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结构是根本,状态是结果

金融市场中经常上演着这样的故事:由于某个消息或突发事件导致价格突然出现疯涨或暴跌现象。

这是投资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投资决策是基于「状态」还是「结构」?

比如某航空公司股价会因为石油价格的上涨而下跌,这种情况就是由状态引起的变化,我们也称其为事件驱动。也许过段时间石油价格下跌又会导致航空公司股票上涨;还有一种情况是,航空公司的航线上修通了高速铁路,高铁与航线竞争。比如京沪高铁会影响京沪航线,航空公司可能会因此陷入结构性的困境和衰退,这就是结构性变化。

状态变化并不改变事物构成的前提和逻辑,很多时候是一些突发事件导致,不可预期,影响比较短暂。犹如向缓缓流动的溪水中丢入一颗石子,涟漪过后一切恢复如常;

结构性变化则是在深层面改变了事物构成的前提和逻辑,很多时候结构性变化是可预期的,是不可逆转的,影响长久且深远的。犹如在溪水流经的路径上修筑了水坝,看似一切如常的溪流结构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高密度的狀態變化的纍積會引起結構變化,甚至有時一次高强度的狀態變化也可能引起事物的結構性變化。

追逐状态变化所导致的价格变化与追逐结构变化所导致价格变化,二者都能获利。

但是根本上讲,结构性变化才是趋势性的,是长久可持续的。

但是很多时候,在结构性变化发生时,价格往往不会马上反应出来。比如某企业的某项技术突破,意味着结构性变化发生了。但那一刻并不产生出业绩来,虽然这是一个可预期的好事情,但由于要进行新的流水线建设,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引进,反而表现出成本费用增加,营业利润甚至受到负面影响,这时候股价大体上不会涨。

但这个时候是最安全的投资机会。等到一切就绪,经营业绩体现出来变化,这时状态出来了,股价也会必然上涨。所以结构与状态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东西,结构是状态的根基,没有结构的变化也不会有状态的变化,但是在结构变化的时候,状态并不是同时出现的。

而多数时候市场是短视的和缺乏耐心的,价格的上涨往往是由状态变化直接推动——结构是根本,状态是果、是直接的推动因素

当然,我们不能说结构就一定优于状态,因为很多时候,有些结构性变化最终不必然导致良好的状态

比如说某公司开发了新项目,这相对于原来的经营来说是结构性变化,大家都认为未来会很好,但是它结构变化的结果还没有体现出来,没有出现真实的有利状态。因此,此时说必然会引来好的状态是说不准确的。虽然从结构上具有这种可能,但是确实也有很多良好的结构性调整最后失败的案例,没有生长出优良的状态。

結構變化不能完全必然的全部發展成良好的狀態,這是結構投資所面臨的困難。

但另一方面,状态投资法也有困难。状态是一个非恒久特征的变化,可能此时变得有利,几个月后又变得有害,因此追求状态有点难以预测

实际上追求状态变化都带有一些投机的特点。因此在纯粹以状态变化为投资进退取舍的行为上本身风险度要高,因为它没有持久稳固的根基做保障。

把狀態的變化和結構的變化結合起來,是極具實踐意義的投資策略——投資結構變化 交易狀態變化——這是我常用的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