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肝炎-肝气郁结类】
“肝炎”是西医的病名,中医书籍没有“肝炎”的名称。但是,中医临床也能治疗肝炎,还有一定的疗效,这也是事实。
可能有人问:中医既没有肝炎的记载,为什么又能治疗肝炎病呢?因为西医所说的肝炎,实际上包括在中医的各种病症之中。如西医的“肝硬化腹水”,中医则叫“单腹胀”;“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也称之为“黄疸”,并常归属于“湿热发黄”的一类证候等。
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肝脏生理、病理的独特见解,和历代医家所积累的大量资料,为我们今天治疗肝炎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如清人王旭高写的《治肝三十法》就概括地对肝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辨证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以肝病为核心的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把肝病的辨证与治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王氏的《治肝三十法》载于《西溪书屋夜话录》,我认为可以作为研究肝病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先简要介绍一下肝脏的生理功能和病变特点:中医认为肝脏属木,喜条达,其气温和,像春天之气而有生、升的特点。肝气主生、升,对人生理来说,则起到生生不息和化生无穷的作用,故人体的饮食水谷精微的化合作用实与肝脏有关。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土疏泄,苍气达。”在这里“土”代表六腑,“苍气”代表肝胆之气,意思是说六腑的疏通排泄,则要借助肝胆之气的条达。朱丹溪引申其义,把肝脏的这一功能概括为“主疏泄”,即肝气有疏泄六腑的作用。
又肝为厥阴,是阴之极尽,然禀木气而生,又与少阳为表里,且内寄相火,乃阴中有阳,故习惯上称肝是“体阴而用阳”。
肝主疏泄是以气为用;肝脏又主藏血,所以它以阴为体。若阴阳平和则体用相称而健康无病;若阴阳不和,或阳用过极,或体阴不足,则可以发生各种肝病。
叶天士说:新病在经、在气;久病在络、在血。若肝病日久不解,则病由气分入血分,可发生肝脾肿大,或肝体萎缩以至肝硬化等种种病变。“肝”之意义为干,肝病最易干犯他脏,其中最直接的以干犯脾胃为多。古人把这一病变,简称之为“木克土”。
以上所讲肝的生理理论,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下边就介绍肝病的辨证与治疗。肝病的发病规律,不论外来之邪,或内生之病,首先表现的证候是气不条达,疏泄失常的病证反映。
1、肝气郁结
1.1肝气抑郁
症状:胸胁发闷,甚则胀痛,不欲饮食,善太息,面色发青,神情默默,脉弦,舌苔白。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则胸胁发闷与胀痛;肝气郁则脾胃不和,故不欲饮食;气郁胸脘,故欲太息以伸其气,气得舒则胀闷减。面青、脉弦、神郁,也是一派肝郁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汤加减。
组成:柴胡10g,白芍6g,枳壳6g,茯苓10g,香附10g,郁金10g。
方义:本方用柴胡疏肝,白芍平肝,两药相合,以治肝气之郁;枳壳利气下行,郁金、香附解郁以开胸脘之满;茯苓治结气而利水湿。
1.2肝气犯胃
症状:脘腹胀痛,呕吐酸水,嘈杂不适,脉弦滑。舌边尖红,舌苔白腻。
证候分析:肝胃不和,由肝气不疏所致。脘腹胀痛,为肝郁而胃不和;呕吐酸水、嘈杂不适,是肝之郁火逆于胃中;舌边尖红反映肝有热;苔白腻主胃有痰湿。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萸连二陈汤。
组成:吴茱萸3g,黄连9g,川楝6g,陈皮9g,半夏9g,茯苓10g,生姜9g,香附9g。
方义:吴茱萸配黄连名左金丸,能治肝经火郁,呕吐酸苦;川楝、香附疏肝理气;半夏、陈皮、生姜、茯苓和胃化痰。
1.3肝气乘脾
症状:胁腹皆胀,四肢无力,饮食不振,食后腹胀,大便不成形,脉弦无力,舌淡苔白。
证候分析:肝气犯脾,常见于脾气先虚而后肝乘。脾虚不运,故腹胀食减,四肢无力等症丛生;脉弦主肝气,脉软无力主脾虚,舌淡苔白亦是脾虚之候。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人参6g,白术9g,炙甘草6g,茯苓9g,半夏10g,生姜10g,陈皮6g,木香3g,砂仁6g。
方义: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中气之虚;半夏、生姜、陈皮、砂仁、木香调和脾胃之气。
总之,上述之肝气抑郁为病之始。若肝气不疏,影响六腑的化物功能,新陈代谢不良,则产生一个致病因子叫湿邪,湿邪不化,郁而生热,因而产生肝脏湿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