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与用方(45)越鞠丸证舌苔多浊腻

(0)

相关推荐

  • 常见眩晕要辨证,国医大师熊继柏这样治!

    一.历代医家对眩晕认识 眩晕病证,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或"眩冒".<内经>认为眩晕以虚为主. 汉代张仲景则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 ...

  • 口酸

    ​ [辨证论治] 1.肝热口酸 症状:口酸口苦,胸胁满痛,性急易怒或面赤眩晕,心中懊侬,大便干,小溲黄,舌苔薄黄,质偏红,脉弦稍数.本症乃属肝有实热或因情志抑郁化火生热,或因邪热蕴于肝胆,酸为木之味 ...

  • 读方与用方(41)越鞠丸证的病位

    越鞠丸证的病位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越鞠丸证的病位在哪里?换句话说,六郁证的主要病位在哪里? "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quo ...

  • 读方与用方(77)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淋证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淋证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读<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见张老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 五淋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 ...

  • 读方与用方(76)小柴胡汤治疗饮证

    小柴胡汤治疗饮证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小柴胡汤具有调整气机升降出入之效,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气郁证.小柴胡汤可以治疗"热入血室",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月经 ...

  • 读方与用方(7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里证

    高建忠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

  • 读方与用方(64)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而第97条似专为解释96条而设. 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 ...

  • 读方与用方(63)小柴胡汤证抓主症

    高建忠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小柴胡汤证的主症,依据<伤寒论>第263条和第96条,可以概括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临床上,我们可以见到表现典型的 ...

  • 读方与用方(61)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柴胡证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病证无论在表或在里,只要有小柴胡汤见症,哪 ...

  • 读方与用方(47)小青龙汤证主症是咳

    小青龙汤证主症是咳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主症是"干呕.发热而咳".如果把"而&qu ...

  • 读方与用方(46)小青龙汤证的病机

    小青龙汤证的病机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