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通胀是一剂麻醉剂(解读李俊慧第三季95-98)
货币理论大师弗里德曼一向主张政府要管制通胀,但他认为5%以内的通胀是好事,是经济润滑剂。从事实上来看,这个说法没有错,搞点小通胀确实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也是西方政府普遍的做法。然而,从货币理论的角度来看,这是毫无道理的。货币理论认为,通胀通缩都不好,货币是一把尺,不应该可长可短。理论与事实违背,第一我们要考虑是不是理论错了,第二要考虑是不是观察错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
三国的刘备据说是个厚道人,但厚道人做过不厚道的事。刘备攻取西川时下了命令,说打下成都后所有财务全部奖励将士,自己分文不取。结果巨额奖金导致财政困难,承诺无法兑现,于是军纪出现混乱,士兵们只要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拿,连武器都给你熔了。最后刘备为了能发奖金,大搞货币贬值,此事成为刘备一生中不多的污点之一。
那么,假如放到现代,有这么一个情境。政府因为错误的激励机制,导致某一批人要领超出自己贡献的钱,那么政府是不是可以复刻当年刘备的做法,从而减少损失呢?
这个情境存在,那就是工会的租值蚕食。工会要求工人不论经济好坏,工资都要上涨,企业无法灵活下调工资,怎么办?政府就让你涨,但是你一边涨,我一边把货币贬值了,那不就等于没涨吗?
所以说太阳底下无新事,你们能想到的,古人早就想到了,而且这事可不是屠城百万的曹孟德干的,是仁义布天下的刘玄德干的。说明利用通胀“曲线救国”,在保持名义工资上涨的同时,悄悄降低真实工资,这种做法跟政府良心好坏是没关系的。
然而,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这只是政府用欺骗的手段隐瞒了真实工资不涨的事实,并不是把工会造成危害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了。
所以说,温和通胀只是一剂麻醉剂。
如果政府一直用温和通胀去隐瞒真相,根本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结果会如何?答案是:滞胀(就是这两个字,不是错别字)!
劳动者们起初会以为自己的工资涨了,但他们迟早会发现,所有的物价都涨了,自己的真实工资根本没有涨,只是名义工资涨了。当他们意识到这点时,就会要求继续加工资,直至要求工资要自动随着通胀率调整,此时失业率又会上升。
那样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当然是通胀不停的搞,经济原地踏步,这就是滞胀。
凯恩斯有句名言,“长期我们都死了”,所以他不管滞胀,反正他看不见了,只要把眼前的困难蒙混过关就行。但治国肯定不能这么考虑问题,经济学家是无所谓的,可是国家一把手是必须要考虑子孙后代的,不能混一天算一天。要是国家一把手也跟经济学家一样“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那要是哪天真的洪水滔天了,你的棺材还能不能保住就成问题了。历代皇帝的皇陵就没有完整的,不是炸开的就是盗过的,这还算好的,不好的还有死后被人从坟墓里拖出来的。你还敢只管身前,不管死后洪水滔天吗?
所以温和通胀不但是麻醉剂,而且还是毒品,少量用可以当麻醉用,大量用可以要人命。真正的治本之道是什么呢?当然是不要去用货币政策去麻痹自己,而是通过制度改革扭转局面,具体参见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早有学霸做了题目,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