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专辑5 | 时间沉淀下的赶场记忆 2024-07-30 10:51:39 说到“赶场”这个词,每个人记忆中的场景是完全不同的。对于60年代赶过场的人来说,赶场日就意味着节日。60年代中国大多数的县城、乡镇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便是最真实的写照。县城会把赶场的集市设在当地的主路上面,赶场日当天大家沿着主路依次摆摊即可。乡镇大多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有些地方有碎石子铺的路就算是大路了。到了赶场日约定个空地一汇合就算是赶场了。 如何设置场镇位置和场期是一门技术活,位置较近的场镇都会商量着把场期岔开,这样就方便了居民和商贩在各个场镇之间转圈。但是无论怎么转圈,村镇上的居民和商贩很少能到县城里赶场。毕竟以前交通不方便,很多乡下人赶场全靠步行。县城路途遥远,要想去一次甚至会在路上耗费一两天的功夫。所以大家公认的一个场镇辐射范围是十二里路,因为那正好是一天往返能达到的路程。到了赶场的那天,场镇附近的农民早早的就把自家种的大米,包谷,黄豆,辣椒摆在路边,大清早就赶着鸡、鸭、猪出门。在60年代的赶场中,你几乎可以在这里找到任何生活必需品。 布匹、盐巴、菜油、针线、竹木日常家用制品不算稀奇,自家山上采的木材、毛竹、中草药也很平常,镰刀、锄头等农具也很常见,就算见到有人当街卖笔墨纸砚、历书唱书也很正常。对于很多赶场的人来说,这一天就有如节日。他们除了将手里的剩余产品换成生活必需品,更多的便是休闲娱乐。如果你赶场既不买也不卖,就叫做赶耍场。既然是来耍的,那自然就有耍的门路。 规模稍大的场镇上就有耍猴戏的江湖艺人,看着猴子熟练地数数,翻筋斗,甚至是要钱,围观的人惊呼连连。卖药的江湖郎中也有一手绝活,要么会耍几下杂记,要么会说上几个段子,也是引来一群人围观。若是真想正儿八经地听上一段,那还得到茶馆坐坐,无论是三侠五义还是隋唐演义,都让你沉溺其中。 小孩子看到热闹的戏法就走不动路,老人家则待在茶馆和饭馆不愿走路。老人家在茶馆会会老朋友,家境好一些的相邀到饭馆炒上一两个菜,打二斤白酒,边喝边摆谈。赶场日经常能见到几个人蹲在街边喝酒,高谈阔论,兴致来了挽起袖子大声划拳,全然不顾旁人的眼光。小孩子看热闹,老人家磨时间,小伙子就是看姑娘。年轻的小伙子在场镇上闲逛,但凡看到漂亮的小姑娘,就千方百计的打听她是哪个村哪家的,然后就设法请媒人上门说和。 时间再往前推进一些,到了七八十年代交通日益方便起来,许多小的乡场就慢慢消失了。原本“十二里路”的辐射范围被逐渐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场期的变化。以前赶场大家都喜欢以农历作为场期,如果遇到五天一场赶集的场镇,场期就是初一、初五、初十这样以此类推。当人们习惯了使用公历后,星期制的场期也随之兴起。大家觉得七天一场的场期间隔时间长了些,特别农民的蔬菜等不了那么长,又增加了星期三或星期四再赶一场,俗称赶小场,或者说赶新街。于是大多数地方会定在每周星期四、周日赶集,或者每周星期三、周六为集市。 从一些老人家口中听过这样的见闻。那时候场镇附近工厂里的工人职工,每到了赶场日就要到农民赶场的必经之路上等着,半路买东西。一些不常上县城赶场的农民,不知道县城的市价,就会把自家的农产品便宜卖给工人们。这些人很得意还相互转告。孰不知,农民从乡镇跑到县城赶场,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是加了几分。那么最后究竟是谁占了谁的便宜呢? 根据家里一个长辈回忆,那时候他们厂里的人最喜欢去红牌楼赶场。红牌楼又称永丰场,因明嘉靖年间在正街一头一尾处立有两座红色牌坊而得名。由于永丰场里成都市区比较近,所以成为了当年许多成都市民赶场的首选。当时红牌楼的模样和很多乡镇并没有区别,一条并不算宽敞的正街穿场而过,青瓦木门的平房分列两旁。平日里冷冷清清的,每逢赶场的时候就热闹非凡。 赶场日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红牌楼正街上已经是人声鼎沸,人头攒动。附近赶场的农民把背篼、挑担、竹篮、布袋甚至是鸡公车沿街排开,鸡鸭鹅兔、各种时令蔬菜从场口到场尾几无空隙。商贩们就推着自制售货小车,在地上铺一张油布,散放着针头线脑,纽扣鞋带、手帕木梳、之类小物件。若是看到有群人卖的是草帽、枕席、竹箩、竹筷、筲箕、扫帚等竹草制品和锅铲、菜勺、菜刀、牛耳刀等家用铁器,这便是城里日杂公司的传统经营商品。 时间再往前推荐一些,永丰场、洞子口场这些城里著名的赶场地都在逐渐消失,反倒是乡镇和县城里将赶场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赶场地依旧设在正街上,这里自给自足的环境还没有完全被破坏。每逢场期,街上的商铺就会在自家门前陈设起货摊,接着挑筐子的,背竹篮的附近农民就会聚集于此。他们将筐子篮子里面自己的产品带来出售,得到钱买些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回家去。少数的贩子和流动的商人同时参加着活动。当然,那些烧水化蛋的神棍巫婆是见不到了,走江湖卖药的郎中或许还能见到一两人。 城里人赶着公交车,开着小车也来相邻的场镇上凑热闹。