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热情是怎么消失的?

常听有人说,家长在老师面前是弱势群体,因为孩子在“老师手里”。想跟老师交流,用词都得斟酌好多次,想跟老师提意见,那更要思来想去好多天,还得非常婉转。
说是事实,的确有这样的现象,但要说完全是,肯定不对。一言不合老师就被告到领导和教育局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其实没当过老师根本就不知道和家长交流,也是老师最头痛的事。如果家长通情达理交流起来大家都开心。如果遇到“难搞”的家长,真的非常恼人。
什么样的家长是“难搞”的家长呢?
无理取闹,不喜欢这个老师就各种找茬,孩子晚饭吃少了说是因为老师给压力了,孩子作业没记住说是因为老师没说清,孩子考试没考好说是老师教得不好。
整天没事打听其他班的成绩,一旦其他班成绩好过自己孩子班,就开始在家长群里说三道四。你要是敢语气强硬点,他就说要找领导,告教育局。
当然还时不时会指导你该怎么做老师。
如果你是老师,你遇到了这样的家长,你会怎么办?去哪里说理?去哪里讨个公道?
是的,没有的,当老师受气了是没有地方可以说的,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如果气受得多了呢?
其实老师根本不会拿孩子撒气,只是慢慢的,一腔教育热情就没有了。
大家都喜欢好老师,都说好老师是负责的、懂孩子的、有教育方法的。在教师岗位上我们看到了太多充满激情的年轻教师,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太多教育热情慢慢消失殆尽的好老师。
无论是学习和工作,想让一个人永远充满热情,需要有永久的动力。而教师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长的支持。
做一个老师,做一个怎么样的老师,或者说,带一个班时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很多时候是取决于这个班的学生和家长的。
一个老师可以做个刚刚好老师,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班里有事及时处理,家长问问题回答清楚有理,没有可以举报的地方,也没有特别优异的地方。
一个老师,也可以做个优秀老师。除了刚刚好老师做的事,还会多关心孩子一点,主动和家长沟通多一点,组织班级活动多一点,多为班级的孩子争取一些展示的机会,凡事多替孩子想一想,多和家长商讨教育的方法。但有时候却因为“多一点”,受到了很多非议。
如果一个老师经常被无端指责、举报,试问谁还会那么有热情?
我们只觉得老师手握孩子,仿佛握住了自家的软肋。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当老师的,也是真心诚意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的。
我见过的,是前一秒受了家长委屈,后一秒依旧语气坚定地说“不管你家长怎么说,老师不会放弃你”的老师。我还见过的是,明明被家长诬陷,却还试图跟家长沟通孩子问题的老师。
但凡有老师做了违反师德的事,报道就铺天盖地而来,似乎世间没有好老师。而当老师受了家长的委屈,却述说无门。
好老师,不是等出来的,而是我们所有温暖的力量滋润出来的。好老师,不是选出来的,而是家长和学生共同守护出来的。
▍来源:王崧舟,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高级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文章来源:王崧舟,教育家大本营经作者授权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