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模详解|普陀区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解析版(含译文)

郑重声明:一模卷讲评是胖胖老师原创的试卷分析,试卷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讲评版资料为公益分享。如需word版本请关注转发本文,并在公众号后台留言“2021普陀,自动回复。转载请注明出处。

由于近期有小伙伴反馈有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并加价销售,本word稿件仅提供查看权限,不提供编辑权限。

文言文翻译文字版:

 (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20分)

①许衡,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传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宾语前置句)”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这样)而已乎?”师大奇(以……为奇)之。稍(逐渐)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省略“于”)徂徕山,始(才)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亲身履行)而力(尽力)(实践、履行)之,言动必揆(度量)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吃)之,衡独危(端正)【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1、危险;危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高。休去倚危栏】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难道)无主乎?”

许衡,怀州河内人。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②寻(不久)居苏门(山名),与枢及窦默相讲习(讲授和学习)。凡经传、子史、礼乐、星历、水利之类,无所不讲,而慨然以道为己任。尝语人曰/纲常不可一日而亡(丢失)于天下/苟(如果)在上者无以任(承担)之/则在下之任也。凡丧祭娶嫁,必徵(引证)于《礼》,以倡(倡导)其乡人,学者浸(逐渐)盛。家贫躬(亲自)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粗劣的食物)菜茹(菜蔬),处(对待)之泰然(安然),讴诵之声闻(省略“于”)户外如金石(钟磬等乐器演奏的音乐)。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定语后置句)。人有所遗(馈赠),一毫弗义(符合礼仪),弗受也。

不久移居苏门,后移居辉县附近之苏门山时,常与姚枢及窦默讨论学问,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不是他们讨论的话题,奋然地把(传播)道义当作自己的任务。许衡曾说:“纲常伦理国家一日不可废,如果在上者不履行,我们一般人也要履行。”凡是婚丧娶嫁,他必定要根据礼法,并以此倡导同乡的人如此做,学习的人逐渐多起来。因为家境贫穷,许衡亲自下田耕作,谷物熟了就吃谷物,谷物不熟就吃糠咽菜,处之泰然自若,朗读诗书的声音传到屋子外就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如果家里财产有余,许衡就把他分给同族人以及贫困的学生。人们如果有所馈赠,只要有一丝一毫不符合礼义,他就不会接受。

③中统元年,召至京师。时王文统以(因为)言利进(举荐,推荐)(被动句)为平章政事,衡言治乱休戚(幸福与祸患),必以义为本,文统患(以……为祸患)之。阿合马领(统领)尚书省六部事,势倾(满)朝野,一时大臣多阿(曲从,迎合)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直言)不少让(退让)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请许衡回京师。当时王文统因为善于搞经济晋升为平章政事。治乱休戚,必以义为本,文统患之许衡认为治国安邦之道休戚与共,必须以义为本,文统忌恨他。阿合马兼管尚书省六部事情,权势远超朝野其他人,一时之间大臣多对他阿谀奉承,许衡每次与他讨论,必定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让步。

④帝欲开(开设)太学,以(之)为国子祭酒。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时所选弟子皆幼稚(儿童),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其为教(施教),因(根据)(觉悟)(来)明善(明确善良),因明(根据事理)以开蔽(消除蒙蔽),相(观察)其动息(动静)以为张弛(拉紧或放松,即确定教育方法)。/课诵少(稍微)(空闲),即习礼,或习书(书法)(算数)。少者则令习进退、应对,/或(有时)射,或投壶,负(失败)者罚读书若干遍。/久之,诸生人人自得(收获)

皇帝想要开设太学,任命许衡兼任国子祭酒。许衡接到任命,高兴地说:“这才是我应当做的事啊。时所选的弟子都还幼小,许衡对待他们如同成人,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进退的礼节,严格得就如同君臣关系。许衡教学顺应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其学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课堂吟诵的空余时间,就让他们学习礼仪,有时练习书法算术。年龄小的就让他们学习进退、应对的礼仪,有的学习射箭,有的练习投壶(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输的处罚读书若干遍。过了一段时间,诸位学生人人自然而然学到很多东西。

……

⑤六月,以(因为)疾请还怀。已而(不久)卒,年七十三。怀人无(无论)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报告人死的消息),皆聚哭。皇庆二年,诏(下命令)从祀(配享,合祭)(于)孔子庙廷。六月,许衡因疾病请求返回家乡怀州。不久去世,年七十三。怀州人无论富贵贫贱年轻年长,都哭拜于许衡灵前。四方学者听到许衡去世的消息,都聚在一起失声痛哭。皇庆二年,皇上下诏与孔子一道受祭祀于庙廷。

(节选自《元史》)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

玉立斋记

(宋)杨万里

零陵法曹厅事之前,逾(穿过)街不十步,有竹林焉(于之)。美秀而茂,予甚爱之。欲不问主人而观者屡(多次)矣,辄(总是)不果(没有结果)。或曰:“此地所谓美秀而茂者,非谓有美竹之谓也,有良士之谓也。”予闻之,喜且疑。竹之爱,士之得,天下孰(谁)不喜也,独(只)予乎哉?然予宦游(为求做官而出外奔走)于此几年矣,其人士不尽识也,而其良者独(难道)不尽识乎?予欲不疑而不得(能够)也。

