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美学概述(一)
摄影美学只是美学这个系统科学体系在摄影这个艺术形式的具体应用,所以谈摄影美学首先要知道美学到底是什么。从来,也永远不会有独立的摄影美学存在,因为摄影只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当中的一个小部分,它不可能游离于生活之外,所以摄影美学受生活美学、环境美学、自然美学等方面的直接制约,懂美学就懂摄影美学,不懂美学自然也就不懂摄影美学。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人人都懂美学,其实不然,懂与不懂就像白到黑中间普遍的灰,即便是没有系统学习过美学的人也可以有自己对美的认知,这个认知的形成更多的则是由长期生活的环境、相处的群体带给他的一种“经验”,原始、朦胧和缺乏系统性,更偏向于感性而非理性。有人说,我平时穿衣打扮、对环境的布置以及对物品的选择还是很有品位的,那么我是不是懂美学?这完全是两回事,懂美学的人未必一定要穿着时尚,换言之,时尚也未必就是美学的最终结论,那只是一种大众的审美趋势和潮流跟风对你产生的影响以及你所有生活和学习带给你的一些影响,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文化思潮直接相关,但未必与美学有关,千万不要把美学与漂亮划等号,这样就太肤浅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人从儿童到成年这个过程中所受到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和熏陶,或多或少能够形成一些对美的朴素认知,只是不成系统,不足以上升到理论层面上加以研究和自我养成。
美学思想是关于人类审美意识的理论形式。实践证明,美和审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历史成果。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美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美的形态也日益增多。人类审美经验变得更加丰富,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审美现象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探索和思考。这也就是美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人类长期研究和探索的动能所在。当人类出现哲学时,便有了开始对美学的思索和对审美意识的反思,出现了最初的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大多是片言只字,且大都依附于自然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古希腊的美学思想推向了鼎盛的高峰。在他们著作中,有着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他们都把以美的哲学思考同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如果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作一比较,我们会发现,柏拉图重在对美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则重在审美创造方面的研究,柏拉图提出的“什么是美”的问题,至今仍然吸引着无数学者去探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成了文艺美学的最早经典。在他们身上较多地流露出思想家的智慧、辩论者的机敏和诗人的才华。但是他们的美学思想还构成不了一个独立的美学学科体系。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735年由德国年仅21岁的鲍姆嘉通首次通过他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提出来的但直到1750年,他正式用 Aesthetik来作为他的一部研究美的专著的书名时,才使美学的研究名副其实地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学科。这本书正式公开出版,使鲍姆嘉通获得了“美学之父”的美誉。鲍姆嘉通认为,人类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部分,应当有相应的三门学科来加以研究。
他提出研究“知”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的学科是“伦理学”,而属于感性认识的“情”这个部分,应当由 Aesthetik来承担。如果按照德文 Aesthetik直译过来的话,应译成“感性学”、“感觉学”的意思。因此,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也是“用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艺术的科学”。很显然,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仅是研究感性知识的学科是不完全准确的。正如克罗齐所说,他的缺陷在于“新的名称和旧的内容”,说在他的美学中,“除了标题和最新的定义之外,其余都是陈旧的和一般的东西。”尽管如此,鲍姆嘉通在提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及初步界定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方面是有历史功劳的。遗憾的是由于过早离世,他未能将自己的研究继续下去。至此,美学仍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尚待建立的学科。建立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的重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康德和黑格尔的身上。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德国古典美学是在总结、继承、批判和发展以往美学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内容最为渊博,几乎包罗万象的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其间经过费希林与谢林、歌德与席勒等人的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到黑格尔时便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向了新的高峰,成为以往一切美学学派的集大成者。1790年,康德在西方美学史上做了一桩前无古人的大事,他的美学专著《判断力批判》问世,开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的美学根本问题,其中涉及对审美意识的许多心理特征的分析,对近代欧洲的文艺思潮起了很大的影响黑格尔继承了康德,又对康德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康德虽然第一个确立了美学体系,但他主要从微观上研究人的主观审美意识,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主观判断,审美鉴赏与对象的内容、概念无关,他所缺乏的是一种宏观的探索和历史的把握。而黑格尔的美学则弥补了康德的缺陷,他着眼于宏观的探索,并十分重视把美学放在人类思想发展的总进程中加以宏观的考察,从而开创了结合人类认识史来研究美学的先河。以往的美学家往往纯思辨地空谈理论,脱离艺术实际和现实审美活动,而黑格尔的艺术史知识相当渊博,他善于结合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美学分析。黑格尔对古希腊悲剧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亲自将有些剧本译成德文。他对席勒和歌德也推崇备至,并经常在《美学》中引证他们的作品。黑格尔的论述中,较多地从具体的文艺事实和材料着手,经过分析而后再作出自己的结论,这比起他的哲学研究来更具鲜明的特色。难怪他要把自己心爱的巨著《美学》定名为“艺术哲学”,这本书后来被许多学者誉为“艺术的百科全书”,应当这样认为,康德和黑格尔对美学学科的建立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康德重视个体,重视感性,黑格尔重视历史总体辩证法。一个重在微观探索,一个重在宏观考察。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后,虽没能写出专门的美学著作,但他们却始终关注着美学,在许多著作中提出具有重大原则性意义的美学观点提供了美学研究的新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美学的科学确立所提供的基本思想归纳几条,一是历史唯物论的实践观和人化自然说,奠定了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成为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三是劳动创作了“美”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基本美学命题的提出,为美的根源、审美的规律提供了一个方向。四是论述了人类的审美能力、审美感受都是由于它的对象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是论述了艺术如同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科学一样,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通规律所支配。六是具体分析了现实和艺术的审美现象,为引导美学面向现实生活展开具体研究提供了范例。
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他们的研究成果都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也都是我们学习美学的必修课程,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了解,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自己的审美体系,并被运用到我们的艺术实践当中。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