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善业之口业四种

我们常说的“十不善业”,是从身、口、意所发出的十种不好的业(业,就是所做的行为,我总觉得英文What you have done这样表述得更加贴合)。其中从口而出的有四种:两舌、恶口、绮语、妄语。(其他两大类,由身而起三种:杀、不予取---就是俗称的“盗”、邪淫;由意而起三种:贪、嗔、痴)。其他两类各占三种,口业占四种,可见口业有多么容易造。

人在学习和工作中,日常的沟通和交流,是最重要的与外界联系的手段。换句话说,“口”是最常用的,口业也是最容易造的。

一、妄语

太多的人坚信自己不会犯妄语,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不撒谎”。其实除了明知是A,却故意说是B,这明显的撒谎属于妄语外,“不确定但断然下结论”也是妄语。这种妄语太多太多的人在犯,尤其是下结论快的朋友,很容易发生。

譬如说,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很休闲的衣服出现在办公室。就得出“这个人着装很不规范”的结论。

但实际上,这个人今天在休假中,她是因为工作上有事,被单位从休闲的场合临时叫回来处理事情的。换句话说,她是放弃了自己的休假在做公事,但容易下结论的人,却说她不遵守单位的着装规范。

口头的结论,与事实之间,相差多远!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不能确定究竟事实是什么的时候,也就是说,把一个事情可以往善里去猜测,也可以往坏里去猜测时,心地不善良的人,都往坏里猜测。

我经常说,即使对方的举止让你不快,你就不能先给自己假设一条:对方是不是有难言之隐,或者有力不能逮的地方?这样一想,你自己就快乐了很多。

对事如此,对人也如此。要全面了解一个人,真的很难,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是有道理的。

在了解一个人很不容易的前提下,轻易给人下断,造业很容易。

二、绮语

绮语。就是令人心神荡漾不安定的话。一般理解为男男女女的话题。

那种令人心神不安的话当然也是,更多的时候,是故意让对方不安定。

设置个典型的场景:譬如A女夸奖B女的包包好看,B女说,”好什么呀,我们家那傻老公,上个月去意大利出差,花了8万美元给我买了这么个烂包,一点不懂得买东西,整个一个猪头,我现在用来买菜装菜“。

这话在A女心里就会产生不安定:8万美元买的包都说是烂,那跟她相比,我真的就活在水深火热里了。回家去,饭也不吃,床上一躺,暗自垂泪。老公近前问询,本来相亲相爱的老公,现在看起来,左看不顺眼,右看不顺眼,忍住了冷战几天,忍不住鄙视相向,严重的弄出命案。这个B女故意说自己8万美元的包包是烂包,说的话,就是绮语。

三、两舌

两舌。就是我们说的挑拨是非。明明知道是A答案,故意向他人说成是B,这是一种。捕风捉影毕竟还有个风可以去追影,有的是无中生有,意在激发其他各方矛盾,这个意思比较好理解。通常律己严格的人身上,比较少见,在四种口业里,这个可能相对是比较好控制的。但也仅仅是相对好控制。不经意间,各种造业还是很容易的。

微信交流里,有时候不经意间的转述,很容易犯两舌。

四、恶口

恶口,不一定就是严厉,温和也不一定没有恶口。

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看到,有些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可以把人批评得非常严厉,但依然使人如沐春风。我常说,菩萨(所谓菩萨,不是庙里坐着的那个木像,那是表法,让我们直观地理解。菩萨者,菩提萨埵之简称。菩提是自觉,萨埵是觉他)度人,有时候也是恶口恶面的,这全在发心。不以善心而发出的、对人有刺伤但没有提高作用的,这种就是恶口了。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人与人之间一旦观点相左,容易发生恶语相向,这就是恶口。

上文说过,温和表述也不一定没有恶口。譬如这样的句型:“你是XX地方人,哦,我过去也遇到过你们那个地方的人,都很差劲”。文辞上所谓绵里藏针,不小心使用,其实也很容易演变成恶口——顺便说一下,这也是我本能上很远离那些野腔无调、或者徒逞口舌之辩的人或场所的原因。

五、随起随忏是比较可靠的修行法门

人生在世,在社会上行走,如果稍有不够警惕,真的很容易造业。

我遇到不少人一说到”消业“的话题,就说,”我很自律的,我从来不造业“,这个话本身就是造业。

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境界应该是不造业了。但是至少在菩萨境界,他们当然不会去主动造业,但依然有漏,有颠倒梦想。世人多有读《心经》作为日常功课者。该经是对菩萨境界来说的,世尊还在教导如何如何做,才能远离颠倒梦想,达到究竟涅槃。之所以世尊要宣讲如何远离颠倒梦想,这不正说明菩萨境界尚且还有可能会出现颠倒梦想这样的有漏境界,因而要继续修行,达到远离颠倒梦想的成就吗?

正因为不造业有那么的难,所以,随时起,就随时忏除,而不是在自己“不会犯”的地方打包票,是比较稳妥的办法。我们常说,那种把“我就这样了”当口头禅的人,其实就注定了要堕落,原因就在这里。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