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惠渠——比林县红旗渠还要早修建3年的“天河”
在大秦岭深处的洛南县保安镇对面的悬崖峭壁之上,蜿蜒盘曲着一条长63公里、宽深各1.7米的人工“天河”,这条“天河”就是被洛南百姓誉之为“生命线”的洛惠渠。洛惠渠比林县红旗渠还要早修建3年。“苦瓜梁塬黄柏川,人畜饮水都困难,天旱塬上干瞪眼,雨涝冲刷不得安。”这是农民诗人白学清对当时40里梁塬百姓苦难生活真实的写照。“苦瓜梁塬黄柏川,吃水更比吃油难”。洛南梁塬丘陵起伏连绵四十余里,沟壑纵横,素有“四十里梁塬七十二洼”之称,自古却是个干旱塬,几千年来,梁塬群众饱受无水之苦。由于缺水,日常吃水全靠涝池蓄集雨水。每年庄稼收成只能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百姓苦不堪言。每逢干旱的年月,村民们往往成群结队担着水桶到洛河挑水,人们行走在曲折的山沟小路上,一晌子往往只能挑一两回水。那时没有铁桶、塑料桶,用的都是木桶,有时一不小心被石头撞着,水就不停地漏掉,等担到家里时,一担水所剩无几。在挑水的路上,人们像守护风中的火苗一样守护着桶里的水,生怕有一滴洒掉。提起吃水的艰难,永丰镇白塬村70岁的董彦明老人回忆说,有年天大旱,白塬三小伙相约去15里外的洛河担水,一早上才担回两担水,在第二担水快到家门时,一小伙水担断了,两桶水白花花的全泼在了地上,悔恨之余,小伙子忍受不了这种活法,回家竟悬梁自尽了。生活的苦愁,没有水的苦焦,已经将人的精神压垮。民谣“四十里梁塬黄柏川,有女不嫁苦梁塬”高度地概括了当时生活的艰难。40里梁塬,那时候下个雨让百姓比过年过节还高兴。四十里梁塬视水如金,庄稼年年欠收,然而塬下浩浩荡荡的洛河水却自西北向东南白白流去,梁塬百姓只能眼巴巴的望水兴叹,无可奈何,“洛州有水不浇田,流到河南浇竹园”。在岁月的煎熬中,梁塬人期盼着要是有一天,洛水上梁塬,旱地变水田那该多好呀!
“苦瓜梁塬黄柏川,人畜饮水都困难,天旱塬上干瞪眼,雨涝冲刷不得安。”这是农民诗人白学清对当时40里梁塬百姓苦难生活真实的写照。
洛惠渠总干渠长79公里,沿渠流域16万人口饮用;当年三线大建设,隐匿在秦岭大深山、尔后搬走了的军工企业,也是靠这条渠的水生产生活的,洛惠渠流域浇灌面积5万多亩。
洛惠渠是洛南人改变县域经济面貌的壮举。现在,洛南县城3万居民的饮用水、部分乡镇的人畜用水、4万多亩耕地的灌溉均依靠洛惠渠。洛惠渠使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洛南县拥有了10万亩水浇地,成为商洛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县。秦岭及其余脉为洛南提供了令商洛其他县(区)羡慕的黄土地,耕地总面积一度达60多万亩,退耕还林后仍有48万亩,被誉为"商洛粮仓"。
这里两山相抱,似个瓶口,仅30多米宽,公路贴山脚而过。奔流的河水冲出瓶口前,河面仅10余米。1958年,洛南人拿着铁锹、铁镐,历时一年建闸门,沿着山腰劈山凿岭、架设渡槽,修起了这条引水渠。洛惠渠的干渠、支渠总长63公里,其中盘山渠道22公里长,比红旗渠早开凿3年。我们从县城到保安镇,一路上可见到半山上宛若一条彩带的洛惠渠,这是洛南人的"生命线"。特别是梁塬下游建起的两个水厂,保证了原来"人畜饮水都困难"的旱塬变成了"永不停水"的水塬。
洛惠渠的历史上最不能忘记的两个人:
张东(1923-1976)又名锡贤、维东,丹凤县人。民国27年(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至1961年,任洛南县县长。为了解决40里梁塬的缺水问题,张东带水利技术人员进行勘测,提出修建洛惠渠的初步方案,后得到省上肯定。1958年,洛惠渠工程开工,张东亲任战斗团团长,与群众苦战一年多,1959年12月洛惠渠通水后,张又抓了渠系配套、土地平整工作。离任时,40里梁塬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万亩。
曹建民,洛南县原水利局局长,修建洛惠渠指挥部支部书记兼技术总负责,就是靠着他的勘查和设计,洛惠渠才得以顺利建设并圆满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