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甫 ‖ 崔颢《黄鹤楼》
崔颢(?一公元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天宝中任尚书司勋员外郎。有《崔颢集》。他以《黄鹤楼》一诗闻名于世。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很著名。《唐才子传》卷一说:“崔颢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这首诗因为受到李白的赞赏,极著名。李白还摹仿这首诗写了《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李白的赞赏,可能跟他不喜欢写格律诗有关。这首诗前四句打破了格律诗的束缚,像第一、第三句打破了平仄限制,三四句打破了对偶限制,因此李白要摹仿这种写法。
崔颢这首诗前四句是怀古。黄鹤楼在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下临大江,为游览胜地,相传古代有个名叫子安的仙人曾经骑黄鹤飞过这里,因此得名。崔颢登上黄鹤楼,想到这个传说,写了开头四句。他在怀念那个骑黄鹤飞过这里的仙人,说仙人已去,这里徒然留下一个黄鹤楼。黄鹤去了不再来,只有白云徒然在飘荡。这里用了两个“空”宇,“空余”、“空悠悠”,从中反映出作者的感情。这种感情,在作者《行经华阴》里点明:“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想求仙。因为仙人去而不来,所以用了两个“空”字。这种求仙的思想,是唐朝的一种风气,李白也有求仙思想,不过这种思想是较消极的。
后四句从写景归结到思乡。在黄鹤楼上望出去,隔江相望的汉阳树,在晴天看去历历分明。川,就是平川,江边平地,长着树,这是远景。近看,有长着茂密芳草的鹦鹉洲。三国时代江夏太守黄祖的儿子黄射在这一带大会宾客,有献鹦鹉的,黄射请祢衡作了《鹦鹉赋》,洲因此得名。后来祢衡被黄祖所杀,就葬在这里。祢衡是被曹操流放到荆州,荆州刺史刘表又把他送到黄祖那里的。作者可能从鹦鹉洲想到祢衡的被流放、被杀害,因而引起对自己飘流在外的感慨,从历历汉阳树望过去,就想到作者的家乡汴州(在开封附近),引起了思乡之念,只看到江上烟波,看不到自己的家乡。这首诗,从求仙到思乡写得比较含蓄。思乡的感情从“乡关何处是”里点出,用“日暮”和“烟波江上”来衬托,是写出了感情的。还有“芳草萋萋”的写法,会使人联想到《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从芳草萋萋里使人想到游子的思归,跟怀乡相应。求仙的念头没有点出,只在两个“空”字里有些透露。这种求仙和思乡的感情,在当时的士子中间很流行,李白也写了不少求仙和思乡的诗。这首诗又写得含蓄而有技巧,容易引起当时诗人的同情,加上李白的称赞,所以得到很大的推崇。
把这首诗同李白的《鹦鹉洲》相比,李诗却有胜过崔诗的地方。崔诗有怀念仙人的消极面,李诗同仙人无关,没有这个消极面。李诗也有迁客的感怀,但这是结合他的流放而说的,那意义就比怀乡更深刻些。李白的这首诗虽有这些优点,但究竟是摹仿,所以影响不如这一首。可见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是极重要的。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此诗格律出自沈云卿(俭期)《龙池篇》,前四句曰:‘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那这首诗也是摹仿。
不过这首诗跟《龙池篇》还有不同,《龙池篇》从“龙池”两宇傲文章,四句都围绕着“龙池”来说。这首诗从仙人骑黄鹤着眼。“昔人”指仙人,“空余”指仙人去后说,“不复返”指仙人不返,“空悠悠”也就仙人去而不返说。诗虽写了黄鹤,实际上在想念仙人,这就跟“龙池”的开头四句不一样了,是有创新的,所以成为名篇。沈德潜《唐诗别裁》批:“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意指怀念仙人,这个意在黄鹤的形象之前;神即指精神,即怀念仙人的精神,在讲黄鹤的话以外,所以能不顾格律,放手写去,成为这诗在艺术上的特色了。即这诗虽然用了三个黄鹤,但他的精神意念不在黄鹤上。
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