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王老师轻松作文6】
2017——2018寒假作文批改阅读手记
文/王莉
寒假布置了五篇作文。
命题作文:
1、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2、 说“勤
3、 遇见
4、 原来,我也有——
5、 每天都是那么美好
议论文,基本能够正确陈述自己的观点。道理论据,运用比较熟练。比如运用爱迪生的话“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高尔基的话“天才出于勤奋”,也能列举合适的事实论据,比如王羲之苦练书法,贝多芬耳聋仍旧自信地热爱音乐,神童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后来沦为常人等国内外勤学,自信的例子。
纵观整体议论文的习作,大多数写作过程中都有运用论据说明论点的意识,但是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敢突破现有的议论文范文的套路,没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时代感,现实感不强,这个方面,估计和现代中学生的生活现状有关,两点一线的生活学习,使视野有所局限,没有关注时事,没有关注自身,更没有关注身边那些鲜活的事例。
事实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在紧张的学习作业之余,抽点时间看看电视新闻或者在网络上看看新闻,关注人间百态,或者在周六周日通过观看电视回放,关注一下电视台一些体现时代主流时代脉搏的经典栏目,比如每年的“感动中国时代人物评选颁奖”,比如“开讲啦”,比如“朗读者”,比如“诗词大会”等等。这些栏目展示当代人的精神面貌,有鲜活具体的人生故事,可以给苍白的精神充充电,累积与时俱进的作文素材,拓展思维,增加生活情趣。
记叙文,整体能够围绕题目来写,没有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审题,立意,这两个步骤做得不错。布局谋篇上基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最大的体现在遣词造句上,让自己的语言出彩的意识不强,学和实践出于游离状态,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的写法和表达对于自己的表达似乎影响不大,也许,这在我们阅读教学中,被“考试”这条绳索牵扯的太紧,太久,有意无意地给自己主动或被动输入的都是应试的信息,而没有抱着欣赏语言艺术那样来欣赏,来学习每一篇课文,就导致了目前表达和学习脱节。再者,记叙文,能吸引人的,是那些生活气息浓厚的细节,而我们的文字里,则恰恰严重缺乏这一点。
一篇文字,读下来,空洞无物,没有鲜活的人,没有饱满的情感。这一点,最好的解决途径,仍旧是持有一颗真诚好奇的心,一双敏锐的眼睛,随时随地观察,思考,体验。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体验,我们学的那些名家的文章,就是最好的示范。
当然,这次寒假作文习作中,也不乏优秀者。
张婉云的《遇见》,写得很有层次,写与家和父母的遇见,写与老师的遇见,并且以人生似“列车”,行进路途中,在每一个站口都有遇见为线索,一线串珠,结构安排巧妙,。
金文慧的《每天都是那么美好》,以自己时空视角,循着上学时行走的轨迹,写了早晨的景象和自己的体验,写了上学路上看到的人,物,路边的店铺,写了学校大门口以及校园操场上学生打篮球的情形,写了自己走进教室同学们的各种忙碌,写了放学回家的细节,似小溪淙淙流淌,清新淡雅,不动声色中蕴含对生活的赞美和深情。
张曙卉的《遇见》,跳出平日里那些庸常的遇见,写了跨栏运动员刘翔与教练员孙海平的遇见,演员濮存昕与荣国威大夫的遇见,作家老舍与大师刘大板的遇见, 董卿主持的节目《朗读者》中提到的遇见,然后,提炼了一个更高更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人生旅途中那些美好的遇见,是改变和左右人生轨迹的关键。
李蔚松的《遇见》,就写了自己从小学踏进中学大门,初次遇见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的情形,真实记录了自己的新鲜的感受和思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署卉的另一篇议论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运用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开篇,佐证自信的内涵,接下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考在即,惧怕体育八百米测试,看到其他同学的表现,自己鼓励自己“不就几分钟的事,有什么好怕的!努力了这么久该是收获的时候了”,暑假就开始训练自己,体育课上则更是给自己加码。终于,预测体育成绩时,已经有了巨大的飞跃。最后,还列举了一个自己看到电视宣传片“摘星星的孩子”,进一步论证成功来自自信和坚持。最后,展望即将到来的中考,能顺利进入理想的高中。具有说服力,也具有亲和力,同时也让人感觉真实。
而大多数议论文习作,存在着一个现象,规模和语言运用都符合议论文的要求,也有充分的论据,但是总觉得缺乏活力,同时也觉得不像一个现代中学生的口吻。
如何做,张署卉的议论文是个很好的示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水平,不是说说就立即提高的,需要长久的观察,长久的思考,长久的练习,目光敏锐了,心灵能容纳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了,语文教材中的那些语言表达技巧,才会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