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成功的基础是什么?—“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九十九

持续成功的基础是什么?

更始帝刘玄被杀后,刘秀则举兵攻向洛阳长安。洛阳当时为原来刘玄的部将朱鲔所守,汉大司马吴汉久攻不下,刘秀亲自前来招抚,派人劝降朱鲔。

朱鲔说,原大司徒,刘秀的亲哥哥刘演被我密谋杀害,而且当时劝更始帝刘玄不要放当时是萧王的刘秀去河北。因此我不敢投降,投降必遭毒手。

刘秀听了,哈哈大笑说,要想成大事,岂能顾小怨?朱鲔如果真能来投降,爵禄可以保住,而且肯定不会有诛罚的事情发生。河水在此,我不食言!后来朱鲔投降,刘秀果然宽恕朱鲔,为攻取长安奠定基础。

三国时期,也上演过一出这样的戏。司马懿诈病赚曹爽,趁曹爽兄弟出城,迅速控制京城洛阳。在控制洛阳,掌握兵权后,司马懿又令许允、陈泰出城见曹爽,说他无别事,只为兵权。紧接着又令蒋济作书,令尹大目持书去见曹爽。

司马懿吩咐尹大目说:“你与曹爽关系很厚,你见曹爽,说我和蒋济指洛水为誓,只因兵权之事,别无他意。”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曹爽回来后,被夷灭三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

刘秀和司马懿都是政权开创者,一个遵守诺言,示信于天下;一个违背诺言,铲除异己。最终也都达到了夺取天下的目的。你认为哪种做法更好?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项目和运营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知道,项目是临时性的,追求的成果也是暂时的,因为项目成果没有运营的话,就不能产生持续收益。所以,达成项目成功必须考虑如何运营。

在这一点上,刘秀就比司马懿高明一些。因为他充分考虑了项目成功后如何维持运营的局面,而且有效长期的运营一定需要具有公信力的规则作为基础,否则很难维系。

刘秀就很好地保障了这个公信力基础,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信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基础,有这个规则基础,人心就容易稳定,否则上下猜忌,很容易失控。

而司马懿就没有充分考虑这一点,最高领导人说的话都可以不算,那么下面的人也会纷纷效仿,这样整个国家社会就会陷入失控的危机。

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开启了二百年的稳定局面,尤其是“明章之治”、“永元之隆”使国家国力达到鼎盛。反观晋朝,司马炎开创晋朝后,稳定只维持了11年,就因“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开始了长达298年的五胡十六国及以后的南北朝纷争。

这对我们管理者的启示是,不要因急于获取项目的成功,就忽视运营的持续性基础。作为管理者,需要以身作则,维护公信力基础,否则上下猜忌,不容易控制局面。这一点上,两个朝代以共四百年的历史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值得深思。

请思考:既然信义是管理的基础,那么我们在平常的管理实践中应如何维护信义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