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妓女
文 / 白庐
有人说,这个社会,学生最难当。
有人说,这个社会,妓女比学生多。
一天晚上到大街上一门脸房买烟,发现店主一脸的不高兴,怎么回事?因为是熟人,店主和我聊了起来。说孩子正上小学四年级,今天放学回来又问要钱买个什么礼盒送给老师,说老师要过生日了,给50块钱还嫌少说不够,怎么现在的学校成了这个德性了?去年教师节的时候,孩子非要一盒“雀巢咖啡”送给老师,为啥呀,这不应该呀。孩子说,别的娃娃都送,我不送不行啊。你想想,60多个学生,每个娃娃交一盒80多块钱的“雀巢咖啡”,就是5000多元的东西呀,这不是剥削人吗。过去我们上学的时候,父母把自己交给学校就不管了,老师打也好,骂也好,都是为了学生好,而且都是老师亲自批改作业,现在的老师让学生家长看作业,督促孩子学习,你说咱又木文化,咋看作业吗,咋督促吗······
我听了就生气。这让我又想起前些日子在微信圈一位教师晒过的一只毛绒绒的熊娃娃,她在“此刻的想法”里留言说:一个学生送的,我这把年纪了,还玩这个吗。但给我“此刻的想法”却是一种悲从中来的心酸。这个毛绒绒的熊娃娃一定是那个怯生生的人娃娃自己心爱的东西,自己喜欢,便认为老师也喜欢。于是,忍痛割爱送给了老师。老师又在微信圈晒给了社会,“我这把年纪了,还玩这个吗。”
当一对夫妇生下一个娃娃,百般的呵护,百般的疼爱,百般的喂养,养到娃娃该上学校的时候,娃娃的父母也好,爷爷奶奶也好,那是百般的不舍啊。
不舍得娃娃离开自己去经受一个陌生的环境,但又不得不把娃娃交给这个环境。结果,娃娃到这个环境里得慢慢学会怎么“送礼”。天哪,我们这一代人活到成人的时候,还不知道“送礼”为何物,一提“送礼”就脸红的不知所以,甚至浑身发抖。现在的娃娃小小年纪就背负起成人玩弄伎俩的套路来,真替娃娃们感到悲哀啊。记得在一个微信公众号里看到过这样一个题目:毁灭民族从毁灭文化开始,毁灭文化从毁灭教育开始。单是看一下题目,难道不觉得可怕吗。
关于妓女比学生多的说法,应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是在形容一种道理。
现象、道理这个东西更可怕,很容易演变成真理,不是已经有人在宣扬“读书无用论”吗。说到妓女这个话题,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妓女绵延三千多年。公元1949年11月21日下午,北京市彻底封闭了所有的妓院,取消了妓女制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制度”又滋生了出来,并且正以“三字经”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的速度欣欣向荣起来,大有风靡地球之势。听说有的国度,妓女这个行业是正当职业,有营业执照,正常交税纳税。有人说这是一种开化,不虚不做,合乎天性;有人说纯粹胡闹,祸国殃民。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而有的国度却是挂羊头卖狗肉,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欲擒故纵。
总而言之,唯利是图,为我所用。
曾几何时,每年春节前后的运输阶段,妓女大军乔装打扮随着学生潮打工潮涌入每一个火车站、汽车站,登上南来北往的运输线,成了一道暗香涌动的风景线。我认为,眼下她们的人数并没有发展到比学生多的程度。学生与妓女,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因孰多孰少的调侃,才把二者连在了一起。其实这两个行当都不好做,不过不好做也得做。前者,据说肩负着学习文化知识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后者,坊间传说担负着能拉动一方经济的任务。况且,在当今社会,身兼两职的人也风起云涌,她们用自己的身体养活自己的学生身份,到娱乐行业淘金已经成了时下一些女大学生们的一道数学范例一则化学公式或是一首拜伦式的不幸的诗。社会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同时,又装腔作势加以摒弃,也成了一种社会现象。既然芸芸众生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悖论里,妓女的存在,也算是对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下了一个注脚。
托尔斯泰笔下的《复活》里的玛思洛娃通过自己的卖身生涯对各种职业的男人的观察,站在妓女的角度,一针见血地揭示所谓的绅士男人们的内心世界的一句话,既是箴言隽语又是至理名言,也是一颗射向男人胸膛的子弹。
如是,就像人们常说的:风轻云淡,岁月静好。
如果您认同,请您把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
【】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校对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1391042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