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求成VS大器晚成—“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四十一
急于求成VS大器晚成
今天我们来聊聊“马伏波”,也就是汉伏波将军马援。“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典故就出自伏波将军,这个人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先前我们曾经聊过马援。王莽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关于马援有几个经典的案例,其一是著名的“堆米为山”。当时隗嚣反叛,刘秀对于是否出征犹豫不决,马援当下在光武帝面前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透彻明白。刘秀大喜道:“敌虏已在我眼中了。”遂决意进军。
其二是平定羌乱。从新朝末年开始,塞外羌族不断侵扰边境,不少羌族更趁中原混乱之际入居塞内。金城一带属县多为羌人所占据。来歙就此事上书,说陇西屡有侵扰祸害,除马援外,无人能平。
建武十一年(35年),刘秀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马援派步骑三千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人,获马牛羊一万多头。守塞羌人八千多,望风归降。建武十三年(37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各部联合,杀死官吏,发动叛乱。马援率四千人前去征剿,行至氐道县境时,发现羌人占据了山头。马援命令部队选择适宜地方驻扎,断绝羌人的水源,控制草地,并以逸待劳。羌人水草乏绝,陷入困境,首领们带领几十万户逃往塞外,剩下的一万多人也全部投降。从此,陇右安定。
其三是平定岭南。交趾(今越南北部红三角)女子征侧、征贰举兵造反,占领交趾郡,九真、日南、合浦等地纷纷响应。征侧便在麊泠趁机自立为王,公开与东汉朝廷决裂。
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扶乐侯刘隆为副将,率领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趾。部队到合浦时,段志去世,刘秀命马援兼领其军。于是,马援统军沿海开进,随山开路,长驱直入千余里。建武十八年(42年),马援率军到达浪泊,大破反军,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马援乘胜进击,在禁溪一带数败征侧,敌众四散奔逃。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马援斩杀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征讨交趾的时候马援已经年近六旬(57岁),仍然建功立业。我们探讨一下,现代人大都急于成功,希望能早点财富自由,有富贵享受。你怎么看急于求成和大器晚成?你更愿意选择哪一条发展路线?
我们知道,世界是守恒无常的。人和组织发展也是一样,不可能一个人或组织好事占尽,有得必有失,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即使我们都希望急于成功,早点财富自由,荣华富贵陪伴终生,但现实生活往往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就如同《易经》最后一卦是“水火未济”,就表明了万事万物都是有缺陷的,不完美才是真理。
既然缺陷和不足是永恒的,那么我们就要尊重这个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大器晚成或年轻有为都是自己的选择,就像爬山一样,总会有起起伏伏,不可能一直“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个人或组织发展道路,个人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能力特质。自己是属于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还是属于那种激情四射、爆发力十足的人,不同的人适合走的路线是不一样的。有激情的人适合一举成功,也要有突然失败的准备。而持之以恒的人则适合慢热路线。
第二、资源条件。资源条件如何去用,有时也决定了自身的发展道路。如果有先天的好的财富、官方或其他优势条件,个人也可以选择是一次性使用,还是增量使用。不同的资源条件和使用方式也决定了发展路线不同。
第三、风险因素。我们怎么看待风险,每个人的风险承受力如何,其实有时候也决定了个人发展路线。如果一个人或组织敢于冒险,那么这个人或组织往往会经历早年成功,失败也容易的经历;如果一个人是谨小慎微的,那么这个人很适合走稳步发展的路线。
以上三个要素决定了你究竟适合走哪种不同的发展路线。无论什么情况,个人认为带着旁观者的视角冷静看世界,都比身在其中要清楚得多,自然也就更加超然一些,毕竟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场动画。
请思考:你认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