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荐读】送别前线战友彭志/马 达

作者马达当年在老山前线大弄特侦三连讲党课
 “特侦三连一等功臣、捕俘手彭志今天凌晨病逝了!”7月13日一大早,这条消息像一声炸雷,在我们前线战友“南疆飞虎”微信圈里炸开了。
自从35年前随38集团军侦察大队,即战区第12侦察大队,赴老山前线参战,我的心里就装上了一个有着特殊情感的英雄集体。838名参战官兵战友的名字已经刻骨铭心,那本题为《闪光的岁月》的纪念册不知已翻过多少遍,记录参战经历的纪实片《迷彩的飞虎》,也在网上成为常看常新的影视片。有了微信这个便利快捷的载体,我们建起了“南疆飞虎”群,将昔日参战战友能联系上的都收入群中,经常能看到听到他们的行踪和消息。而最不愿意看到和听到的是有战友离去的消息。
艰难的穿越
彭志,原是38军113师直属侦察连的班长,参战时编入第12侦察大队特侦三连。他是内蒙古通辽人,大个子,长方脸,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腰板挺直,作风干练,军事技术精湛。据原特侦三连连长、现在广东珠海公安部门工作的李延明介绍,当年根据连队需要,起初安排彭志带一个班在后方保定营区留守,领导上主要考虑他综合管理能力强,有独立工作的素质,把连队留守这一摊子交给他放心。就在师首长为即将赴前线官兵开欢送会时,彭志从几十公里外的连队匆匆赶来闯进会场,开门见山一句话:坚决要求去老山前线参战!在场的师首长和连队干部看他态度坚决、恳切,经请示上级同意彭志参战的请求。
去往大弄方向的路
进入战区后,特侦三连住在中越边界一个叫大弄的地方,是整个侦察大队驻地条件最为艰苦的一个部位,山高、坡陡、林密,每次上去都要披荆斩棘、攀爬陡山、穿越丛林。有一次,我随大队机关几位战友上去为连队党员骨干讲党课时,中间在丛林里差点迷了路。给养补充困难,吃的东西全靠肩扛马驮,许多蔬菜瓜果送上去就烂掉了。喝水也很困难,黑红黑红的、洼地里饮牲畜的水还要省着喝,洗澡、洗脸都成为很奢侈的事情。官兵们除了在高山哨所上执勤的以外,都居住在当地老乡家里的阁楼上,老乡在下面烧火做饭,浓烟一个劲儿地往阁楼上钻,官兵们每天饱尝烟熏火燎之苦,睡觉时还时常被老鼠和蛇惊醒。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特侦三连开始了训练和作战生活。在那些日子里,彭志和他的战友们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克服道道难关化妆侦察,很快摸清了对面敌阵地一带的情况。
纪念册上一等功臣彭志战友的照片
1987年3月27日,一场代号为“3803”的伏击捕俘战斗打响了。彭志被确定为第一捕俘组的捕俘手。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角色。捕俘,就是要到敌人的眼皮底下抓俘虏;第一捕俘组捕俘手,就是需要时第一个扑上去抓俘虏的人。经过几年的敌我较量,敌军警惕性极高,要抓俘虏谈何容易!那次战斗,由于事前周密侦察,战前精心设想预案、反复演练,当战斗打响、敌情出现时,彭志和他的战友们英勇果敢、动作迅速、一招制敌,工兵、火力分队配合默契。整个战斗进展非常顺利,我方没有损失一兵一卒,一举捕俘成功,抓到敌方一名正规军士兵,为老山主战场获取到重要情报。受到成都军区云南前指和***的通报表扬。战后,捕俘手彭志荣立一等功。
捕俘训练
老山作战凯旋后,彭志脱下心爱的军装,回到故乡通辽,先后在市造纸厂保卫科、希望集团综合科、房产事务中心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保持和发扬军人优良传统和作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心为集体做事,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作为前线作战的一等功臣,他谦虚谨慎,低调为人,许多在一起工作的同事都不知道他曾立过一等战功。这些年来特侦三连几次聚会,彭志都兴高采烈地前来参加。他们连队的官兵们还自发捐款数十万元,帮助云南边境线上那个叫大弄的小村镇修路、改善乡亲们生活居住条件。没有想到的是,刚满57岁的彭志竟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下次聚会时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了。
彭志(右一)与前线战友在一起。
当年一起参战的战友们闻听噩耗悲痛万分。大队领导和机关的同志、特侦三连的战友,其它几个特侦连队、火力连队的战友们纷纷以各种形式,对彭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特侦三连连长李延明及时发布讣告,副指导员王绍军起草了悼词,家在通辽的战友王立坤、李泽宏等战友主动帮助操持彭志后事,包括第11侦察大队战友在内的30多位兄弟连队战友专程赶到通辽参加彭志追悼会。大家以“默默无语两眼泪”的复杂心情送彭志战友最后一程。
那天,我委托特侦三连的同志按照老家的习惯表达礼仪,并给彭志战友送上一个花圈。他们的连长李延明战友问我花圈的挽联上写什么字,我告诉他,写上:彭志英雄精神永存。
2021.7.17于北京知行斋
(0)

