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盒马同台对阵5个月,传统菜贩输了吗?这三种新活法够励志…

作者:李晔 栾吟之

上海传统菜贩痛则思变,已经有了N种新活法。

这年头,菜贩愈发不好当了。

五六年前,生鲜电商初崛起,线下菜场流失大批顾客;疫情又是一拨助推,互联网买菜心智在更多人群中加速建立;再然后是去年底,社区团购巨头逐鹿,所谓“仙人打架、凡人遭殃”,传统菜贩雪上加霜,其“饭碗不保”成舆论热议。

但行至水穷,坐看云起。记者近期一番调查后发现,上海传统菜贩痛则思变,已经有了N种励志新活法。

对手杀到家门口,才知自己多优秀

浦东高行镇,方姐卖了25年猪肉。

5个月前,她所在的浦东华高菜市场迎来盒马入驻,那可是传统菜贩的劲敌啊!方姐一度强烈抵触,但同场竞赛迄今,她作为菜场最大肉摊摊主的地位似乎并未被撼动。

2018年底,1300平方米的华高菜市场一楼启动改造,让出800平方米面积,主动引入盒马Mini。听闻这一“坏消息”,方姐跟着其他经营户一齐反对,有人甚至扬言盒马一开张就去堵门。

但结果,叫声最大的菜贩,大多成了首批续签两年合约的经营户,方姐也在其中。她喉咙虽响,底气还是有的,她自觉,论卖肉生意经,她不比互联网的算法逊色。

她的绝活在于,还没等顾客开口,顾客要啥部位的肉、要多少的量,她只要眼神一扫,便猜得十之八九。

她说,这种识人术,不就是互联网所谓“用户画像”嘛!

因为要给盒马Mini腾地方,菜场对原经营户实行择优留用,最终约40%留了下来。去年下半年,菜场改造完毕,传统菜贩先行营业,“贴隔壁”的盒马则于去年底开张。

与劲敌同一屋檐下,迄今5个月的较量,方姐的老顾客基本没流失,反而黏性更足。有些顾客明知一拐弯就是刷脸支付的盒马,仍习惯去方姐那儿。“因为她会猜到我心坎里,会给出推荐吃法,照她说的做准没错。”一位55岁的顾客如此评价方姐。

考虑到不少老上海人偏爱熬猪油,方姐会贴心备好大肥肉,与盒马形成差异化竞争,甚至还巧用对手资源,形成自己一项特色服务——她不时会去隔壁打探军情,看哪款商品有超高性价比,寻思着能否与自家的肉搭配,随后再介绍给顾客。“比如前阵子,盒马家的笋真心便宜,我就推荐顾客做红烧肉炒笋或小排骨笋汤,顾客乐呵呵地去隔壁家买。”

在此驻守经营23年的豆制品摊贩刘强也很笃定。一切如他所料,原先的老年客户基本没少,因为在他这里,顾客可以“要多少就切多少”。

不过,刘强曾担心“留不住”的中年顾客的确走了一些。但短暂失落后,他又收获惊喜,“隔壁盒马给我们导来了年轻人,他们下班后就喜欢来我们这里兜兜转转,眼神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面对这些全新客群,刘强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展示其“一刀准”的功夫、抹个零的大度。他明显感到,传统菜场里挑挑拣拣、货比三家、可讲价的乐趣,以及斩大骨、刮鱼鳞、灌肉肠、修拉链、换锅盖等烟火气,能帮助年轻人减缓压力,感受到平淡生活的乐趣。

刘强由此庆幸,“若不是对手杀到家门口,你哪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外界所担心的对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在华高菜场压根就没发生过,双方不仅各自安好,还相互成就了增量。菜场业主方上海悦圣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建美透露,而今每天进入传统菜场的客流量,较改造前至少有10%的增长;客单价在改造前不足30元,现在超过36元;更亮眼的是营业时间,以前菜场到下午6时就关门了,如今盒马引来的年轻人,下班、周末都要来逛,“尤其周五、周六,晚上10时都关不了门。”

原地转型“两栖菜贩”,终于不焦虑了

地处徐汇桂林西街的康五菜市场,山东籍菜贩邱良保终于不焦虑了。

上月,菜场来了互联网大咖,把康五菜市场整体搬上了网,又手把手地教经营户们如何操作APP界面,核心就在“维护库存和价格”“提现”及“扫码交货”三大功能。

此前从不懂线上经营的邱良保只用了半天就学会了。靠着现学的技能,一个月下来,她在线上已完成百余订单。这成了她实体摊位销量以外的纯增量。

邱良保不敢怠慢任何一个线上订单

如此赋能,来自京东。京东委托了一家软件公司开发“数字中台”,录入康五菜场所有商户的商品品类、库存、销售价格等信息,形成线上“孪生菜场”。菜场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顾客,但凡打开京东APP,就能被推送“康五生鲜旗舰店”。为帮助菜贩就地转型,软件公司还派驻一名分拣员兼系统管理员长期驻扎菜市场。

