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从来都没有好结果,毁灭只不过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
原创:文章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近日,在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污水排放大海的决定一出,迎来国际社会各方的谴责,美国却在为其“点赞”的同时限制日本海产品的贸易。而更可笑的是,西方媒体集体失声。这种“默许”的作法让我想到一个词:“绥靖”。

01政治上的绥靖
绥靖,简而言之,就是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安抚(绥)的手段使局势安定(靖),又称为姑息主义。绥靖放到大国关系上,便是绥靖政策,特征是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
绥靖政策的盛行年代要追溯到两次世界大战之时,专门指的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的行为。如今,对于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污水排放大海这样一起国际事件,针对美国政府以及其随从者们的这种行径,我更愿意用绥靖主义来阐释。
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来看,绥靖从来都没有好结果,毁灭只不过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污水排放大海,污染的是地球的海洋环境,地球村无人幸免将必然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从洋流上来说,日本位于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如果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废水,首当其冲的是日本自己,然后是北美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远东地区,随着洋流的作用,然后是中国沿海地区、中国台湾、韩国、朝鲜,再者遍布整体太平洋地区。

海洋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随之会遍及全球各地。从这张核污染图的预测图中,我们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从气候上来说,日本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季风会将核辐射的有害物质带到各大洲、各个国家,相比海洋排放来说,污染要小很多。海洋排放直接影响海洋生物、植物,其后果非常严重。
从生物科学上来说,疾病的诞生总是与科技水平的发达程度呈正相关的。核辐射会破坏生物植物的基因组织,从而改变动植物的基因组织,依附于这些海洋生物的细菌、病毒,在吸收了变异动植物的基因以后,也会随之发生突变。当今世界,人类仍然没有从新冠病毒的威胁中完全摆脱出来,对于日本政府这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能够置之不理吗?
海洋生物在哭泣,地球在哭泣!!!两次世界大战,绥靖政策的苦果难道还没有尝够???

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被西方国家积极推行。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之初,美英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一般认为,美英是在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英国则一再偏袒日本,如,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拒绝对日经济制裁。1937年7月,英日更是直接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这一协定可说是慕尼黑阴谋在远东的前奏曲。绥靖政策在欧洲的推行,以英法对德绥靖为主要内容,英国为主导。英法伙同德意把慕尼黑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让德国占领了捷克苏台德地区,史称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最极端的表现,最终英美等国自食恶果。

如今,西方媒体选择集体沉默,这还是标榜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西方社会吗?一惯打着人权高于主权幌子的西方媒体,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发声谴责、声讨?日本政府的这一不负责任的行径,难道不是在走反人类、反地球的道路?日美更是沆瀣一气,为了遏制中国,这难道不是法西斯主义抬头?
要么全面制裁日本,经济上日本抵制海洋产品,政治上声讨,军事上监控与督导,要么各国共商治理办法,总之绝不能让日本核污染玷污海洋生态环境!

02文化上的绥靖
西方媒体集体失声,纵容日美沆瀣一气,默许日本核废水污染海洋环境,因为这是中国的家门口,不是西方国家,也不是美国的家门口,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西方媒体这样的如意算盘,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地球只有一个,海洋是彼此联系不可分的,太平洋被污染了,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还会远吗?

核辐射的威胁有多大?日本人知道,俄罗斯人也知道。广岛、长崎原子弹的后遗症日本人最清楚,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俄罗斯也知道,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满打满算也不过百年,忘了???
历史,总是用战争的创伤来平复!健忘,总是用血水与泪水洗礼!到头来,受害的总是普通老百姓;政客,才是世界和平的最大毒瘤!

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通常是具有良心的智识者。让我们轻轻地伸出我们的手,抚摸一下爱因斯坦的滚烫的良心: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
他痛心地说,“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爱因斯坦就核武器问题的懊悔,代表了人类良知的高度,是人类良心发出的最强音。听爱因斯坦的自责之声,我们明白人类良知之宝贵。良知是“人类必须坚守的不可或缺的堡垒”(阿克顿语)。
20世纪40年代末,当他(爱因斯坦)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国际化和控制核武器的努力行将失败时,有人问他下一次世界大战会是什么样子。
他回答道:“我不知道会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肯定是用石头!”

石头!!!因为是核战争,地球毁灭了,幸存的人类又回到了原始社会,所以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