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恋到底是自然发生还是人工诱发?

现在的社会新闻里,再也看不到纯美的爱情了。时间迅疾,年代更迭,琼瑶阿姨的《窗外》之后,文学作品里,也已找不到懵懂初恋的羞涩与美好。而影像作品,更是在删减与未删减的炒作中落幕,那些年轻的爱情,究竟何去何从,已无从知晓了。

但《我心雀跃》还是想将时间线拉回那个一递眼神内心便兵荒马乱起来的年代,课堂上看到新女老师目瞪口呆的男生,与男老师不期而遇时心如鹿撞的女生,在这个故事里,都不在躲闪观众的目光,导演甚至让男生偷偷拉票想做漂亮女教师的课代表,让女生偷偷闯进美术老师的办公室——这些青春时期的经历带着时代烙印,终于走在阳光之下,而导演的表现,更能看见融于其中的悸动心情,仿佛像遇见并闯回自己的青春记忆一样。

其实,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的价值所在——对于“师生恋”的解禁,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师生恋情一直被家长视为洪水猛兽,即使在社会话题中,亦属于异端——即使如法国总统和他的妻子,最开始的爱情同样不为家人与社会所包容——以致在所有华语影像作品中销声匿迹,不信你去百度师生恋电影,内陆作品寥寥,而高中时代的,恐怕就是有你也看不到。

但《我心雀跃》并只是将故事聚焦在“师生恋”上,它更多的是在试图探讨这种青春未满时期的爱情到底是自然发生还是人工诱发,这一点特别有意思——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那种在心里圈养一千只小鹿的年纪,也曾经在那个年纪里被触发了极致浪漫的爱情梦想,但或许到现在也无法明白,这种情感的产生,到底是怎么来的,又到底是怎么没的。

影片用了大量的符号来象征这一时期的感情与心:窗外的雨、挂满屋顶的霓虹灯串,橱窗里的彩色玻璃瓶,还有映照被T恤紧裹的含苞待放身体的镜子,水箱里孤独游来游去的鱼,笼子里覆羽耸立尾羽上翘的大鸨,还有床上彻夜难眠翻来覆去的人,都在写意着那个时代少年男女的心境。

但越是多的符号涌入,越是难以从一个清晰的逻辑中找到情感的落脚,也越是怀疑彼时那浓烈的期待和憧憬是身体内分泌的缘故,还是来自潜移默化的他人影响——或者,年龄的错层造成对世界的认知,在彼此身上产生了互为吸引的心理效应——美术老师邹野教高二的女生刘唯唯制作画册,同时白布遮掩下未完成的画作又使之充满好奇,好奇与崇拜绝对是少女的天敌,一旦遇上,无不甘愿被俘。当然,漂亮而又充满成熟气质的女教师绝对是少男杀手,遇上,便是死路一条。

其实,《我心雀跃》是一次重返17岁心灵的冒险,在玩一场“报告老师,我喜欢你”的游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