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不知道!《圣教序》原碑与拓本单字对照,你能看出多少玄机?
文/牧云轩王百会
愚以为,中国书法之最大遗憾,莫过于书圣王羲之至今真迹不存。
王羲之的徒子徒孙孙孙们,连仅存的有限唐摹本、碑刻拓片的真品都难一睹真容,只好以印刷品摆于案头,顶礼膜拜,遥思书圣翰墨神采。
这时,有一块碑刻显得愈加身份高贵。
它的每一个字,都来自王羲之的真迹。
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抓的皇帝工程。
它是沙门精英怀仁花25年呕心沥血完成的杰作。
大家一定知道了。对!就是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
从书法常识上讲,再好的印刷字帖,也不如拓片;再好的拓片,也不如原碑;再好的碑刻,也不如真迹。
对王羲之而言,圣教序碑——这件最贴近真迹的碑刻尚存,其书法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集王书圣教序碑的故事,百度知道得比我详细得多。
此处省略两千字……呵呵。
到西安碑林,朝拜这块国家级名碑,是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共同心愿。
我也一样。10多年前,我带着面包和矿泉水在碑林里泡了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展室里一边给相机充电一边拍摄这块圣教序碑。记得当时,常有导游领着日本旅游团进来,别的碑不看,只围观此碑,介绍“一字千金”云云。等他们拍照合影结束散去后,我才能抽空隔着玻璃罩,克服反光,十分费力地双手端着相机,一个字一个字拍摄此碑的单字写真。
当时拍了几百个单字不止,但回来后发现质量好的并不多,大多一删了之,只选出还算清晰的一百个字发到了网上。如今网络中的四处流传的圣教序原碑单字写真图片,即出自本人之手。不信查看一下,完整版的第一个字是“百”,最后一个字是“会”,即本人名号是也。呵呵。
很多人看过写真图片后,感叹原碑效果与拓本完全不同,原碑刻字图片更加立体、直观、鲜活。
启功先生曾说过:透过刀锋看笔锋。
近日偷闲选一些原碑写真与字帖中的字对照罗列于此。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相信书法同道们一定会比我看出更多玄机。
拓本是平面的,而原碑是有立体感的。
这种立体感,透着一股提按的力道。
笔划深处,多在转折处,这也是字的发力点。
唐太宗李世民云:“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霞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此圣教序碑,是否真像李世民夸的那样精妙呢?
只看拓本,怕是总要隔上一层。
拓本中“智”字的下部笔路模糊,原碑却一目了然。
再好的碑刻,也禁不住岁月的剥蚀。
漫漶处,拓本无法表达清晰,而原碑尚可察出一点消息。
此圣教序碑,为唐代著名刻碑好手武骑尉朱静藏镌字。
他的名字,已经随此碑一起不朽。
把真迹的神韵最大限度地转移到石头上,朱静藏应该尽全力了。
纸寿千年,这还得精心保存。而石头的寿命显然要长得多。
拓本的走之处,显得呆板。
而原碑显现出应有的流畅感。
拓本的一层纸,有时不如刻字的刀具更接近真迹的神韵。
再精的拓片,也很难保证与碑刻严丝合缝。
“域”字右下一撇,看拓本上轻下重。
而原碑显现的却是重、轻、重的节奏感。
在转折等细节之处,尤其牵丝的表现当然是原碑更清晰。
拓本常常是脱落了这些气息。
临帖时,一直以为“尧”字的第三横是断开的。
当看到原碑时,才看清是连着的。
拓本有时误读不少。
这个“寻”字笔势婀娜。
原碑更能清晰的体现笔势的起伏连贯。
而拓本上半部,明显笔画断开了,少了一气呵成。
“雪”字的第二笔,下笔迅猛呈方头,有明显的下按折锋的动作。
再看拓本,少了许多锐气与硬朗。
优秀的碑刻,明显比拓本更鲜活。
“贤”字起笔的贼毫都真实地刻出来了。
这位刻碑高手,绝对是忠实于原作。
“仙”字看拓本,略显臃肿。
原碑却肌肉感十足,精气神完全不在一个段位。
“武”字拓本表现已经很棒了。
再看原碑,乖乖!一身金石气,闪着金属的光芒。
这种岁月的包浆,拓本能表现得出来吗?
精美的石头真是会说话呀。
“省”字第二笔的起势,看拓本比较模糊。
看了原碑才晓得,这是逆锋起笔的动作。而且很果断。
看看“能”字原碑中的起笔和折笔处,方劲刚健,
传说王羲之下笔“入木三分”。观此字,可见笔力惊人。
王羲之书法“遒媚”,实在是媚易见,遒难得。
“妙”字妙在明显的收放对比。
看原碑,发现女部的中心点是活的,
而少的长撇转笔处,多么轻盈。
不多说了,打住。权作抛砖引玉。
再发一组对比图,相信同道方家自会发现更多玄机。
篇幅所限,只能暂列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