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荔:一门优秀的课程源于整体性设计

导 读

优秀的课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要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要去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要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要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要美,语言美,教风美

主讲:黎荔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全文如下: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老师要站好讲台,靠的是过硬的功夫,而这样的教学的过硬的功夫需要充分地积累和准备。设计好一门课是一个老师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怎么才能设计好一门课呢?

一、整体性备课

我在这里有一个想法和思路,就是需要整体性地备课。因为“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老师的整体的讲授内容必须是逻辑自洽的,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逻辑上严密,前后衔接。尤其在今天的MOOC时代,随着大量的课程内容都已经碎片化。而老师作为这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师,更需要进行整体性的备课和设计。

整体性备课我认为要考虑到五个问题。首先,这门课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贯穿整门课程的基本线索是什么,或者是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重要的结论,始终要透过每一个环节得到贯穿。另外,就是对这门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整体要有一个把握。这门课程的历史、现状,发展方向,这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门课程的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衔接?这门课程要求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最后教给学生。

如果作为设计者,我们对每一个问题没有充分地把握和了解,那么呈上来的课程可能会出现前后的不一致,逻辑的不自洽,层次的不分明,整体的不严谨,那么这都是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首先上来要有整体性的设计思路。

二、好课程的标准

对一门课程我们怎么评价,它是否高质量,我觉得有几个考察的标准和依据。第一,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第二,概念明确,讲解深入。第三,重点突出,选材适当。第四,脉络清楚,逻辑性强。第五,语言考究,准确,生动,以及我们说到的用多媒体的呈现或者板书的呈现比较得当。教时比较准确,不拖不欠。老师的着装比较典雅,精神饱满。

那么我们分别去讲一讲不同方面的内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指的是在一小节课程的设计里面已经包含了本课程、本专业,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些知识点,在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方面,正确透彻,这个就是科学性。除了科学性,我们知道课堂最后是要对学生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是理论指导的部分,因此,也要强调它的实践性,就是怎么活学活用,怎么将精英思想进行通俗搬运,化艰深的理论为生活的应用。第三个部分在讲好上述内容的基础之上,尽量要介绍和上述内容相关的本课程的最新的进展,对那些我们今天仍然要保留的传统内容,当然要重新的认识,用现代的观点加以阐述。也就是作为方法论上,作为理论体系上,作为思想观点上,一门课要抓人,首先要保持前沿性和先进性。而这个前沿性、先进性是建立在学科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当代人对于这个学科的历史性状况、发展、前景等整体把握之上。

其次,我们不仅要能够清楚地讲解课程中的内容,而且要讲出自己的观点。因为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教学需要个性,这个不需要千人一面。如果你是大江东去,那就大江东去的讲法。如果是小桥流水,就小桥流水的讲法。正因为我们的老师千姿百态,有幽默风趣的,有春风细雨的,有慷慨激昂的,我们的教学呈现的面貌,才会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还有一些老师可能他的ppt一直都没有与时俱进的进行增改、增添,或者说他用到了一些优秀的教案,但没有结合自己所在的班级的学情,也就是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有关的思考,教学效果也不是特别的理想,所以一定要坚持适合自己的教学个性,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以及个性,我觉得是一门优秀的课程必须要具备的。

什么叫概念明确?有些老师偏重于字面意义的讲解,过分地强调机械的记忆,学生没有办法达到深入了解,只能达到表面了解。我们要明确在一次课上有哪些基本的概念,对这些基本的概念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确切的定义或者表述,对这些重要的概念要通过课堂中多次正确的运用来要学生明确。

第三点,就是怎么去选材适当方面,我觉得因为每堂课有难点、有重点、有热点,相对于学生的认知程度来说,能够充分理解接受的,我们可以内容多放。对于比较难的部分,可能在一次课的设计里头不宜放太多的难点。难点和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这些部分之间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如果课程讲得太晦涩难懂了,学生也会在接受上不那么容易。所谓的重点突出,就是要有效的调度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于重点的知识点能够印象深刻。

第四点就是在一门课程里,我们的所有的知识点是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知过程,一步一步地引导,让学生能够接受。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一个讲解中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的问题,而清晰的思路是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追求的重要的目标。课堂需要互动,而导入什么样的提问,引入什么样的课题和延伸?那么如果说在这方面没有充分的设计的话,难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授课的知识点的关联度也不够高。某种程度,在今天的百度时代、大数据时代,学生可以去搜集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但怎么把这些知识点通过一个有趣的,层层深入的,脉络清晰,逻辑性强的思路把它贯穿起来,这是作为教师,尤其是优秀的教师的这种独到之处。

最后,在课堂的语言上,我们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我用了考究两个字来形容,也就意味着老师是通过语言来组织着一堂课的,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的手段。语言也就是课堂语言,它是不同于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是精英思想的通俗搬运,也就是既具有书面语言的准确、清晰、典雅,同时也具备生活语言里头的生动、活泼、亲切,而这两者之间似乎是对立的。作为教学主导者,一个优秀的老师就是善于将两种不同类别的语言进行融合,既能够展示内容、概念、重点、脉络,同时在语言的呈现上,清楚得当、艺术。