摊主端的手机应用简单易学

京东此举的核心逻辑,在于不跟实体菜场抢生意。

蔬菜摊摊主胡杨飞而今不再是数字化“小白”。他身在菜场,却不时趁着服务线下顾客的间隙,及时处理线上订单。“上线1个月了,现在每天总有10单左右,顾客下单后,我就负责打包,等分拣员来取货就行,再由京东旗下达达快送小哥送到用户家。我们一点不麻烦。”

线上线下顾两端,胡杨飞忙并快乐着

记者了解到,康五菜场线上店的产品价格,比线下贵10%-20%,满39元免配送费。

对于线上顾客,邱良保全然不敢怠慢。“线上顾客不能亲手挑菜,所以我必须替他们精挑细选,才能吸引他们再来买。用互联网时髦话,那叫复购。”

卖豆腐的王侠,算得上是转型线上线下“两栖菜贩”中的战斗机,接入京东线上渠道以来,他的豆腐的线上销量已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这其中有门道。王侠说:“此前也曾卖不动,后来听了驻场管理员的建议,线上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规格偏好更小,分量以一人食、核心小家庭为主,所以我调整了线上售卖规格,生意果然好起来。”

据悉,到6月底,上海会有300家传统菜场会像康五一样,实现数字化原地升级。

康五菜市场正在为网店拉新

把海鲜档口搬上网,菜贩变带货达人

还有一些菜贩勇气可嘉,已开始直播卖货。

比如85后湖南妹子张颂,2010年起做进口水产生意,主要供给宾馆、单位。3年前,她把档口直接开到拼多多,创建“寰球渔市”,走上电商路,对着镜头做直播。

张颂曾凌晨3时抱着孩子考察澳大利亚墨尔本海鲜市场

摸透供应链,是她投身电商最大动力。传统进口水产模式链路冗长,从海外养殖户开始,至少要经历5道环节才能抵达终端消费者,各道环节加价幅度在5%-20%。张颂直接考察了海外源头海鲜市场,搭建出“渔船/养殖户→电商→C端消费者”的进口水产直采链路。由此一来,普通家庭吃两顿进口生鲜的价格,其实跟平时吃两顿国产鱼虾别无二致。

张颂觉得,线下档口有局限,转战线上,发挥空间很大。

线上,有更丰富呈现。海鲜捕捞上来后,在捕捞船上直接急冻和标准化,每只虾被分成不同规格,分门按序摆放,这些流程连同捕捞船和海域实景照片等,都能完整呈现于网店商品介绍中。

线上,能更精准、广泛地获客。在电商平台,“店小二”会帮助商家寻找精准人群。电商平台的算法逻辑是,经常购买食材的家庭主妇、热衷添置厨房用具的人群,他们都极有可能对平价进口生鲜感兴趣。利用拼多多分布式人工智能,商品得以直接触达潜在用户,效率更高。另外,张颂做线下水产生意时,触达的客户只局限于上海范围,但玩转电商后发现,甘肃、新疆等偏远地区,以及离海很远的县城用户订单增长飞快。

线上,还有更直接有效的带货方式。去年疫情期间,张颂见识到直播卖货的威力,许多海鲜卖到断货,店铺粉丝数量增10万。 张颂自己也化身主播,并特意辟出一间办公室当直播间,在员工中发掘有主播潜质的年轻人。有意思的是,一名颜值并不算出众的业务能手不经意间走红,那姑娘“人狠话不多”,面对直播镜头,张口就是一连串专业术语,看到网友们“不专业”的提问,她总忍不住犀利“回怼”,而且几乎不露笑容。不走寻常路的专业科普和高冷范,偏偏收获了一大群粉丝,订单转化率很高。

这几天,张颂又升级了直播玩法,进行一场“产地溯源直播”。趁着最近小龙虾上市季,拼多多百亿补贴与寰球渔市联名直播带货潢川生态小龙虾产品,从早上7时开始连续播14个小时,把摄像机架设到“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小龙虾交易市场和当地餐厅等,让网友们直观地看到虾农捕捞等镜头。

寰球渔市的小龙虾溯源直播

而今,张颂的网店排名拼多多虾类销量第一,而张颂本人,这位曾在深夜3时还抱着3岁女儿考察墨尔本海鲜市场的前传统菜贩,也完成了向互联网带货达人的蜕变。

就在记者要完成对上海传统菜贩转型故事的梳理时,主动引入盒马的华高菜市场业主方吴建美又发来一个好消息——其菜场数十经营户,近期对网络卖菜竟开始跃跃欲试,主动提出,“人家盒马能网络卖菜,我们为啥不行?”

于是吴建美积极张罗,找到京东方面,商讨“数字菜场”事宜,争取下月把华高菜市场搬上网,让经营户得以经营线上、线下两份事业。

华高菜市场的菜贩子已经开始招揽美团生意

如此励志的菜贩,都率先出现在上海,他们未来可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