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过去的商都人,都有哪些文娱活动吗?
商都县城是清代由张家口向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传递公文的第七个驿站,故有“七台”之称。
建县前,由于地处边远,人烟稀少,基本上没有文化娱乐活动,人们过着“吃饭干活睡大觉,一年四季没热闹”的单调生活。那时唯一的文娱活动就是城东30公里处一座蒙古族古庙,每年旧历六月十五举行庙会进行祭神,表演古老的民族舞蹈,这对当地汉族来说就是最大的文娱活动。因此每年庙会都吸引着附近百八十里的人们前往观赏。
建县后,城内又相继增加了两个庙会的戏剧演出:一是每年的旧历四月二十八奶奶庙会(奶奶庙位于今印刷厂院内),另一个庙会是每年旧历六月二十四的马王庙会,这个庙会实际上是骡马大会,会址起初在沙河庙(兴和县境内),到1934年由牧畜经纪人集资又在奶奶庙前盖起一座马王庙。两个庙会就这样产生了,每逢庙会都要焚香供神,唱戏助兴。
当时请的戏班多是集宁的张福连戏班。这个戏班是当时乌盟东部唯一的大戏班,能唱晋剧,也能唱京剧和评剧。演员流动性很大,每年冬季停演散班,来年再到外地招聘演员,重新组建,年年如此。因为演员多数不固定,每年监时凑班,所以上演的剧目也不多。
建县初期,除庙会演出外,每年正月十五民众自已串连起业,组成踩高跷、二人台的班子,进行演出。1938年前后全县的戏剧种类多了起来,除大戏外,还有许多文娱班组来商都演出。如北京的落子,蔚县的秧歌,应县的孩儿腔,黄德胜的娃娃戏,阳高、兴和、化德和商都四个县的二人台。你来他往,从县城到农村,不断有文娱活动。大戏班每年到十八顷、四台坊、屯垦队、卯都等较大村庄演出两、三次,多在农闲季节,人们把这叫做“赶台子”。
到1938年以后,除张福连大戏外,又增添了秦五达的大戏,这两个戏班当时齐名。秦五达为人厚道,每到冬季停演期间照常设置大伙房,对生活无着的演员不但管吃管住,而且还给零用钱,所以,戏班不再散伙,到1947年已发展成拥有60多人的大戏班了。(高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