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向前迈进,向后思考

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

快速的现代生活节奏,让人们更愿意有个时间来调整自己,以便更好进行接下来的生活,节假日的功能也主要在于此。清明作为节日,更重要的是,更多和传统文化有关,而且这个传统还是比较久远的。

清明节的习俗大体起源于周朝。主要是两大类的活动,一个是和踏青有关的活动;一个是和祭祀有关的,比如,吊念先人和祭拜天地神灵。在中国古代,适逢清明,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都会参与到活动中来。

先来说踏青有关的活动。这就涉及到了清明的节气意义,需加说明的是,二十四节气主要反应的是现今北方平原,或者晋、陕、冀、豫、鲁等地的物候变化现象。所谓清明,是天清地明也就是说这个节气前后,在春分节气之后,昼长夜短,还有就是华北平原地区的视野能见能见度和气温明显回升,大地转暖,万物复苏,更适合进行户外活动。感知到天地变化的各种植物和蛰伏动物昆虫们也开始复苏和活跃,人体契合自然,阳气上升,也需要疏泄,这都给踏青活动带来便利条件。

各地节令不同,踏青的时间也或早或晚,但是踏青的习俗大体相同,也就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田野或山川中呼吸新鲜空气,从事相关的文娱活动,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有更多的交流。相关的记载中,比较经典的有《兰亭集序》中所描绘的“曲水流觞”,还有《论语》的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踏青活动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男女之间的交往春心荡漾的青年男女们,一改往日的羞怯和各种禁忌,可以自由选择、约会自己的心上人,或者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比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中国古代足球),拔河等。男女阴阳,刚柔相济的魅力都可以得到彰显。同时这也是体内生命力的一种自然喷发。

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在春季选择播种或繁育,人类也是这样,所以在中国早期的清明习俗中,青年男女的交往是被上升到种族繁衍和国家意志的高度的,比如《周礼》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又例如《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简而言之,国家鼓励生育)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婚配制度更迭之后,在当时合法合理的“野合“习俗逐渐消失,但是青年男女结伴春游,互赠思慕的习俗一直都在,尊老爱幼的家族式的踏青春游也是越来越多,比如莫怀戚的著名散文《散步》就入选过中学语文教材。

踏青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变化(比如上个世纪末期,学生们清明假期到河边野炊,合影等),显示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变迁。但是不管怎样,延续的都是生命在春末时节的铺展和悦动。

如果把生命,把历史比作一条河流或者一棵参天大树的话,这条河流更多是向下奔涌和延续,这棵大树更是伸展枝叶。同时,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清明习俗中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溯源,寻根,对水源与树根的探源,也就是祭祀活动,叩问和链接先祖。

祭祀,就是向天地、神灵、祖先祈福和表达敬畏。

《左传》:“国之大事,在祀(礼)与戎(礼)”。

古代的祭祀礼俗相当繁多,从祭祀的对象(如祖先或神灵),祭祀的场地,祭祀的礼仪,甚至祭品的处理都有严格的制度,《礼记》中有大量记载,十分浩繁。国家层面,历代帝王都要祭祀天地,比如泰山封(祭天)禅(祭地),现存的天坛和地坛,就源于明清帝时的祭坛。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则主要是扫墓,上坟,烧纸。

中国古代祭祀,更多是祈求上苍或者神灵的恩泽,人神沟通,重视礼仪,重视礼制,重视恭敬之心。但是到了现代很多传统仪式往往被利益化(例如前段时间的台湾祈雨闹剧),或者成为巫婆神汉的代名词。

祭祀,不是仅仅指上坟烧纸,唱诵一些神秘语言符号,也不一定需要盛大的仪式场面和庄严神圣心境(当然最好营造,这是仪式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些更是一种媒介,周公和孔子所倡导的礼仪,礼制,而更多的意义是,借由对先辈和神灵的祭奠过程,更多了解中华文化的原意,体验和共构古人的心理内容,进而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被异化的,以及中华文化在“西学东渐“之后如何越来越被一部分人所否定和鄙弃的,只有真正了解和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原初意义,才可能真的称得上继承传统,我们可以、必须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从这个维度来说,祭祀更多是一种开始,一种主动和中华先民链接的开始,链接中华远古先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流传的血脉。比如灿烂辉煌的夏商周文明,比如神秘丰富的三星堆,比如把中华文明前推进达几千年之久的红山文化……,还需要链接中华文明那些令人扼腕的时刻,深刻反思和检讨,比如焚书坑儒。只有这样,作为中华文明的后辈子孙,才可能真正挺直腰杆,拥有自己的鲜明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每个人都是孕育其中的,我们既需要开拓自己领域,建立幸福的家园,也需要饮水思源,“常回家看看”。

