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的压痛点检查

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庖丁解剖学和您一起学解剖临床!

枕项部压痛点:
枕外隆突压痛点--为项韧带在枕骨厚下方的附着处,位于两侧项平面之间,其外缘各有一斜方肌上端的腱性组织附着,与项韧带紧密连接。
2
枕骨上项线和项平面压痛点
在上项线的内1/3段,系斜方肌筋面附着处,深层为头半棘肌,上项线外1/2段直到颞骨乳突附着的系胸锁乳突肌上端;其下方为自上项线直到乳突附着的头夹肌。
3
颞骨乳突压痛点
乳突的前缘和外方直到上项线外1/2段附着的是胸锁乳肌上端。深层也是头夹肌,上述三个肌骨髂附着处的发痛部位均在头颅骨后下方和侧下方的上项线和乳突之间的连接线上,征象可向上方和前方传导。
4
下颌支和颧弓压痛点
下颌支外面和下颌底偏外缘为咬肌附着处;下颌底偏内缘为翼内肌附着处;常误诊为“三叉神经痛”而久治不愈。颧弓是咬肌上端附着处。
5
颈椎棘突压痛点
主要是斜方肌筋面中上部骨髂附着处(起自枕外隆凸和上项线;向下沿项韧带直至胸12棘上韧带),还有小菱形肌(颈6~7项韧带),上后锯肌(颈6~胸2或胸3棘突),头夹肌(颈3~胸3棘突),项半棘肌(颈2~5棘突),项棘肌和棘间肌等骨髂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出现项痛;向下传导引起背痛,向外传导引起肩臂痛和向上传导引起枕颈痛和诸多头脸部征象。多以颈2~5棘突的压痛最为明显。
6
颈椎横突尖压痛点
颈1--4横突尖为提肩胛肌上端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引起颈旁上方痛;颈5~7横突尖为前,中,后三斜方肌上端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引起颈旁下方痛。前者是产生耳部和面颊部征象的发病部位之一;后者是产生颈根部征象之一。
7
项伸肌群和项筋膜压痛点
在枕骨和颈椎棘突附着处和原发性损害的疼痛经久不愈,常会继发所属肌肉本身和筋膜本身的变性和孪缩,加重原有的颈部不适,酸胀,疼痛,项板紧,吊紧感,活动功能障碍等征象;少数单侧重病症或两侧病变轻重不等的病例,还会引起斜颈畸形。
8
颈椎后关节突压痛点
为多裂肌(颈4~7)和旋椎肌(颈3~7)附着处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导致颈项部僵和局限痛;应该注意的是,颈6~7胸2后关节软组织附着处损害是颈背肩臂部酸胀重麻痛的主要发病部位之一。
9
颈椎板压痛点
颈椎各个椎板背面的骨膜受到多裂肌和旋椎肌损害的影响也会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导致项颈僵和局限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