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教育,科学与人文的二重奏

文丨雪峰 · 主播丨萧然

时至今日,整个人类的精神领域分成了两大块:科学与人文。

科学讲究确定性,对认识领域进行切割、分解,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知识,但是对人类命运自身缺乏反思性的能力,它的目光是朝向外在的。而整个人文领域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它通过哲学、文学与艺术滋养着人类的精神状态,回应着人类自身对命运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是一种内向型的思维。

如此这般,内外呼应,科学与人文本应相得益彰,可是当今时代,两者却在不断的分裂中背道而驰。教育就处在这样一个不断撕裂的尴尬境地中。

内观己心,外察世界

教育的本义是由内而外的引发和唤醒,激发人的精神独立,从而完成一种自我教育的使命。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在于传授纯粹的知识,而是传授一种关于生活的艺术进而培养对待生命的审美能力和哲学式的反思。

随着科学主义的大行其道,关于教育的整体性知识被不断地分割成碎片,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被不断消解,科学主义试图通过一种简约化、单一性的知识模块来解决教育中的复杂性问题,这样执意地把复杂事物进行简单切分,然后单方面地加以对待,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成为问题本身,这必然扼制了教育自身理解和反思的能力。一个不能如实面对事物复杂性本质的教育必将导致盲目、轻率和不负责任。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科学主义思维下的教育失却了人与人之间本有的“情感温度”,教育使得学生感到厌倦、沮丧甚至绝望。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而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知识片段”的堆砌;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各自“画地为牢”,拒绝对话,缺少连接和整合;面对问题时,总是千方百计地规避不确定性带来的“无序和矛盾”。

这样一种形式主义的教育无视或掩盖了教育中主体性的、情感的、自由的以及创造性的知识。教育的处境如此尴尬,在科学与人文的“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下,势必呼唤一种“大科学”教育来修复其自身的“偏执、分裂与傲慢”。

启迪多元思维

诗人T·S·艾略特的诗《岩石》中有这样的发问:我们在信息中失去的知识在哪里?我们在知识中失去的智慧在哪里?我们在生活中失去的生命在哪里?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度习惯了科学的认知方式,也一度适应了科学知识带来的便捷性,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愈演愈烈,知识膨胀达到了一种不可控制的境地,海量的信息碎片和知识模块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前所未有地沉浸在一片“知识的海洋”中,可现实的情况却是到处漂浮的“观念浮冰”,彼此隔阂,没有连接,知识被抽离出生活,远离生命的背景,成为一个个孤岛,像一座座“巴别塔”,彼此操持着各自的语言,喧嚣着,手脚比划着,却没有达成一种共同的理解。

或许,这就是诗人艾略特在诗中传递出的教育隐忧,“信息”被快速筛检,进而被打包成格式化的“知识”,“知识”被功利性地鉴别,然后粉饰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智慧”,一切都是如此的顺理成章,可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怅然若失。根本原因在于这环环相扣之间人的真性情的丧失,缺少了一种内在生命的滋养。

知识的生长离不开生活的土壤,知识不是抽离于生活之外,而是以生命本身为背景,投身于复杂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涤荡和洗练,这样的知识才具有真正的“含金量”,因为它饱含生活的真实历练和对生命的真知灼见。知识也只有回归教育的整体性背景,才能成为“点金石”,诗人艾略特笔下的《岩石》也就成了一个会唱歌的精美石头,一种“生态化”的思想也就自然涌现出来。

正心正举

哲学家黑格尔说,真正的思想是能够从中产生行动的力量。“大科学”教育应该给各阶段各等级的教育现况带来一种反思和行动的力量。

小学阶段:孩子的生命意识觉醒,他们拥有着一双惊讶的眼睛和一颗好奇的心灵,整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开放的、自由的、充满创造力的。教育的立场是用心保护好孩子内心怀疑的品质和提问的力量,教育者要用欣赏的眼光接纳,珍视孩子这种探寻世界的力量,逐渐把什么是生命、社会、真善美等生活命题引介给他们,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

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思考变得具有深度和厚度,逻辑思辨能力提升,对世界和生命的认识具有自己朴素的哲思。他们内心渴望一种“对话”,与这个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通过对话的意识,来完成一种矛盾与对立的整合,这也正是青春年少时生命力蓬勃发展的象征。他们需要建立一种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知识建构,以便应对世界对他们的敞开。

大学阶段:处于成年的初期,思维健全,意志坚强,探寻意义,寻找价值,他们是人类丰富精神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应努力培养一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精神风貌,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人类命运与共的信念。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一个构造适恰的头脑胜过一个装满知识的头脑。头脑里如果只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不具备一种自我消化和组织的能力,那么知识就失去了意义,丧失了价值。

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让学生一味地学会接受,而是要培养一种怀疑的精神,对理所当然的思想进行反思,重新审视已知的世界,刺激、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而不是借助简单粗暴的“训斥”来压抑学生求知的渴望。

教师要以一种生命的热忱去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既在科学知识上又在人文领域进行反思和探寻,又能够使得科学与人文滋养身心。

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说过:“教育的任务不是给予学生不断增长的知识,而是在他那里形成一种内部的深刻的状态,一种类似灵魂的聚焦的东西,使他不仅在童年而且在一生中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前进。”

教育最终指向我们的生活,学会生活不仅需要知识,更重要的是把获得的知识转变成智慧,并把智慧再次融入生活之中。真正的生活不是沉沦于各种本能性的欲望与需求之中,而是以一种超越性的姿态完成自我的充分发展,实现一种“诗意地栖居”,这是教育的人文性,同时还需要具有清醒的意识和相互理解的空间,以科学的精神探索人的潜能的发挥。

大科学教育,科学与人文的二重奏,在相映成趣,彼此呼应中直面教育本身的复杂性,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沌走入澄明。

最后,如尼采所说,“我们希望成为我们自己生活的诗人,首先在最细小的事情上做到这一点。”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