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服”?何为“出五服”?看看你理解的是对的吗

董天君风水命理/文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孝亲悌兄。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仪最考究的就是丧葬礼仪,不同于现在人们过逝直接去火葬场火化,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圆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中国汉人的丧葬习俗非常繁复。其固定格式有: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

编辑

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

在这期间,你可能会听到家里的长辈们说,某人在“五服”内,谁谁谁“出五服”了,那么,到底什么是“出五服”?

农村常说的“五服”,其实是指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而对于这九族之外的家族成员,就是“出五服”的人了,也就说明关系已经远了。

提到辈分,在农村常见到年长的人会比年轻的辈分低,就出现了很多年轻的已经是叔叔爷爷辈。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就要从 “长门的孙子末门的爷”这句老话来分析了。长门就是长子传下来的那一脉,末门就是小儿子传下来的那一脉。以人的寿命来说,现在很多村子大概也就在五辈、四辈之间,但是基本上却不属于一门。怎样算不属于一门呢,那就是出五服。

编辑

宗族五服谱系

出五服,基本上就是按照各门的辈分最高者,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否在五服之列。而形成“长门的孙子末门的爷”这一现象,是有其宗族传承的历史原因的。在旧时候,每家的子孙多,往往都有四五个儿子。加之没有控制人口的观念,也就很少采取避孕措施,所以老来得子的现象也不胜枚举。

一般情况下,长子和小儿子之间的差异都在20岁左右。农村结婚早,这样一来的话,就可能长子得孙子了,小儿子才结婚生儿子;这样对比的话,就出现了年龄差不多,却是叔侄辈了;这时候就是三辈人中差了一辈。一代一代的出生,长门的长子和末门的小儿子对比的话,这就相差了两代,同岁数的就可能爷爷孙子辈了。这时候才存在四辈人,就相差了两辈;等到五辈之后,或者出五服后,年轻的被喊太爷也就很常见了。

编辑

我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由高祖到玄孙的九代人,人们常将其称之为本宗九族。而古代的丧服制度规定,凡是在本宗九族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和旁系的亲属,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服。

儒家典籍《仪礼》丧服篇中商周时期根据血缘关系所制定的五等丧服制度,由重至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故称“五服”,一般越亲,则服重!

具体表现为:

1、斩衰:

编辑

为最重的一等丧服,一般服丧三年(实为25个月)

因以最粗的生麻布制成,衣袖口处不缝边,简陋粗恶,犹如刀割斧斩,而丧服上衣为“衰”,因此,被称为“斩衰”。

适宜人群:臣为均,子为父,未嫁女或回归宗族的已嫁女为父,妻为夫,承重孙为祖父等。

2、齐衰:

编辑

与斩衰服饰材料相同,衣缘袖口也缝边,但稍显齐整,所以被称为“齐衰”。

但会根据服丧期时间和用杖与否分成四类:

齐衰三年:需用杖,并服丧三年。一般适用于父亲已离世后,子女为离世母亲。

齐衰杖期:需用杖,并服丧一年。一般适用于父亲在世,子女为离世母亲,或者是丈夫为妻子。

齐衰不杖期:不用杖,但服丧一年。一般适用于为祖父母、兄弟姐妹,已嫁女为父母等。

齐衰三月:不用杖,但服丧三月。一般适用于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

3、大功

编辑

也称为“大红”。一般用粗熟麻布制成,服丧大概九个月,不用杖。

适宜人群:堂兄弟、未嫁堂姐妹、已嫁姑或姐妹、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等。

4、小功

编辑

也称为“小红”,一般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丧五个月,不用杖。

适宜人群:祖父的兄弟及其妻、父亲的堂兄弟及其妻、父亲的堂兄弟之子、已嫁堂姐妹、外祖父母等。

5、缌麻

编辑

为最轻的丧服,以最细的熟麻布制成,服丧三个月。

适宜人群:本宗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等,外姓的外甥、外孙、女婿、舅父、姨兄弟、表兄弟、岳父母等。

另外,在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丧服叫作“袒免”。意思是:袒,即袒露左肩;免,即不戴冠。更多有关奇门预测及风水命理的相关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董天君命理奇门风水”或搜索“董天君风水命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