相关推荐

  • 21《燃烧的边陲--重拾20世纪80年代“两山”作战》第九章 战场侦察兵(一)

    第九章 战场侦察兵 一.侦察兵十年对越作战 战场上,侦察兵的主要作用是查明敌情,为首长定下作战决心提供情报.在高科技技术装备没有配备部队之前,侦察兵主要是通过深入敌后.捕捉俘虏等方式方法来获取情报,有 ...

  • 15个侦察大队参加老山特种作战,俘敌117名毙伤敌3600余名

    我老山主战场兵力密集,但两翼守备部队间隙较大.敌曾利用战区山高林密,隐蔽条件好等有利条件,频繁派遣特工.侦察人员从主战场两翼渗入我境进行袭扰破坏.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有效 ...

  • 23《燃烧的边陲--重拾20世纪80年代“两山”作战》第九章 战场侦察兵(三)

    六.十五支侦察大队先后参战 战绩辉煌 第1侦察大队(1984.7.21-1985.5.27)武汉军区第20军,703人.一连97人,由军直侦察连组成:二连141人,由58师侦察连组成:三连112人,由 ...

  • ​第二届“老山杯”有奖征文:战火中,我举手宣誓

    征文启事:麻栗坡县老山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二届"老山杯"有奖征文启事 战火中,我举手宣誓 ■黄光平 1983年,我19岁. 翻开这一年的"战地日记",9月24日这样 ...

  • 【今日荐读】浙南陶山印象/马 达

    作者与陶山诗会的同志摄于瑞安国旗教育馆前.素郡摄影 陶山,温州瑞安的千年古镇,因南朝著名道家.文学家.书法家.医学家陶弘景在此隐居而得名.这里有风景如画"浙南小西湖"之称的桐溪水库 ...

  • 【今日荐读】娃儿稚趣续集/马 达

    一 隔着军营的墙网 看到一群士兵在训练 忽而匍匐前进 忽而跃起追击 娃儿突然对我说 叔叔与螃蟹走路一样的 二 一阵春风刮过来 院子里的海棠花 纷纷从树上飘落 娃儿说-- 花儿像小鸟儿 都飞到了地上 三 ...

  • 【今日荐读】桃子的稚趣/马 达

    身为军人,女儿小时候,我每年只能见到她一两次.到她跟着妈妈随军来京时,已是一年级的学生了.她小时候的模样,对我来说是有些模糊.断续的.自从有了外孙女桃子,已是颐养天年的我多了许多的乐趣,每天和她在一起 ...

  • 【今日荐读】书协换帅三愿/马 达

    作者与中国书协第七届主席苏士澍等人一起出席内蒙古乌海市书法艺术节  海波摄影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相传好长时间的孙晓云任中书协主席的消息也得到了证实.成立已四十年的中国书协第一位女主 ...

  • 【今日荐读】写给老友的话/马 达

    作者近日与画家胡乐平老师在一起,并有幸得到画家书作一幅.洪波供图 一 十二年 弹指一挥 你我都在变老 唯一不变的 是对人生的追求 年轮把我们请出会议室 领进艺术天地 给了挥洒自如的空间 继续人生的追寻 ...

  • 【今日荐读】想起一件往事/马 达

    当年在军机关工作时来北京出差,在当时京城最高的电报大楼前留影.小乔摄影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在驻保定某军部机关工作.我的一个表伯父,是从故乡景县走出来的"三八式"老革命,离休前任 ...

  • 【今日荐读】漫说这双手/马 达

    作为正常人,人人都有一双手,但因经历与"三观"不同,手的成色和用途及作用成效也不同.这就有了议一议的必要.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见得最多的大概要数辛勤劳作的手.劳动创造世界,而真正的 ...

  • 【今日荐读】《战友报》上我那“第一篇” ——《笔耕甘苦录》旁编与补充之一/马誉炜

    2014年9月作者陪同时任军区司令员张仕波将军(中)到<战友报>社考察调研,左一为时任社长张长春.朱民摄影 华国锋同志为<战友报>题写的报头. 邓小平同志为<战友报> ...

  • 【今日荐读】寻觅先驱的足迹/马誉炜

    李大钊故居 网络截图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们尤其怀念建党初期那些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崛起而抗争的革命先驱.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的李大钊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