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野眼中/我篇二十一:法租界的面子和裡子

法租界的軟軟春風裡,有一種辛苦不堪,漫天飛舞著梧桐懸鈴子的茸毛,出一趟門,恨不得穿戴上細菌部隊的眼罩面罩。

看看法租界粉飾得光潤如新的面子。

普希金兀立於街頭,不知道當年是如何萬里挑一選中他來這裡站著的。為什麼不是托爾斯泰不是柴可夫斯基不是列賓呢?對面的馬路在改造外牆,弄成這種竹篾兮兮的,接在水泥牆上面,是抄襲京都嗎?格麼,京都竹陰處處,還有大片稻田,那種韻致,衡山路東平路是不是也一起抄過來呢?

春天的華光裡,獨自緩緩過馬路的老婦。我抱著一大杯新鮮果汁去游泳,情不自禁停下腳步,站在路邊一字一句欣賞她的行走,想著,這位婦人,她是此地的原住民吧?有沒有人,找她做一點口述實錄呢?一定是精彩的吧,起碼比奧斯卡最佳影片精彩一百倍吧。

高安路一小,也是不得了的名校了吧?小朋友們上體育課,是在這樣的停車場的縫隙裡嗎?希望我看見的,不是真相,希望小朋友們有合適的操場、合適的跑道。我知道,眼睛看見的,往往並非真相。

再來看看法租界的裡子,這些安靜深邃的弄堂裡,真是紅塵萬丈。

最後一張,是曬在春光裡的咖啡渣,舖在舊報紙上。是啊,法租界如今擁有的咖啡館的密度,大概絕對可以稱冠世界的了。每天消耗的那麼巨量的咖啡,以及產生的咖啡渣們,讓我比較神傷,亦即刻想起來,四、五十年之前的上海咖啡館,從前的清咖、奶咖,以及一袋一袋賣的珍貴的咖啡渣,買回家的咖啡渣,於陰陽怪氣的煤爐的爐火上,慢慢燉出的,是一代上海人的鄉愁啊鄉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