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精品赏析:华丽的错金银

我国古代在春秋战国之前,青铜器是礼制与贵族等级制度的具体体现物,青铜器的大小件数因不同地位而分不同的等级。这种等级制度随着周室王朝的衰退而没落,到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在全国已土崩瓦解,各诸侯国开始了争霸的局面。

随着青铜铸造作坊在各诸侯地的广泛分布,青铜器的铸造亦在各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春秋中后期,青铜器的产品种类得到了增加,青铜器的造型纹饰更是别致精湛。青铜器的错金银工艺更是创始于此时期。

错金银团花纹流鼎 战国

 青铜器的错金银装饰工艺是利用金、银良好的塑性和鲜明的色泽,锻制成金银丝或金银片,嵌在青铜器物表面预留的凹槽内,形成文字或纹饰图案的工艺,从而增加了器物的视觉冲击效果,增添了器物的华丽,由于工艺复杂耗资巨大,在古代错金银青铜器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

错金银团花纹流鼎 战国

 今天介绍的错金银团花流鼎铸造于战国时期,1979年出土于河南洛阳,整体器型为扁球形体,盖的中央有铺首衔环,附耳,一侧带有流,难能可贵的是其蹄足、盖、腹饰、盖缘,耳、分别用错金银工艺饰有四瓣花纹与云纹,加上其整体器型庄重古朴,虽历经两千余年,其错金银工艺保存完好,颜色突出,仍不失其往日的端庄华丽,无不体现了我国古代技艺的精湛。目前此器物收藏于洛阳博物馆。文章来自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鉴定可咨询。

     文章来自:想得到真实答案就去中历的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为第三方专业鉴定平台。专注于:瓷器、铜器,钱币,陨石、玉器、石类等各类收藏品鉴定服务。过程公开透明,藏家可全程参与。采用传统眼学鉴定或物品成分分析辅助眼学综合鉴定方式。鉴定结果客观公正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0)

相关推荐

  • 鬼斧神工的古代错金银

    金银错工艺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金银错对图案线条的艺术要求极高,金银错青铜器多用几何纹装饰,其中的云纹象征高升和如意,在古代错金银 ...

  • 《收藏家》|中国古代青铜嵌错工艺的技术源流与审美特征

    <收藏家> 2021年全年杂志订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 藏家微店 享八折优惠 特别关注 中国古代青铜嵌错工艺的 技术源流与审美特征 翟胜利 嵌错是中国古代青 ...

  • 错金银-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巅峰之作

    木雕鉴赏 快来加入我们吧!传播木雕木文化知识.普及木材鉴赏要点,以及最专业的木雕木匠工艺素材分享,全方位资源共享平台. 木雕鉴赏 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 ...

  • 战国错金银立鸟几何纹尊:南博青铜器巡礼之四

    国内外名家名作,尽在雕刻大师! 战国错金银立鸟几何纹尊 南博青铜器巡礼之四 南京博物院座落于风景秀美的紫金山南麓.1933年,在蔡元培先生的积极倡议下,南京博物院的前身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成立,到今年 ...

  • 金铜生辉:青铜器上的错金银

    如果说, 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代表, 那么错金银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伟大的巅峰创作. 错金银工艺是用两种金属, 以不同光泽显现花纹的工艺. 错金银工艺在青铜饰件上的运用, 始于春秋中期, 盛行于战国. ...

  • 青铜器的错金银工艺,它到底“错”在哪里?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茶友会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 ...

  • 甲骨文上的辉煌(八)--中国黑白陶器精品赏析

    '陶器'是伴随人类社会时间最久的手工艺制品,早在中华文明起源之初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学会了烧造和使用陶器,极大提升了先民的生活质量,而从陶器中孕育出的瓷器甚至成为了中国在海外的代名词.陶器古朴.瓷 ...

  • 陕西关中出土汉代古玉精品赏析

    陕西关中出土汉代古玉精品赏析 古代艺术  陕西关中地区是西汉王朝政权所在地,西汉一代的11座帝陵分布在关中咸阳塬上和西安市东郊,西汉王朝众多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死后,也陪葬在帝陵陵园及其附近,虽然西汉 ...

  • 明代100幅山水精品赏析(第一辑)

    导语: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一饱眼福 ...

  •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下)

    德化白瓷胎质致密.明代烧造的白釉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晶莹如玉,被誉称为"中国白"."象牙白".清代除烧白瓷外,还烧制青花与彩绘瓷器.德化窑产品精美, ...

  • 精品赏析 || 父亲心中的家园/轩诚播读(第621期C)

    文:王凤国 诵:梁轩诚 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终于攒足了钱,决定盖一座小洋楼.当然,我们村大都盖起了小洋楼,对村人而言,不再是什么稀罕事,但对辛苦大半辈子的我们来说,仍是激动和兴奋的事情. 这天,父亲早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