今天,我们已经普遍地运用板书或者多媒体屏幕进行展示,这是帮助我们老师呈现内容、概念、重点、脉络的重要手段,对板书和计算机屏幕等多媒体展示的要求就是醒目、得当、艺术。内容不需要全部都放到板书和计算机屏幕上面,只需要画龙点睛,提纲挈领,高屋建领,醒目得当,凝练简洁就可以。其次,我们课堂中会有板书,有时候板书想写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随意性太强,板书缺乏美感和整体性。板书是我们设计里头很重要的部分。它既然是画龙点睛的部分,那么就意味着它不是随意的,它也是高度的包含在课程的整体设计里面。

在时间上,一个优秀的老师能够做到精心安排,准时完成课程,不拖不欠,不多一分钟,不少一分钟,因为拖堂实际上也是对时间的把握的一种失控。在讲稿的内容的选择上怎么能够做到准确,课程不多一分钟,不少一分钟完成?我觉得意味着讲稿的容量是要适当的增加,但选择好一些弹性的内容,意味着弹性的内容可以根据课堂里同学们接受的状况,进行弹性的调控。

我们平常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内容是什么?就是前20分钟可能就把课前准备的内容都讲完了,剩下的时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个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在容量方面太少了,以至于弹性的设计内容不够,在课程讲完了以后就不知道怎么去发挥,或者发挥的时候是无方向、无目的,比较散漫无边的,不是高效准确的发挥。

三、教学设计的方法

我们教学设计的意义在哪里?首先要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有利于教学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我们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减负,因为充分的课堂设计之后,你的课堂的驾驭就非常的得心应手,轻松、弹性。

应该说,每一个课堂的设计,我觉得应该在我们的头脑里要有一个结构思维图,可以是鱼骨图,也可以是脑图,它包含了几个方面,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在这三个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得到了教学的设计意图,提出了教学的设计方案,最后对教学的方案进行了实施,根据课堂的反馈,有一个预后,一个反馈评估,以及重新的返回到到我们不断循环的教学技能的提升之上。

什么叫学情分析,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等等,包括我们主要的要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准备情况,这是一个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分析,以及对认知方式里头的学生的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能力等问题一些分析,有了很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了学生,有了针对的目标和对象,我们的授课是要弹性,灵活的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补。

一堂课的流程,基本上是我们在设计之前,要去复盘对我们曾经的上一节课程以及以往的授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复盘。复习了旧课,复习了思考,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创设一个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之后,对新课进行探究,在面对学生讲授新课的时候,导入新增的知识,而这个新课是建立在对旧课的逻辑推导,前后衔接之上的,那么最后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进行回顾反思,巩固新的知识点,对新的知识点巩固也是通过练习以及对下一次课程的前置的引导,来去进行一个衔接,新和旧,前课和新课,就这样进行了有机的一个衔接。

课程设计的三个成功关键是首先要有充分的展开策略,其次要有先进的方法,最后要有丰富的内容。这三者的结合需要我们的设计是三方面的设计,是策略的设计,需要针对学生的需求,需要定位我们的目标,同时内容的设计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设计思路,也就是要有系统的架构,同时要有问题的导向,也是方法的设计。我们要在哪些环节里进行生动的表达,在哪些问题的导入里进行灵活的互动。

我还想说一个问题,就是比如我们的触觉,比如我们的味觉都是在固有的课堂里很有效的一些教学方法。比如我曾经在课堂上讲到了原始艺术的时候,让学生去触摸一些玉器。玉器的这种圆润的触感,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温柔敦厚,让我们的课堂尽量的在视听触等不同的感知系统方面,进行更多的综合和延伸,去让学生的理解认知得到更大的拓展。

关于口语表达的技巧,我认为我在实际的教学经验里头有三个方面可供分享,第一个是音调和音量,因为只有抑扬顿挫的音调才能引发听众的兴趣和注意,老师的音量的改变,可以表达出来不同重要程度的概念,因此在老师的讲课里,最害怕的就是平淡。在开始,在中间,在结尾部分,我们都可以通过音调和音量的控制技巧让我们整堂课堂是充满了起伏、变化,节奏,这个需要我们下来去不断的训练自己对音调和音量的控制。

其次就是速度。有的老师讲课的语感、语速很快,有的老师相对缓慢,我觉得尊重每个人的教学个性和风格。但是在同样的一个人的授课里,在同一节课,我们的语速也是可以发生各种弹性的变化,因为不同的速度表达了不同的语式、意义和情感,这个对教学手段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老师站好一个讲台,就好像话剧演员一样,这就是我的舞台,在这个舞台的情境的创设和音调、音量、语速、节奏方面,我们应该充分的让它呈现一种起伏跌宕变化,一种课堂里头的生动流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让学生,跟随着老师的讲课的思路和节奏,有效地进行探索、认知,对课堂始终保持一种饱满的情绪。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绝对不能凭空想象,不切实际,因为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一节优秀的课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我们要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要去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要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要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要美,语言美,教风美。

在做好上面的几方面的准备之后,一节优秀的课程也就基本设计完毕,只等待上课铃声的敲响,我们就可以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迈上课堂,向学生们奉献出一堂精彩的课程。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