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胎教(中医)
最好的胎教:1、妈妈保持一颗恬静愉快的心情,怡情悦性,这是胎教的静养主旨,这么做,为胎儿提供了一个爱心、愉悦做成的子宫环境,是优生学上的环境促进,是有利于胎儿大脑细胞数量发育的。
2、适宜的居住环境。这有助于孕母情绪稳定,有利于孕母的身体健康,因而更利于胎教。孕母居室的要求,首先是安静舒适、阳光充足,通风透气。其实是保持适合的温度和湿度。三是居室的色彩搭配,应以孕母所喜为宜。四是居室的设施要安全、方便。
现在的家电多,电子污染、强电磁场的干扰、强节奏音乐对胎儿大脑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
胎教最早的文字记载于《大戴礼记》,载有周文王之母善于胎教的经验。好在怀妊文王时“目不视恶色,耳不闻淫声,口不出敖言“。这位品行”端一诚庄,惟德之行“的妇人,生的文王自幼聪明正直,成为一代明君,”教一而知百“,活到92岁。之后《诸病源候教论》说:”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从不边,立不䅿,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

目前,早期教育的概念已由婴幼儿追朔到胎儿时期,许多准父母已意识到胎教的重要性,胎教书籍、资料层出不穷,鱼龙混杂,令人莫衷一是。胎教作为早期教育的一段重要时期,其施教时间、内容及方式必须符合胎儿的生长发展规律,科学胎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相反,可能会伤害胎儿。
误区一:有的准妈妈把随身听、录音机放在肚子上,让胎儿直接“听”音乐,这是非常荒谬的。正确的音乐胎教,应该让录音机的传声器离肚皮2厘米左右,不要直接放在肚皮上;音乐应以圆润的旋律为主,不要听一些音频过高、刺耳的迪斯科之类的舞曲;音量不要超过85分贝。最好选一些圆舞曲、生命交响曲等轻柔优美舒缓音乐,间接让胎儿听,这样对孕妇、对胎儿才都有好处。直接将录音机放在肚皮上,会严重损害胎儿的听力神经,造成新生儿出生后先天性耳聋。
误区二:脑电科学研究表明,胎儿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才能具备,到胎儿8个月时才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大脑皮层区域才有了各自特殊的功能,指挥胎儿听、嗅、发音等器官的活动,并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使得对胎儿实施相应的有规律的教育成为可能。据胎儿研究工作者研究证实,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就已有了听觉记忆。所以,胎教的最好时间应选在胎儿8个月(孕32周)以后。
误区三:其实胎儿和大人一样是有作息时间的,我们要定时给胎儿听,这样会给胎儿形成一个作息时间,胎儿到某一时间自动会觉醒,根据胎儿的睡眠觉醒规律,本机在胎教持续时间的控制上,采取了随孕周逐步增加的模式,在26孕周时,设定的播放持续时间为5分钟,随后每个孕周播放时间增加1-2分钟。到36孕周时,播放持续时间设定为15分钟,以后不再增加。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本机的胎教过程不会对胎儿造成 过度的干扰。

误区四:依赖音像资料就可以做好胎教如上所述,胎儿在妊娠末期只会有一定的听觉记忆,且此时胎儿的检测、辨别和定位等基本听觉能力还极为有限,只能对语言和音乐两种听觉刺激进行初步的感知和信息加工;语言胎教方面: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由于胎儿早期特殊接触经验的影响,胎儿对言语的偏好甚于非言语,对母亲声音的偏好甚于陌生人的声音,对母语的偏好甚于另一种语言,对某种熟悉的言语刺激的偏好甚于不熟悉的言语刺激。
胎教实施过程中主要须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胎教要适时适量。要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一定要选择胎儿觉醒时进行胎教,且每次不超过10分钟;
第二,胎教要有规律性。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出生后再认,为其它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