清明时节,昼长夜短,阳性能量、生命力更加勃发,正是更好了解先民的物质生命和精神文化的大好契机,这也正是我们从古代先民那里汲取生命智慧的大好时机。

清明时节,天雨纷纷……

(文章有删改)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不代表意象对话公众号的观点和立场。

张如江

准水晶级意象对话心理师

传统文化修习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 高钒

图片 | 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

(0)

相关推荐

  • 转摘文章

                                                  清   明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 ...

  • 清明节期间不能说早上好吗?【图文】

    清明节期间不能说早上好吗? 作者:柳文金 (一) 一位朋友昨天给我发来一条微信信息,说根据民俗,从3月26日起清明期间不问早上好,4月10号以后继续,抱歉了!意思是告诉我,从昨天起一直到10号,不能再 ...

  • 兰蒲茶叙 |品物皆春 —春季节气与造物文化

    作者:周志 春天,万物复苏,四季从此开始.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季的有六个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时之首,在农业文明中,春季也就意味着农 ...

  • 从常德六大变化漫谈清明节习俗及孝文化

    作者:毛先金 清明节,这个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传统节日,是由农事节气演变而发展形成的.清明是我国节日体系中,唯一把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会发现,清明其实既是悲伤的日子,又是 ...

  • “踏青”是清明节的第二大内容(885)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 ...

  • 古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一文带你了解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又到一年清明时节,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祭祀节日.那么关于"清明",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一."清明"时节 清 ...

  • 偏瘫患者的平衡反应——一步站,重心向前及向后转移

    许多患者不久就学会了两脚分开站立的平衡,但是将发现当一只脚在前.另一只脚在后站立时平衡很困难,这种姿势类似于步行中支撑中期的姿势.支持面很窄,因此需要躯干肌和髋外展肌的更多活动.学习一步站的平衡将有助 ...

  • 高层到底怎么决策? 一位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卸任后思考

    文/江小涓(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本文讲述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在政务工作中对于学术界意见和政府干预的思考.敬请... 2004年我调到国务院研究室担任副主任, 我离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赴 ...

  • 清明黄山:雨后云海与黄山木兰同框竞秀

    清明黄山:雨后云海与黄山木兰同框竞秀 2021年4月4日,安徽黄山风景区雨后出现壮丽的云海景观,与次第开放的黄山木兰同框竞秀,给"清明"登山度假的数万名游客献上一份大礼.傍晚时分, ...

  • 中国披荆斩棘,向前迈进

    中国披荆斩棘,向前迈进

  • *****清明扫墓“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是迷信吗?专家:不听会吃亏 1周前

    清明扫墓"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是迷信吗?专家:不听会吃亏1周前 <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众所周知,清明节是在每年农历的4月4日至 ...

  • 思北作品《火车向前,心向后》

    <火车向前,心向后> 思北 行李睡在货架上 人瘫在坐椅上 火车向前 心向后 沉闷的车箱 挤压着夜的扩张 谁也无法预料 目的地 能否让目的圆满 小乡村的梦 没有办法覆盖 外面的世界 虽然难舍 ...

  • 向前与向后

    向前看是梦想和目标,向后看是检验和修正: 心存梦想,机遇就会笼罩着你:心存希望,幸福就会降临于你: 心存坚持,快乐就会常伴着你:心存真诚,平安就会跟随着你: 心存感恩,贵人就会青睐着你:心存善念,阳光 ...

  • 2017年第25本书:《逆向管理:先行动后思考》

    一 最近写具体的销售技巧方面的内容少很多了.因为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讲了很多的方法,就是"术"方面的东西,可是很多人还是不会销售,或者改变很慢,为什么? 就象我刚进入目前的 ...

  • 一次大洪水对基础造成“不可思议”的冲刷后思考

    引言 暴雨洪涝,近期多地出现了严重的灾害,网络中也有很多灾害的照片.本次思考,源自一次大洪水对桥梁基础的冲刷影响. 图1  一次大洪水对该桥梁基础的严重冲刷 图2  一次大洪水对桥梁基础所造成的冲刷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