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师专业提升与心灵自救(上)
愿你,以教师的职业敏感,研究的思维张力,教育的生命情怀,体验、思考、言说、书写且喜且忧的教育现场,安稳且累且苦且失衡的心灵。
——献给走进研究的教师
漫长教育生涯,不乏艰辛困惑。但一个“研”字助我摆脱因倦,体验愉悦。在私下及公开的场合,年轻教师和我讨论如何做研究,我力所能及地回应。当黑字落于白纸,却感力不从心。毕竟我是“实践”的研究者,而非“研究”的研究者,故只能梳理“散打”,拼合成一篇蜻蜓点水式的文字。
但愿,“点水”之处,能泛起小小的涟漪。
一、研究能安稳心灵、昂扬精神
我们教学忙,事务多,而学校对研究抓得紧。什么组内研、校级研、区片研,研来研去,有时不知所措,甚至感到很累很烦。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烦”?
教与研本属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累赘感源于两方面。一是研究制度、组织方式及内容欠适切,二是教师缺乏研究的内需和动力。摆脱对研究的消积体验,回归教与研“一体二面”的职业常态,除了管理层面优化研究制度,改进组织策略,创新研究方式,还靠教师自我调整心态,增强研究动力。现从教师为什么研究的角度,谈谈如何调整研究心态。
教师为什么研究?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等通识性的理由不必赘述。而我最想说的是,研究,首先为了自己。有人说:“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话值得品味。在所有的行业中,再也找不出任何一种职业会像教师这样,他的人生态度,他的精神风貌,他的个性品格,他的举止言谈直接影响着服务对象。而这一切,均与职业感受成正相关。然而,当前教师的职业感受不容乐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淡忘了对心灵的关照,精神的提携。生存、工作压力下的紧张感、焦虑感、恐慌感导致人们心理“亚健康”或不健康。据多年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有心理疾患的教师已经占到教师总量的48%。较之过去,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但心灵自由度和愉悦感却在下降,职业倦怠感普遍提前。教师每天与学生打交道,如果自己都缺乏激情,都不快乐,课堂能生机勃勃吗?学生能生动活泼吗?计算一下,如果一位教师离他退休的时间还有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的话,那么,他将怎样面对这六千至上万节课堂教学?难道,仅仅满足于教学成绩的“过得去”,仅仅满足于获得应有的职称或待遇?恐怕,任何一位老师都希望每天看到新的太阳,每天拥有一份好心情,每天都保持一种激情。
工作的激情从何而来?大量事实表明,激情不仅有赖于良好的职业环境,还来源于孜孜不倦的教学研究。看看那些在教学上得心应手,业绩上不断创新的“忙而充实,累而快乐”的教师,正是因为研究,才使他们在探索、发现、创造、收获中消减职业困倦,增强教育的精气神。
社会转型,心灵失衡,教师若能“解冻”研究情感,走进研究实践,将有助于安稳心灵,昂扬精神。
总之,研究是教师专业素养的自我打造、精神维度的自我丰富、理想追寻的自我搭桥,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隐性的职业生态环境的优化。我们不要被研究的制度与规范“拽着走”,而是“为了自己”,亲近研究,收获成果,享受教育研究与表达之美,增强职业的幸福感受。
二、研究自己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我们的认知中,教育教学研究是以个体或集体的方式提出并解决实践问题的活动。这样的理解正确吗?
教师通过研究,提升专业水平与能力,更好的解决教学实践面临的各种问题,优化教学过程,这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取向。从教师专业提升的角度看,研究行为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登上“巨人”的肩膀——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并获取不曾为我们所知的教育新信息,拓展教育视野;第二,俯视实践的地平线——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提升教育视角,观察实践现场,对各种教育事件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判断;第三,付诸改进的行动——寻求并实施优化实践的策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第四,传播成功的经验——提炼、总结并传播实践经验,让其辐射共享,放大价值。
这四种研究行为及取向如同“连环扣”。比如,只有通过报刊杂志、理论书籍和各种交流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取观察和认识教育的制高点。占有了制高点,才能俯视实践中的各种教育事件,并获得本质性的认识。只有把握现象本质,才能切中问题要害,有的放矢地研究问题,改进实践。只有改进的行动,才能优化实践、创造经验,并将其传播给他人。
作为教育实践者,在以上四个方面不必平均用力,只要根据需要,各有侧重地在某些方面作为,就会有所收获。
在研究内容的确定上,我们的困惑是:要么感到实践中没有多少值得研究的问题,要么感到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而不知从何下手。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内容?
