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周明金/我的“三转一响”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我的“三转一响”

周明金

“三转一响”是20世纪60~70年代的流行词,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那时的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就觉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三转一响”是那个时代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拥有“三转一响”是在80年代。那时当民办教师,一个月有五元钱的薪水。也许是好胜心在作祟、年轻人爱臭显摆的缘故,我积攒了一年的薪水(60元),托一个公安朋友买了一块河南洛阳手表厂生产的“牡丹”牌“三防”(防水、防磁、防震)全钢试制表。物以稀为贵。说真的,那时戴手表的可真是凤毛麟角:要么是国家干部,要么是军官,要么是吃商品粮的公职人员。但有一个前提,必须是像我这样“槽里吃食,圈里檫(cao)痒”的人,指望薪水养活家人的绝不会去买那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穿的奢侈品。由于贵重,我把手表视若珍宝,呵护有加。

那时手表的质量确实信得过,戴上十多年从没坏过。但一次喝醉了酒,取手表时不小心掉在地上,捡手表时,一脚踩上,表蒙子被踩破了,酒醒了追悔莫及!不得已,只好找修表师傅修理。修表师傅不是没有对号的配件,就是技术含量不够。后来总算找到一个修表“高手”,可到了我取表之日,修表师傅蒸发了似的不知了去向。有人说是因为男女关系而游走他乡;有人说是为了躲债而离乡背井;也有人说是进货途中遭遇了车祸……但我相信,绝对不会是因为想侵吞我一块心爱的手表才销声匿迹的。

以后我又买了几块不同类型的手表,不论是机械表、电子表,还是全自动表;不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都没有产生太深的感情。我依然怀念着那块花了一年薪水、托人买的、令我风光、让我自豪的试制表,就连做梦,还时常梦见它!

有了手表之后,又想着自行车。几年积攒,又向他人借了一部分,180块钱买了一辆当时最时髦的、天津产“飞鸽牌”28型加重自行车。那可是让人艳羡的现代化交通工具。骑上它神气十足,“叮铛”的铃声就能引来无数啧啧称赞。当时一辆自行车,绝不亚于今天的一辆高档私家小轿车。那时,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街上闲逛,其得意的劲头和现在开辆“大奔”去市场买菜的心情,估计是一样的。亲戚朋友都想跟着沾点光:进城想借它省脚力;走亲访友想借它挣面子;出远门想借用一下,图个来回方便……那时的我十分“吝啬”,什么都可以往外借,但决不往外借自行车——为此得罪了好多亲朋好友!

闲暇时间我骑着它赶集、进城、走亲、访友……每骑一次,都要经过精心的保养:除尘、擦洗、打蜡。碰着了、磕着了,就会心疼好几天。遇上下雨天,宁可扛着走,也决不让自行车受半点“委屈”。十几年后,我心爱的“飞鸽牌”自行车光荣下岗,以30元钱的价格卖给修自行车的。以后又买过“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但唯独第一辆自行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继手表、自行车之后我又买了我们村庄上第一台收音机——上海产“红灯牌”的,价格28元。当时正赶上刘兰芳说评书《岳飞传》,每天晚上六点半,我家门前就围满了全庄上的男女老少,刘兰芳声情并茂的演说从一个塑料盒盒里传出,被大家认作是奇迹。也就是从有了收音机起,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等让走村串户、靠说大鼓书生存了几十年的“艺人们”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成了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

结婚后,有了孩子,生活日益拮据,勤俭持家的妻子建议:省吃俭用也要买一台缝纫机,缝缝补补图个方便。我积极响应,托人180元钱买了一台“飞人牌”缝纫机。妻子用它做新衣、补旧衣、大改小,全家人的穿着都凝结着缝纫机的功劳。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手机取代了手表,电视、电脑淘汰了收音机,商场的购买方便取代了缝纫机,只有自行车依然是我的交通工具。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我始终保存着“三转一响”。但手表不是最初那块花了一年薪水购买的洛阳产“牡丹牌”三防全钢试制表;收音机是南京产“熊猫牌”而不是当初上海产“红灯牌”的了;自行车几经调换,换成了现在骑的“凤凰牌”载重型的;只可惜,打算要搬家了,妻子嫌缝纫机碍手碍脚,派不上了用场,以100元的廉价卖给了他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添置齐的“三转一响”少了一“转”。

