎),菊花12g,葛根15g,地龙10g,豨莶草30g,川牛膝15g,水蛭6g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不孕秘方集

    艾国医 Official Account 点击上方蓝字 "岐黄名家传承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水肿秘方集

    肾虚血瘀水肿--益肾化瘀利水汤(张学文方) (组成)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2g,桂枝10g,丹参15g,川牛膝12g,桑寄生15g,山楂12g,益母草30g,白茅根30g,通草10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肾炎秘方集

    过敏性紫癜肾炎--消斑复肾汤(盖国忠方) (组成)土茯苓30g,苍术20g,怀牛膝15g,黄柏10g,商陆15g,防己10g,牛蒡子20g,穿山龙10g,炙甘草10g. (功效主治)解毒除湿,清热活血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胃脘痛秘方集

    胃脘痛--金佛手丸(步玉如方) (组成)台党参10g,土白术10g,炙甘草10g,广陈皮10g,广木香10g,法半夏10g,云茯苓皮20g,缩砂仁6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马尾连8g,吴茱萸6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失眠秘方集

    失眠--补心安神膏(赵绍琴方) (组成)黄芪60g,党参30g,沙参60g,生地黄60g,当归60g,赤芍60g,白芍60g,阿胶30g,黄芩20g,川黄连10g,女贞子30g,墨旱莲60g,金樱子6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痹症秘方集

    行之医话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昨日回顾: 国医大师经验秘方5则,值得收藏,肯定用得上 精华,23个最优秀的疏肝理气中药验方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高脂血症.糖尿病秘方 千首实用特效验方秘方连载(55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哮喘秘方集

    脾咳--理饮汤(张锡纯方) [组成] 白术12g,干姜15g,桂枝6g,炙甘草6g,茯苓6g,生杭芍药6g,橘红4.5g,川厚朴4.5g. [功效主治] 用于脾咳.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于咳出,喉中痰声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冠心病秘方集

    冠心病--益心汤(颜德馨方) (组成)党参.丹参.黄芪各15g,葛根.赤芍.川芎各9g,决明子30g,石菖蒲4.5g,降香3g. (功效主治)益气化瘀,活血通脉.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能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