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少或者很多而不知从何下手,都是因为对问题的价值缺乏敏感性。如果,我们对问题的感受强烈,对其价值有所体认,就会抓住问题展开研究。到底研究什么问题,不同教师有不同的选择,现做一大致分类。
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有人认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别人早有研究,并有不少成果发表,自己再去研究的话,价值和意义不大。其实,这是认识误区。一位教师从教学入门到专业成熟,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这些问题,只有经历各自的研究才能解决。过去,产生了很名师的优秀教案,而我们在运用后为什么难以达到经验原创者的效果?那就是因为缺乏研究的过程,没有将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生长点相嫁接,最终导致对经验的消化不良。研究问题没有“专利权”,我们要研究既属别人也属自己的问题,注意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就会收到良好的研究效果。
自己最具优势的问题:任何一位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都有亮点或优势,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容易进入状态。可通过研究固化、强化优势,总结经验,与同行交流分享。 自己最困惑的问题:很多老师都是在直面实践困惑的挑战,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度的过程中走向专业成熟的。比如,作为新上岗的年轻教师,上课“管不住”学生,课堂效益低下,如果对这个问题加强研究,反思教学“失控”的原因,充分关注他人的相关经验,形成改进的策略,定会对组织教学能力的形成大有好处。
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学科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中共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都极具研究价值,比如关于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等等。对于共同问题的研究,需要参与学校组织的跨越学科的研究活动,在此过程中思维互动、相互启迪、智慧共生,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
在一些教育教学研究的公开场合,我们对一些问题虽然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就是说不出口来。一怕自己说得浅而被人小看,二怕说得与人家相同而耽误时间,更害怕说话方式不当而得罪他人。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很想说,有时还会后悔没有抓住说的机会。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说的“破胆”?
一般而言,教育研究有文字表达、言语表达、实践表达等三种表达方式。在这几种表达中,言语表达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尤其是在生成性的研究场合,能促使我们在对话现场紧张地思考问题,迅速地梳理认识,公开地表达观点。因此最好不要放过这一锻炼言语表达能力的机会。
很多老师原本有话可说,但是担心说得没水平,害怕被别人笑话而不敢说,尤其是在专家面前,更是自我封口。这种情况能够理解。但只要记住:“大狗叫,小狗也要叫”,小狗叫的时间多了,声音自然会大起来。当我们放开胆子说,说多了,经验自会形成,信心自会增强,思想自会活跃。我原本也是一个在公开场合羞于表达的人,但是多年以前,一次机会让我破了胆。那是在大型的全国校本教研会议上,有一个讨论个体研究、校本教研、教育科研相互关系的互动环节,受会场热烈气氛的感染,我临阵磨枪,斗胆做了一个五分钟的即兴发言,从研究目标、功能价值的角度阐述了教师个体的自主研究、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稳定的“金字塔”结构。说完后,资深的研究者兼会议主持人说了一句“他说出了我想说的话”。由此,我认识到,哪怕是在专家营集的场合,作为实践者,都要争取发出内心的声音,只要你经过认真思考,说自己想说的话,以自己的方式说话,你的表达是能得到别人认同的。即便有所疏漏,别人也会谅解。
当然,言语交流需讲策略。比如,在发言的内容上,时间的控制上,要顾全大局,紧绕研究的目标取向,说话精要,最好能形成核心观点。如果担心说的内容与人家相同,可“旧话新说”,即改变表达角度与方式,给人新鲜感。若怕说话方式不当而得罪他人,就“真话巧说”。比如在观课后的讨论中,以研究的态度评价教学,既坦诚地指出不足,又热情地提出建议,这样不会让人感到你在“挑刺”。当认识和观点与他人有冲突时,对事不对人,在语气,措辞上避免情绪化,在方式上灵活些,总之以理服人,使交流保持一种宽松的氛围。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