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玺印录之战国官印,高清25枚赏,令观者窥见印中之乾坤
本图文由盛世收藏提供。为了大家欣赏更多的古印之美,篆刻小站平台将连续刊出。本期为战国官印,后续有战国私印、秦官印、秦私印、汉至南北朝官印、汉至南北朝私印、隋唐及以后官私印等,敬请关注。
2009年仲秋,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玺印藏家及学者聚会京城。聚会中,大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当代涌现出来的古玺印新材料,使其在学术、艺术等方面能够适其所用,供不同的人群研究、学习、鉴赏。最终大家一致认为结集出版图录,是最简便易行的办法。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由盛世收藏网组织牵头,利用其专业的平台及业界的口碑,广泛征集散落在海内外藏家手中的藏品,按系列结集出版古玺印图录。最后,由施谢捷先生提议定名为《盛世玺印录》。
由于本人有篆刻经验,又是古玺印收藏爱好者,所以有幸全程参与了《盛世玺印录》系列图录中古玺印数据的采集、朱蜕的钤制及后期书籍的排版设计等工作。可以说,每一集《盛世玺印录》的出版,都倾注了所有参与者的心血,其中甘苦冷暖自知。而每每面对这些经千辛万苦采集而来的古玺印资料,在整理、归类、编辑过程中,都会有新的认识和发现。
将古代玺印辑录为谱者,始于宋大观元年(1107年)杨克一所辑《集古印格》。现已知宋元两代的集古印谱约有二十几种并且多已佚失。目前所能看到最早的原钤古印谱,为明代隆庆六年顾汝修所辑《集古印谱》。此谱以朱泥钤印,开创印谱辑录之先河,对后世印谱辑录影响重大。
将古玺印钤印在宣纸上并装订成册,是为原钤手打本印谱。受古玺印自身状态(锈蚀)的影响,如何完美的钤印出古玺印的最佳效果,相信每一位亲历者自有体会,而钤印者对古玺印的认知、审美、技艺,又决定了钤朱的优劣。所以制作一册钤印精良、装帧考究的原钤印谱绝非易事。多则几十册,少则孤本的钤印本印谱,历代倍受文人雅士及金石藏家所珍重,而伴随着岁月更迭,原钤印谱愈发的弥足珍贵。
有限的印量自然会影响原钤印谱的传播和利用。翻刻本(木刻)印谱的出现,从工艺上解决了印量问题,但形存神失无疑成了翻刻本印谱的硬伤,因此,翻刻本印谱从研究及艺术价值上,要远远逊色于原钤印谱。
明清数百年间,古玺印辑谱从未间断,至清末民初,集古印谱从量到质上达到高峰。清末,西方先进的印刷术引入国内,一些石印本及珂罗版、影印本印谱应运而生。但限于印刷技术等原因,古印谱在这个时期,主要还是以辑录朱蜕的单一形式为主,而印纽、印面图片无法从技术上得以实现。虽然个别印谱也配有手绘勾勒印纽图,但与实物效果还是相去甚远。
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翻天覆地的进步,各种胶印、彩色印刷技术,昼夜间可以制作出成百上千册的精美书籍,尤其当代数码印刷技术,更将印刷出版推至顶峰。
纵观近、现代所出版的古玺印谱,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还一直延续旧有的技术和版式,未有大的改观。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一批经典谱录。如:《上海博物馆藏印选》(1979年)、《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1982年)、《吉林大学藏古玺印选》(1987年)。《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首次配以印纽图片,虽然是黑白影印,但至少可以窥见古玺印的庐山面目。以上诸谱装帧朴实、用纸素雅,尤其在朱蜕、拓本的选择上,足见编者之用心。九十年代出版的《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1991年)、《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古玺印选》(1997年)也基本延续以上诸谱的风格,《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首次将玺印的埋葬出土状况附于篇后,增加了印谱的学术分量。
当代先进的印刷技术,并未给国内印谱的印刷、制作带来改观,反而有日渐愈下的趋势。如何利用当代先进的照相、印刷、排版技术,将古玺印的面貌全面呈现出来,让观者能够全方位欣赏到古玺印的美呢?港、澳及东瀛出版的一批印谱,例如:香港中文大学分别于1996、1999、2001年编印的《香港中文大学藏印续集》三册、澳门萧春源所辑《珍秦斋古印展》(1993年)及2000年编印的《珍秦斋藏印—秦印篇》、《珍秦斋藏印—战国篇》;2005年出版的《珍秦斋藏印—汉魏晋唐宋元篇》、《珍秦斋藏历代玺印精品集》;东瀛菅原石庐所编《鸭雄绿斋藏中国古玺印精选》(2004年)等,就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盛世玺印录》广泛汲取前人制作谱录的经验,在古玺印的征集上,严格秉承去伪存真。排版设计上,按照印谱固有特点,做到好看、好查。每一集所收录的古玺印,按年代由先秦至宋元分为官印、私印、成语、肖形排序;每印配有印纽、印面、钤泥(朱文没有)、朱蜕等图片;每件古玺印有序号、释文及纵、横、高等相应的数据。所有朱蜕均为原大,印纽及印面均配有清晰大图,特殊及稀见钮制和特别精彩的印面均有多角度图片及高清的印面大图等等,足以令观者窥见印中之乾坤。
限于自身对古玺印的认知水平,在编辑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和疏漏,《盛世玺印录》愿做为一滴水、一粒沙,在中国印学广袤的世界里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为更多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艺术爱好者及收藏者,提供更多更详实的一手资料。
书名:盛世玺印录(续壹、续贰)吴砚君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张宇晖策划,施谢捷释文,孙慰祖序。印面采用超清晰大图,印刷精良,色彩还原真实,适合古印玺收藏和篆刻爱好者欣赏、研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