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可以太过于“现实”

有一位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让我“指导”,文章的题目是《英语教学需要伸勺子挖干饭吗》。大概的内容是说,因为休产假,她不得不在初二最后一个学期离开了她所带的班级。一年后,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接她班级的老师高调强调这个班级原来的英语成绩多么差,现在的成绩多么好。这让她感到很委屈:她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倡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正因此,她带的学生往往在初中的前两年里英语成绩会相对落后,而在最后一年中才会迅速提升。她感觉,这位接班的老师将学生成绩好归功于最后一年的努力,而否定她前两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作者和文章的主人公恰恰代表了现实中两种不同的教师职业生态。同样是教学成绩突出,有的老师只是关注分数本身,研究和琢磨的是如何应对各种考试,如何帮助学生在短期内获得高分。而有的教师则是关注学生成长的本质,注重习惯、兴趣及素养的培育,在学生生命的根部用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终生有益的成长力。两种不同的生态,最终的结果都可以指向教学成绩的突出,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于学生而言,前者是工业生产式的快速加工,效率高、见效快,却免不了拔苗助长带来的后劲不足,也免不了视野过窄带来的浅尝辄止;而后者则是农业生产模式的滋养,尊重成长的规律与节令,可能有时看到果实的时间会迟一些,但因为阳光和时光的充沛,结出的果实也就丰盈而味甘。显而易见,学生需要的是真实的自然生长。他们不仅需要对手,还需要朋友;他们不仅需要竞争,还需要合作;他们不仅需要利益,还需要高尚的追求;他们不仅需要分数带来的成功,还需要收获带来的快乐。

于教师而言,前者能够让自己快速获利,在行走的过程中就拿到了随手摘取的“功劳”,自然也就可以在功利的教师评价中获得荣誉和赞赏。为此,这些教师常见的教育表达也就十分特殊,他们会告诉学生:“这道题必定会考,必须全部背下来”,“这个知识点考不到,不要在上面浪费时间”。如此,教学就变成了为分数、为考试服务的劳动,忙着摘取熟透了的果子,却忽略了整个森林的景致。后者则需要勇气和情怀,他们坚守着教育的常识,保持着独立的自我,不随波逐流、不顺应功利,他们是真正的教育者。尴尬的是,这些坚守教育本质的老师往往比顺应世俗的老师看起来要糟糕得多,要想在喧嚣的教育环境里保持自我,他们付出的一定会比别人多得多。比如,即时的考核优秀,现实的评价等级,家长与领导的认可等,这些需要立刻呈现的教育价值大都与这类教师无缘。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特点是,教师的所有努力和付出,需要在漫长的岁月浸润之后,才有可能在学生生命中显现出一点点的价值和作用。并且,这份价值和作用很难追根溯源,很难界定出是在哪一个学段、哪一个年级、哪一位老师的课堂上发生的——这就是教育的复杂性,也是不可裁判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小学教师的劳动价值就在于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添一点土、加一点水,而不是跳上枝头采花摘果。但事实上,现有的评价则就是要求老师们去摘果、去采花,现有的教育就是一个要求即时显现成效的环境。所以,很多人虽然清楚地知道教育的常识与规律,却又被现实裹挟着不得不去做功利的教育。我虽然不愿意高估个人对抗环境的能力,也知道逆流而行可能会导致船破人伤,但还是希望老师们不要太过于现实,要尽可能地减少一点功利意识。

不太过于现实,就是要求老师们在适应现实的同时,又不完全被现实支配。比如说,我们必须要面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既要看到考试的必要性,又要做到不为了考试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教育的常识。也就是说,我们要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以它来主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行动,做自己的教育,做学生需要的教育。有了这份信念,我们就不会为世俗的考核而焦虑不安,也不会为了暂时的落后而纠结懊悔。有了理想,就有了行动的原则,就不会被现实所禁锢;有了超越现实的追求,就有了行走的力量,就不会被功利所胁迫,也不会去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

不太过于现实,就是希望老师们要耐得住寂寞,不被外界的喧哗嘈杂所干扰,静心教学、读书、思考。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老师:他们忠于自己的内心,有着自己的喜好与追求,踏踏实实地上自己喜欢的课,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喜欢的文章。虽然他们从没有获得过多高的荣誉,也没有得到过十分隆重的表彰,但他们始终淡定微笑。他们热爱生活,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们喜欢教育,把自己的真心安静地种植在学生的世界。不太过于现实,就是要求我们学会认真享受过程,忽略未来的回报。教育的成功永远在他处,在学生生命成长的远方,我们必须有这种认知和胸怀。

教师的荣誉是什么?对于教师来说,荣誉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你已离开学生很久,他们的生命中还保留着你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