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农村,乡土风情味浓郁、淳朴,可现在淡化了很多,为什么?
昨天表舅回到农村老家避暑,我自然要杀鸡、磨豆花、用陈年老酒来热情款待,席间边喝边聊,表舅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小时候的农村,亲戚、朋友之间不管是有钱有势或者是贫穷寒酸,都会经常互相走动,彼此之间不仅没有排斥的感觉,而且还觉得很亲切。可是现在的农村已经明显发生了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根据身份的不同,在无形之中都分有层次和等级,同样都是亲戚、同样都是朋友,有钱的和无钱的,在待遇上会有明显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还用问吗,总体上看当然是人们变得越来越势利和现实了,人心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这其中也包含我们这些农村人。我觉得表舅内心的疑惑其实就是“大惊小怪”,因为社会在变化、生活压力在增大、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在变,所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跟着变化也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农村过去的乡土风情味确实很浓郁、也很淳朴,那时候在穷人的眼里,对于有钱人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和羡慕,但并没有多少眼红的成分;而有钱的农村人对于穷人,也是发自肺腑的同情和怜悯,并没有多少歧视和瞧不起的眼光。在农村,人们只对懒人才会瞧不起。所以那时候的农村,每到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之间一般都会走动,目的也会很明确,就是为了联络感情、交流想法,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味确实是很厚重的。
现在的农村这种淳朴的乡土风情确实很淡了,人与人之间的走动也不多了,就算一些还在走动的亲戚朋友,或多或少也掺杂进一些势利的东西在其中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农村的乡土风情变了味、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络不再那么淳朴了呢?我认为具体来看,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外来文化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冲击。随着我们社会对外开 放得进一步深入,外来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我们的社会,对人们的思维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我们的社会逐渐由单一变为了多元社会。而这些外来文化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也逐渐渗透到了农村地区,对农村的传统乡土文化产生了冲击作用,必然就冲淡了农村的乡土风情。
举个例子:我记得80年代初期,农村的很多老人是非常反感年轻人穿喇叭裤的,这种喇叭裤实际上是西方社会的农民为了方便劳动而穿的“劳动服”,可传到我国后却成为了时尚的服饰,受到年轻人的欢迎。随着喇叭裤在农村年轻人队伍里的逐渐增多,慢慢地农村老人也就见怪不怪了,接受了这种款式的裤子。
2、“钱财至上、利益为先”思想的影响。过去的农村人思想很单纯,人与人之间看重的是感情的交流和维护,所以那时候农村互帮互助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彼此之间在需要帮助时基本都是通过互换劳动力来进行,就连诸如修桥补路、清淤补漏等公益事业的开展,也是通过农民朋友出“义务工”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经济利益成了社会追逐的目标,“向钱看”的思想逐渐占据了人们的头脑,凡事都要谈钱、帮忙也要报酬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农村传统的互帮互助习俗成为了历史,让位给了“钱财至上、利益为先”的理念,钱财观重了,人情味就淡了。
3、新生代农村人轻视传统文化和习俗。80年代以前的农民,对于农村的传统还是挺看重的,对于感情的联络也是很在意的,所以老人们常常会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90后的新生代农民就并不怎么看重农村的那些传统习俗了,他们觉得那些东西过时了、不切合实际了、也没有现实意义了,所以他们对传统文化看得很淡,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络也不太重视了。
这方面我身边也有一个典型例子:我表弟的儿子就是一个90后,在我们眼里一点也不“乖”,从小到大没做过什么庄稼活,读书时沉迷于游戏、毕业后独自一人在城市找工作挣钱,很少回农村看望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也很少与亲戚沟通交流,在他思想里,好像压根就没有亲戚、感情等因素的存在。
现在农村的乡土风情,确实没有过去那样淳朴、浓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么很少、要么就掺杂着一些利益方面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传统的东西并非都是过时的,其实有些传承仍然是优良的文化,值得倡导,社会各界对此应该引起重视和关切,为弘扬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而尽力!
大家说对吗?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是造成农村乡土风情淡化的原因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