上世纪的“三转一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渐渐消逝在岁月的深处,但我对它们仍情有独钟。是它们伴随着我走过了一段能让人开怀大笑,也能使人潸然泪下的历史。我已与它们产生了难以割舍的联系,它们在我头脑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作为一名普通作家或文学爱好者。大多人有过出书的经历。或免费或自费;或欢喜或悲伤;或如愿或失望……那么,就请您把出书的酸辣苦甜的故事讲述给我们,让我们再告诉大家……

        文字要求:3000字以内。来稿请注明《关于出书的那些事儿》字样。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稿件一旦采用,将在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媒分期刊登,最后结集出版,让更多的人知道您《关于出书的那些事儿》。

《关于出书的那些事儿》

————征文启事————

作者简介

周明金,笔名蓑笠翁,河南省固始县往流镇人。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小小说协会会员、信阳市散文学会理事。2004年至今,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先后在《河南日报》《教育时报》《贵州经济时报》《现代金报》《学校品牌管理》《散文选刊(原创版)》等网络、报刊上发表散文近300篇。,著有散文集《淮岸花香》《纸上村庄》。合著《淮河流水长》《淮水谣》《淮水情长》《淮水2014》等。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常识积累:人体最坚硬的物质是?

    快问快答 1.成语"举案齐眉"中"案"最初指的是什么? 2.我国法律规定,合伙企业须有几个或以上的合伙人? 3."勾心斗角"一词本来指的是? ...

  • 柴扉旧事(39) 从“紧俏货”到“老物件儿”|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39) 从"紧俏货"到"老物件儿" 张国领 想想这生活就跟做梦一样,当兵走那天,坐在接新兵的大轿子车上,听着把车窗摔打得啪啪响的风雪声,我心中想,这三 ...

  • 在“三转一响”那个时代

    在"三转一响"那个时代 文丨贺万春  "三转一响"那个时代距今是有些遥远,然而,温馨的回忆还是让人有要说的话,有难忘的事,有不了的情! 何谓三转一响,自行车,缝 ...

  • 【散文】周明金/记忆里的年味(外一章)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网络版- 用文字温暖世界 (外一章) 周明金 年味,即是年俗的味道,约定俗成.过年是传统,年味也该从传统中寻找,找回浓浓的年味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 ...

  • 周明金:栀子花开|散文选读

    2021-06-11 13:01 作者|周明金 来源:往流周明金(微信公众号) 进入农历五月,小园内一棵巨伞状的栀子花枝上便缀满了含苞欲放的花蕾.倒卵型的花骨朵高居枝头,像急待发言的孩子举起小小的拳头 ...

  • 周明金/绝活儿(小小说)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绝活儿 周明金 隔壁老赵是个木匠.一生养成的习惯,时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木匠吊线状. 老赵14岁跟着爷爷学手艺,那时还是小赵.小赵蒙学没上几天 ...

  • 周明金/搿老伙(小小说)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搿老伙 周明金 媒人"一枝花"牵线搭桥,介绍守寡数载的杨嫂与鳏居多年的李哥搿老伙. 大家都认为般配,杨嫂.李哥也满心欢喜,却 ...

  • 【小小说】周明金/哭泣的唢呐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哭泣的唢呐 周明金 邻居李有福死了,死于肺癌.死时双目圆睁,嘴巴张着.似乎有桩心愿未了,又似乎有话要说. "我的--苦命的--爹--呀 ...

  • 【小小说】周明金/神弹弓传奇(外一篇)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神弹弓传奇 周明金 张弓,外号"神弹弓".金桂园方圆三五里,没有不知道的. 张弓打弹弓有多神,若非亲眼所见,说出来也许谁都不相信: ...

  • 【小小说】周明金/绝活儿

    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网络版- 用文字温暖世界 绝活儿 周明金 隔壁老赵是个木匠.总习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木匠吊线状. 老赵14岁跟着爷爷学手艺,那时还是小赵.小赵蒙学没上几天,打死也不 ...

  • 【上海散文】周明:生命从八十岁开始——记冰心

    总第1339期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由<上海散文>杂志选送 依旧是繁忙的公路.公路上,车马如梭,人流如织.依旧是笔直的公路.公路旁,耸天的白杨,倔强挺拔.这是京郊一条宽阔的大道,笔直的大 ...

  • 徐明金||远去的岁月(散文)

    关注天安门文学,让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徐明金,山东泗水人.系泗水县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报终身会员.作品散见于<泗水文学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