【写欲观赏邻家美竹而未果,听闻邻人是良士而有疑,设置了悬念。】

在零陵法曹官署的门前,穿过街道不到十步远,有一片竹林,长得秀美茂盛,我很喜欢这片竹林。我多次想不过问主人就径直去参观,却一直未能成行。有人说:“此处所说的秀美茂盛,不是指茂美的竹子,而是指贤良之士。”我听了之后,又是欣喜又是疑惑。有修竹可喜欢,有良士可结交,普天之下有谁不欣喜若狂,难道只有我吗?然而我在此地为官已有多年,对其间一般的名士不敢说都认识,但对其中的佼佼者难道还没认全吗?我对竹林主人的疑惑一直没消除。

今年春二月四日,代者①将至,避正堂(听政大堂)以出,假(借)屋以居,得之,盖竹林之前之斋舍也。主人来见,唐其姓,德明其字。日与之语(交谈),于是乎喜与前日同,而疑与前日异。其为人,庄静而端直,非有闻(见闻)于道,其学能尔(这样)乎!有士如此,而予也居久而识之,斯(这)谁之过(过错)也?以(凭借)其耳目之所及,而遂以为无不及,予之过独(难道)失士也欤哉!

【写即将卸任才结识唐德明,“失士”的反思更体现出唐德明庄静端直、不招摇的品性。】

今年春的二月四日,接替我职务的官员即将到零陵,我要让出衙署,只好暂借房子来住,借到一间,就是那片竹林前面的一间房舍。主人赶来见面,此人姓唐,字德明。每天与他交谈,于是与他结交的欣喜与前些时候相同,只是又有了新的疑虑。唐德明为人,庄重沉静而正直不阿,如果不是深明正道常理,唐德明的学识能这样深厚吗!身边有这样的有德之士,而我却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才结识他,这是谁的过错呢?完全凭据自己的耳闻目见来识人,就自以为没有不认识的,这是我的错啊,我差点失去了结交有德之士的机会!

德明迨(等到)(空闲),与予登其竹后之一斋。不下万竹,顾(环顾)而乐之,笑谓德明曰:“此非所谓'抗节(坚守节操)玉立(坚贞不屈)’者□?”因以“玉立”名(命名)之。而遂言曰:“世言无知(知识)者,必曰'草木’。今语人曰'汝草木也’,则艴然(恼怒的样子)而不悦。此竹也,所谓草木也非耶?然其生,则草木也;其德,则(却)非草木也。不为雨露而欣,不为霜雪而悲,非以(因为)其有立(有节操)(缘故)耶?世之君子,孰(谁)不曰:'我有立也,我能临(面对)大事而不动,我能遇大难而不变。’然视其步武而徐数(算计)之,小利不能不(奔赴),小害不能不(离开)。问之,则曰:'小节不足(值得)立也,我将待其大者焉!’其人则(是)不愧也,而草木不为(替)之愧乎?”德明负(凭借)其有,深藏而不市,遇朋友有过,面(当面)(指责)之,退无一言。平居(平时)奋然(愤激貌))有愤(愤恨)(世道)(憎恶)(邪恶,不正)之心,其所立莫量(估量)也。

【登斋观竹,通过“玉立斋”的命名及相关议论,一面托物喻人,赞扬友人抗节玉立的高洁品行,另一面讽刺那些言行不一、沽名钓誉的假君子不如草木,更反衬出君子修竹般品质的可贵。】

唐德明等到有空闲,与我登上那竹林后面的一间屋子。竹子不下万根,环顾四周,心里十分高兴,笑着对唐德明说:“这些竹子难道不就是人们所说的'抗节玉立(坚贞不屈,操守坚定)’吗?”因此以“玉立”来命名。我接着说道:“世人说别人不明事理,必定说'你就是一根草木’;现在对人说'你真是一根草木’,对方就会勃然大怒。这些竹子,难道不是人们所说的草木吗?然而竹子生长着,其形态是草木;它的精神品德,却不是草木。不因为雨露滋润而欢欣,不因为霜雪摧残而悲伤,这难道不是因为竹子能坚守节操的缘故吗?世上的所谓君子,哪个不是自诩:'我能坚守节操,我能临大事而不动,我能遇大难而不变。’然而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总是从容算计着,蝇头小利是一定要追求的,哪怕是一点点危险也要躲开。责问他,还大言不惭地说:'小的节操不值得坚守,我将等到有大的节操再来坚守!’这些人真是毫无羞愧之心,而那些具有竹子般品格的真正的君子难道不替他们羞愧吗?”唐德明拥有满腹才学,却深藏不露,从不炫耀,遇到朋友有过错时,就当面指责,回来后就再不议论别人。平时总是愤恨社会不公,憎恶世人邪曲,他的高尚节操真是不可限量啊。

吾既观竹夜归,顾(回头)谓德明曰:“后有登斯(这)斋者,为(替)我问曰,人观竹耶?竹观人耶?”隆兴元年,庐陵杨万里记。

【最后用“人观竹耶?竹观人耶?”的问话结束全篇,人竹互衬,饶有趣味】

我观赏完竹林后,天已黑了,准备回房,回头对唐德明说:“如果再有登上这屋子的人,替我问一问,是以人观照竹子呢?还是以竹子观照人呢?”隆兴元年,庐陵杨万里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