这时候他们不再是购买的“生活必需品”,很多人买的已经是原生态的感觉,还有一去不复返的回忆。 赞 (0) 相关推荐 【方志四川·散文】张喜洋 ‖ 我帮母亲卖黄豆 蓬安县福德镇风光(图片来源:南充经济网)我帮母亲卖黄豆张喜洋 我的家乡在四川东北部山区一个叫福德镇的地方,隶属蓬安管辖,与广安.渠县交界,自古有"一脚踩三县"的说法.福德场镇是个 ... 买相因又实惠,就去赶场!泸州各乡镇赶集时间表,赶快收藏 作为农村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赶场.因为,赶场能让你卖掉农产品,赶场能让你买到相因货,赶场能让你大饱口福眼福,同时,赶场能让你感受热闹,甚至碰见亲朋好友,一起叙叙旧.话话家常.所以说,赶场,对 ... 武胜各乡镇赶场时间表 当一切都将逝去,我们也将老去,照片里留存的回忆,或许是我们唯一可以拥有的...... 武胜各乡镇赶场时间表是2005年武胜摄影家协会为了方便影友们下乡摄影采风查询,向县工商局索要的,当时发在<武 ... 四川德阳市(旌阳区 中江县 广汉 什邡市 绵竹市)赶集时间表 德阳市辖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市辖区2,县级市3,县1),84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街道13,镇67,乡4).面积5911平方千米,人口392万人.今天给大家分享四川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区+中江县+广汉 ... 吴明才:橘红橘绿(三十五)冬季农田整修和赶场 进入初冬,队里开始了冬季农田修整工作,男劳力被安排去挖土石方. 挖土石方就是在水田的周围开挖出一条条水沟,用于来年引水灌田.每人负责一段,规定了长度.宽度和深度,必须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同时,队里鼓励大 ... 赶场专辑 | 天时:赶场的诞生和场期 赶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 记忆中还是孩童的时候,每逢三六九家中的长辈就会带着我去镇上赶场,那一天小朋友的眼睛是不够用的.原本懒洋洋的小镇像是被一盆滚烫的开水激活,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赶场的时候, ... 赶场专辑2 | 地利:一个场镇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一个场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作为赶场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人第一反应或许都是一个词:自发形成. "聚在这里买卖东西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场镇." 我们将时间退后到清初至民国 ... 赶场专辑3 | 赶场时究竟能买到什么好东西 过年的时候和老家的长辈闲聊.老人家说现在的赶场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味道,一点都不好耍.借着几个老人家的你一言我一语,我尝试着拼出了一副早年的赶场场景. 早些年,无论你走到四川哪个赶场市场,卖得最多的东 ... 赶场专辑4 | 为什么大家都爱去赶场 老张这一辈子都在和赶场打交道. 早些年每逢三六九,他早早地就把要卖的东西装进背篓,天不亮就往场镇赶路.运气好的话,天刚蒙蒙亮老张就把东西卖完了.这时候他就会到场镇上闲逛一圈,看有没有需要买的东西,然后 ... 8月酷暑来下江赶场,天太热两个老奶奶就在街边大口吃起了冰激凌 下江镇因地处都江.榕江的下游而得名,据说这里是从江人口最多也是最热闹的的一个乡镇,远处那一片依山傍水的地方就是下江,而下江的赶场也是五天才轮转一次,赶场的时间就是农历的"三"和&q ... 提前5亿年!研究发现地球早就有陆地,生命出现的时间这下全乱了 根据化石考证研究,最早的地球生命,可以一直追溯到35亿年之前,不过,这也只是化石记录而已,有可能在这之前,就已经有生命出现了,但是因为化石记录没有被发现,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而已. 根据报道,前段时间,科 ... “酒后”若出现这3症状,说明你不能喝酒,别大意,挤时间了解下 社交和应酬,都需要酒来调剂气氛.所以喝酒,成为了人的日常.但是喝酒猝死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大量喝酒后猝死无疑是个悲剧,怎么避免悲剧发生自己身上.虽说喝点小酒能怡情,但大量的酗酒就是伤身体了,酒精会对身体 ... 胡盼:最美不过时间沉淀 人,总是会时常回忆起往日.点点滴滴,都是最美好的见证.2015年6月份,又一批初三毕业生和我告别,不知道他们怎么看我,作为老师,帮助他们留下了回忆,暂且用文字记下.用每人一首小诗的方式, ... 中医针灸圈子里从不对外说的秘密:留针时间、下针时令,下 中医针灸圈子里从不对外说的秘密:留针时间、下针时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