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有望发现汉唐甚至更早遗存

5月18日,市领导专题听取如皋古掘沟考古勘探工作进展情况。南京大学如皋古掘沟考古团队进行了专题汇报。

我市工作团队以及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贺云翱一行,在古掘沟遗址(如城、东陈段)考古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考古工作推进情况,在市博物馆参观了前期考古勘探时挖掘出的部分北宋时期以来的瓷器、陶器、动物骨骼等物品展示现场。

(考古现场)
在随后召开的“如皋市古掘沟(如城—东陈段)两侧地块考古调查勘探项目”汇报会上,贺教授对考古勘探工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古掘沟遗址如皋段是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掘沟遗址的考古工作抓住了国家战略机遇期,保护、挖掘、利用好古掘沟,可以打造国家级甚至世界级历史文化考古遗址公园,见证如皋城市的沧桑巨变,为如皋打造“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大有裨益,尤其是对如皋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意义非凡。
(出土文物)
贺教授表示,通过前期现场考古勘探,古掘沟的河道走向、保存状况、地下遗迹等情况已经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他指出,“如皋境内的古掘沟有一部分得以保存下来,也有一部分已经被回填(十里铺至徐家桥段是前几年才填埋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要尽快制定保护和利用规划,进行深度科学考古发掘,对已经挖掘出的瓷器、陶器进行文物修复,加快推进实施古掘沟文物保护与展示项目。他还指出,随着古掘沟的深度考古挖掘,有望发现汉唐时期甚至战国时期的遗存。 
(出土文物)
会上,何益军强调,古掘沟遗址考古工作对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提升城市品位档次和城市形象,扩大如皋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重要意义。
何益军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古掘沟考古研究工作。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古掘沟遗址意义重大,依托大运河文化挖掘名人、民居、民俗,讲好如皋故事,可以让如皋历史文化大放异彩。二是要加快速度展示古掘沟考古成果。三是要加大投入推进古掘沟深度考古,积极做好国家级、省级遗址古迹报备,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寻找更多古掘沟、古运河的重要遗迹,进一步挖掘如皋城市文化独特内涵,加快特色文旅发展步伐,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与经济建设协调共进发展。
这则信息令人十分振奋,表明网友们关注多年的“如皋古运盐河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又有了新的进展。
现在很多人一提起如皋的历史,还总是停留在自东晋建县以来的这1600多年。事实上,在建县以前,早在春秋时期,如皋就已是中国著名海滨大盐场。后来到西汉时期,为了能够将如皋的海盐运往全国各地,吴王刘濞特地修造了一条运盐河,连接如皋蟠溪古盐场,至扬州茱萸湾。
自此,白花花的如皋海盐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当时的重要水运枢纽都会城市——扬州,并转运全国各地,为国家贡献了巨额盐税,以致“国用饶足”。
(运河滋养的如皋古城)
所以,将近3000年前的如皋,就已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条古运盐河也有着“天下第一运盐河”的美誉,滋养了扬州、泰州、如皋等沿线古城的千年繁华。
一条运盐河,承载了如皋近3000年文明史,发端于兹的拓荒精神、渔盐精神、捍海精神、抗倭精神等等,也成为传承至今的如皋城市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如皋儿女。通过古运盐河的考古、建设遗址公园,还原和弘扬如皋3000年文明史,厚植如皋海洋文化,促进区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早在五六年前,网友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踏访,已掌握不少古运盐河遗存信息,并提出建议,效仿上海做法,划定东郊古运盐河历史风貌保护区,同时申报“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城市。
(城东古运盐河遗存核心段示意图)
今天的如皋,对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令人鼓舞。古运盐河考古及遗址公园的打造已列入我市“十四五”规划,现在又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考古进展,令人欣喜。只要有心、用心,相信一定会赢得丰硕成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