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田治江/小城的大与小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田治江
一座城,即便很小,也有它大的一面。同样,一座城很大,也有它小的一面。
如果说在一座小县城里生活了三十多年,一些地方我一直都没有去过,也没有想过要去,你相信吗?不管你信与不信,是真的!
庆城的县城不大,从南到北,如果不堵车,也就十分钟的车程,步行一个多小时也能走完,可以说是很小的了。可是,县城也有它大的一面,因为它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四千年对一座县城来说,可以说是大,真正的大了,四千年可以发生多少事,可以经历和见证多少事,谁也无法估量。四千年既是历史,也是文化。哪怕是一块城砖,一段城墙,一座城楼,都可能比自己年长得多。但是这样厚重的历史与留存,往往会被生活在其中的人所忽视,或不看重,熟视无睹而备受长时间的冷落。
比如说我所在的小县城唯一存留下来的南城门。三十多年里,我无数次地穿过它,进城或者出城,从没有想过要到它的上面去看看,习惯了抬头望它一眼,知道它的存在就罢了。如果不是某一天,一位有心的老庆阳人对我说,他想上去看看,了却一桩心愿!我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想起,要爬上去看看。
庆城原有四个城门,分别是东安远,西平定,北德胜,南永春,但永春不是正南门,而是南偏东的。明万历年间改永春为正南门,到了清乾隆年间,又改名为嘉会门,人们都习惯叫南门,实际上位于东南方向,而不是真正的正南。据记载,明万历年间,前任郡守错误采纳不正确的建议,废弃东南方的永春门,而在城的正南方开辟了新南门,导致庆阳异灾叠现,许多人都认为是破坏了风水,前任郡守杨藻凤打算恢复旧南门,但没有实现。同治七年庆阳遭受战乱,光绪三年庆阳又遭受饥荒,人们都把这些归结为永春门的吉凶上。尽管时任郡守也劝慰民众,风水占卜,迷信传言不可信,但是众人坚持,民心所向,于是光绪四年,向上级详细报告此事,特批立项,才将正南方的新南门永远堵塞,重新开放东南方向的永春门,可见南门也是多灾多难,几经改建修复才有今天的模样。当然,如今唯有南门健在,其它三门有的早已不见踪迹,有的只留一点残痕旧砖罢了。
那天,当我陪同一行人终于登上南城门楼,站在高高的城门楼上向四周望出去时,才感到换一个视角看这座活着的千年古城时,或多或少是有些不一样的感觉。尽管这是近几年仿原来的重新恢复新建的,但数千年前的那座城楼,谁都登上来过?他们都看到过什么?想过什么?或者说他们都交谈过什么?我不得而知,是不是和我今天的心情一样?
千年的古城,尽管它的城楼是后来重建的,但它两边的城垛却是千年前的黄土削筑而成的,它的每一粒黄土都可能是数千年前的,心里不由得充满了敬意。
为了能到真正的古城墙残留的土城墙上看看,我们从一个小院子里进去,也没有想到会找到爬上去的路。但我们发现城墙上吊下来几个南瓜,才推断一定有人上去过,并且种了南瓜,这才坚定了找寻爬上去路的决心,最后在最里边找到了一扇很小,也很简陋的门。好在只挂了一把锁,我们取锁,推门而进,才找到了一段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的极窄极陡的台阶,当我们好不容易爬了上来,才发现那段属于城墙侧墙的土墙,是真正的黄土所筑,也是至今保存下来最古老的一部分。
上面由于多年人迹罕至,荒草极茂盛,差不多高过了人的膝盖,一脚踩下去,似乎也踩不到底。这也是因为多年生长的草木,总是去年的枯萎了,今年的又长出来了,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经年的生生死死才形成的。城墙上干旱,风头又高,但那些各种草木仍然年年生长,生生不息,让人敬佩。特别是那些野枣刺,经过不知道多年的生长,枝干低矮粗壮,可能由最初的一棵繁衍出了一大片,枝枝蔓蔓,相勾相连,人想穿过去都有些困难。再看只是初夏时节,黄豆大小的酸枣果实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枝头,像一颗又一颗绿色的珍珠,又像来自千年前的一个问候!这也是因为,可能许多年都不会有人爬上这段城墙,更不会光顾这里了,今天突然来了几位傻乎乎的人,能不让它们惊喜吗?
小心探行了一遍,看清了它的形状和走向,也了却了一桩心思。更证实了我们的推断,果然在满是荒草的古城墙上,发现了可能是居住在下面的居民种的十几株向日葵,十几棵花生,更有几棵南瓜。更有意思的是,那几棵南瓜,把自己的藤蔓伸出了城墙,结的南瓜直接吊在了城墙上面,形成了另一种风景。说真的若不是那几颗吊下来的南瓜,我们还真不能确定是否能找到爬上去的路,那条能爬上去的路很隐蔽,也很不好找,不仔细、不细心可能就找不到。也正因为有了那几棵南瓜,说明肯定有人种植。因为它们不是一棵,而是三五棵,自然说明不是野生的了,如果是一棵,那还有可能是鸟雀们把南瓜的种子带上去的,现在它们是三五棵。我们也是受了它们的启发,才最终找到了爬上去的路。
当然,我们爬上去看了看,也不能多停留,因为古城墙毕竟很古老了,经年的风吹雨打,它们已经不堪一击,茂盛的荒草遮掩了它的坑坑洼洼,危险随时都在,一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还是让它静静地留存下去,默默地沉睡下去吧!
我们费力地爬上去,然后再小心翼翼地爬下来。但我不敢再小看这一座古城,尽管古城不大,可以说很小了,但它有它大的一面,也有它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是我在其中生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对它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我从此不敢再小瞧它,更不敢再忽视它!
作者简介
田治江,笔名碧芥,甘肃省作协会员,庆阳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庆城县作协主席。从1989年开始写作,已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随笔800多篇(首)。出版有诗文集《含盐而行》、散文、随笔集《岁月在左心灵在右》《炊烟里的故乡》《亲历与跋涉》,诗集《透明的风》。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日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