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味”的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关于“乡味”的写作指导(附:写作指导及范文展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东北人要吃酸菜,陕西人要吃羊肉泡馍,江苏人要吃清炖狮子头。
专栏作者贝小戎说:我们吃东西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背后藏着很多因素。
网友代修鹏说:人无法直接进入壮年。童年家乡的一切都在血液里,这里面包括吃过的食物。
你对“乡味”中藏着的因素有怎样的认识与理解,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想法。
写作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2020年浙江高三模拟试题)
【材料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题,从完整的材料看,三种情境指向明确,为写作画出清晰的路径:话题情境,即写作“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回归现实、回归人生”的具体路径。本道写作试题材料采取的是非连续性文本样式,第一则具体介绍了三个不同地方不一样的食物——东北的酸菜、陕西的羊肉的泡馍和江苏的清炖狮子头;第二则引用专栏作家的话,探讨吃东西包含的意义;第三则引述代修鹏的话,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乡的很多实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已经承载很多精神的东西,食物也不例外。任务情境,即由话题材料衍生出的具体写作任务。“'乡味’中藏着的因素”,“ 乡味”从具象上说是一种味道,但是从包含的意蕴看,它有更丰富的意涵,而这是材料的核心所在;“你有怎样的认识与理解”,即自己对提供的材料的理解和看法;“你的想法”,由材料进行发散思维,从材料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由殊相的个案引申开来,展开联想,得出共相的一般性看法。要求情境,即共性的写作要求,包括构思立意的要求、文体的要求、字数的要求和写作规范要求。
厘清“三种情境”在写作中所处的位置和各自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抓住了写作的关键处。“话题”划定写作的方向与范围,“任务”规定了写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问题所指的内容,“要求”是写作必须遵守的规则,是红线,不能突破。对于材料中包含的这些信息,写作之前必须理清楚。这样,写作时才不至于偏题、走题。
【写作指导】
“乡味”字面意思就是家乡的味道,可以是具体的酸甜苦辣咸的实物所具有的,像东北酸菜的“酸”,陕西羊肉馍的“膻”,江苏狮子头的“清淡”等;也可以是隐性的思想情感的所指,像难以割舍的牵挂,魂牵梦绕的“乡思”,刻骨铭心的伤痛......不论是具象的实物承载,还是抽象的精神蕴涵,因为“故乡”是生养自己的地方,也许呱呱坠地、牙牙学语时就远离故土,但是一根隐形脐带的牵连,会对故土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分,即使说不清,道不明,但是有了它,飘零的落叶才不至于成为无处可归的“流浪者”。由此可见,写作中的“乡味”既是具象的物态所指,也是抽象的精神蕴含。
仔细分析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段话是说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食俗”;第二段话是说“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背后还藏着很多因素”;第三段话是说“食物”与乡情之间的关联。从外显上看,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具体分析每一则材料,去掉各自包括的个性内容,把它们缀连起来,其实三个材料是一种形断意连的关系,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呈现出由实物到象征、由具体到抽象、由殊相到共相、由形到神的层层递进的关系。从提供的作文材料看,“食物” “乡味” “乡情”是关键词,是写作要突显的核心内容。而就作文的语义和思想深度而言,写作时由“食物”的具体实体写照拓展到象征性的意义,才是关键。地域不同,其色香味也就不一样。但是,对于一个漂泊之人而言,他心目中家乡的“食物”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存在除了是实体的物质寄寓,更是一种精神的承载。在物质极丰富的时代,品类繁多的食物带有各种口味,但是与家乡的“食物”相比,它们永远无法替代家乡食物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对家乡“食物”的念念不忘,不仅仅是因为在那年那月自己成长的特定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一种美好记忆的刻录。当然,难以释怀的“食物”除了是实体之物,更应该读出它隐于背后的精神与情感的意义。一串榆钱花,寄托者漂泊的游子对故土浓浓的情意;一枚高邮的鸭蛋,承载的是汪曾祺对故乡无尽的眷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留有故乡的“胎记”,即使明暗轻重不同,但是都表征着与故土永远无法剥离的纽带关联。写作时,以实物为切入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挖掘出隐含在背后的深层的文化精神的意蕴,文章才有深度、厚度。
【范文示例】
“乡味”难却鬓毛衰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对一个人来说,纵使你踏遍青山,涉过万水,家乡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很难在自己的记忆中消失,尤其是那种淡淡的浸染灵魂的气息会相伴终生。
糖轱辘,俗名轱辘馍,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在物质极丰富、共建地球村、物质共享的时代,糖轱辘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物。不论从品相,还是从色味上都无法与肯德基、麦当劳相媲美。但是,对一个远离故土的人而言,由家乡的水、家乡的面、家乡的芝麻、家乡的铁锅,加上糖,用草火慢慢熥出来的糖轱辘的味道,是任何现代速成食品都难以企及的。尽管现在市面上的糖轱辘随处可见,但与家乡纯手工做的相比,色香味相去甚远。
经年累月的变迁,之所以对家乡的糖轱辘念念不忘,除了它可以驱除饥饿,还源于它精细做工,更有一种情感的寄托。虽然只是一种普通的食品,但如果没有考究的做工很难芳香可口。就像陕西的馍如果没有纯正的羊肉汤很难吃出那种味道,江苏的狮子头不清炖也享受不到那种滋味一样。
家乡的味道,表面上只是一种气息,内里却蕴涵着一种文化和精气神。酵头发酵的面要恰到好处,纯天然的芝麻铁锅炒的火候要恰逢其时,圆圆的轱辘馍在铁锅里熥时要不断地翻动,均匀受热,直至两面金黄。从用料到加工制作,再到最后的火功,环环相扣,哪一道工序掉链都无法制作出香脆纯正的轱辘馍。
一种普通的食品,看似简单的制作。但是,要香脆可口,烹制出那年那月那地的味道,除了技术,也离不开艺术的经营,还有那份浓浓的乡情。食物是缓解饥饿。但是,从童年走向壮年,与自己相依相伴的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家乡那道做工传统而粗糙的菜肴。一种味道,一种乡音,更是无法割断的乡情。生命中匆匆的过客,居家、出门、回归,不仅仅是身体的跋涉,更是精神的出发与回归。之所以不是单向度的前行,源于一根隐形红线的牵引,还有那芳香味道的吸引。
光怪陆离的世界,美味佳肴充斥的时代,现代工业品的蚕食,人们的味觉功能已慢慢丧失。但是,家乡的一串榆钱、一阵雨声、一个鸭蛋往往都会成为记忆深处最有温度和质感的存在。有了它们时时的牵绊,才不会成为“无家可归”之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青丝染白霜,身心憔悴,但浓浓的乡音未改。而对糖轱辘的情有独钟,更是“狐死首丘”的守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