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苑键弹(39)曾祥科(空山新雨):《对联话》标记的湖北对联地图(四)

《对联话》

标记的湖北对联地图

(四)

★ 曾祥科(空山新雨)

云 梦 篇

  云梦篇的主角,是曾与蔡锷齐名(时称北吴南蔡)的吴禄贞。吴禄贞字绶卿,1880年出生于湖北云梦县吴家台,是近代革命家。1898年,他被张之洞推荐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在校时与张绍曾、蓝天蔚合称为“士官三杰”。后发起组织励志会,又毅然加入兴中会。1911年11月7日,在石家庄被人刺杀。

  下面介绍三副挽吴禄贞联。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副挽联的作者都是湖北人,分别是黄州的郭甲观、麻城的程士壮和蕲水的汤化龙。

挽吴禄贞

子颜隐若敌国莫须有;

道济坏汝长城将毋同。

(郭甲观)

  作者郭甲观其生平不详。上联“隐若敌国”出自《史记·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以“隐若敌国”评吴禄贞,评价不可谓不高。“莫须有”将吴比为岳飞,为其深抱不平。

  下联“坏汝长城”的典故源自檀道济。檀道济司空,镇守浔阳,为宋文帝所忌,临死前投帻于地说:“乃复坏汝长城乎”。“将毋同”亦作“将无同”,出自《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

  说句题外话,当代作家李敖曾就这副挽联上下联的后三字,在《深夜十堂》之《打假〈满江红〉》中,专门讲到了“莫须有”、“将无同”等有争议的古词语。

挽吴禄贞

  名著九边,能洽斯民欢心,能得军卒死心,能戢强邻野心,爱士更多情,生不用封万户侯,荆州愿识;

  冤沉千古,谓敌杀未临战,谓贼杀未逮雠,谓国杀未明罪,为公进一解,未敢竟兴三字狱,天理犹存。

(程士壮)

  关于吴禄贞被杀案的主谋和凶手,有多种说法。很多人认为:系袁世凯指使周符麟,周符麟又买通吴的部下马步周。一说为周符麟个人报私仇,“既非袁之所为,亦非清政府所干。一说为军咨询府贝勒载涛所主使。又一说系清廷以银万两买通吴之部下吴鸿昌所为。历史真相,扑朔迷离。

  上联末二句出自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日:‘生不用封万户候,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景幕,一至于此耶!” 韩朝宗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为荆州长史,喜礼贤下士,举荐贤良,提拔后进。作者将“爱士更多情”的吴禄贞,比作受天下士人推崇敬仰的韩朝宗。

  下联末二句典出《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列传》。南宋时期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后遂以“三字狱”比喻无罪蒙冤入狱。作者以岳飞的遭遇来比拟吴禄贞被人暗杀。

  此联除了以韩朝宗和岳飞来“拉人作衬”外,在材料组织方面很是用心。上下联各用三个排比句,势如排山倒海,表达了悲愤激越的情感。

挽吴禄贞

  杀公不敢居其名,虏廷未脱盗贼行径;

  当时若勿及于难,将军必为世界英雄。

(汤化龙)

  此联写法很是大胆,上联大胆地指责,下联大胆地假设。吴注:“以盗贼蔽罪清廷,是为能雪覆盆。”雇人谋杀,手段卑劣,指为“盗贼行径”似不过分。下联手法新颖,其假设也不是全无道理,此说与有些史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有史学家认为:如果吴禄贞不死,他的“三路直捣北京”的计划若得以实现,中国的历史将呈现另一种局面。

  除以上三副挽吴禄贞联外,《对联话》所载,还有江苏常州人庄蕴宽所挽:“戕公者实成公名,公乎何恨;谋国者果为国计,国其庶几。”程振奇所挽:“公有千秋名,国有儒将;生为万人敌,死为鬼雄。”不予详述。

应 城 篇

题陈国瑞提督祠堂

  封万户侯何足荣身,公若事汉天子比肩,李广欢颜亚夫笑;

  挽百石弓犹能识字,我曾见故将军遗笔,岳王风骨鲁公神。

(方尔谦)

  陈国瑞(1836-1882),字庆云,湖北应城人。咸丰同治间先后从袁甲三、僧格林沁镇压捻军,每战冲锋,有勇名,官至提督。恃功而骄,除僧格林沁外,不听节制,至发兵与别部斗杀。光绪间坐事削职,戍黑龙江,卒于戍所。

  所挽对象虽屡立战功,然而却恃功而骄,后来被发配流放,并死在流放地。这样不太光彩的经历,让撰联者该如何下手呢?如此难题,却没有难倒对联大家方尔谦。

  此联采用了拉人作衬的手法,构思别出心裁。上联提到了汉代的李广、周亚夫,以此称赞逝者英勇善战、治军有方,虽然明显过誉,但三个人的人生结局都不太好,倒是有某些相似之处。作者认为,“封万户侯”不值得羡慕,哪及“于立功诸省建立祠”的待遇更显荣耀?若是李广、周亚夫能享此待遇,恐话在地下也要放声大笑了。下联则将逝者的书法与颜真卿和岳飞作比较,认为陈书深得岳之风骨、颜之神韵,既能武又能文,比那些只能“挽百石弓”而不能“识字”的将领要强,这样就大大抬高了逝者身份。

  吴恭亨对此联极为赞赏:“联语奇兀,最称其人”;“文翻空而易奇”;“方联对幅犹能识字句,即擅此诀。且于武人身份,加倍抬高,故为合作也。”

  另外,此联的句式安排比较特殊,单边各三个分句,两个八字句,一个七字句,非常少见。

荆 州 篇

题荆州府厅事

  问谁为倚马才,请试万言,断不吝阶前尺地;

  愿相戒牧猪戏,习勤有甓,慎勿抛世上分阴。

(倪文蔚)

  作者倪文蔚是安徽望江人。同治十一年(1872),倪文蔚授荆州知府。倪文蔚在主政荆州期间,不间断地对万城堤进行修复加固。“于滨江陡岸铺砌坦坡,下列巨桩,上垒大石,层层收筑。设石志验水,栽插杨柳防浪,严禁挽筑私堤等,自是倾塌之患大为减轻。”倪在荆州主政八年,政声卓著。他离任后,继任者在这一堤段又加修了七里庙至拖船埠驳岸。为纪念倪文蔚治江功绩,将其称之为“倪公堤”。倪著有《荆州府志》80卷、《荆州万城堤志》10卷。

  《荆州万城堤志》是记述长江中游荆江段北岸堤防的第一部专志。倪文蔚主管万城堤修守时,深觉治堤不易,又缺乏成文之规章典籍,而作此书。同治十三年(1874)冬编成,光绪二年(1876)刊印。

  言归正传,《题荆州府厅事》联使用了两个典故。“倚马才”是南朝袁虎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文学》,联中表达了作者对敏捷干练的人才的渴望。“牧猪戏”出自《晋书·陶侃传》,朱熹《观洪遵双陆谱有感》:“只恐分阴闲过了,更教人诮牧猪奴。”作者以此劝戒为官者不要沾染赌博游戏,要珍惜分秒光阴。

题荆州关庙

  荆州形胜即中原,得之则进取易,失之则退守难,天意苍茫,莫怪公犹立马;

  壮武大名垂宇宙,生不为曹氏臣,死不作孙家妾,人心维系,遂令我欲登龙。

(佚名)

  该关庙位于荆州古城南纪门内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清雍正十年(1733年)重建,1987年复建。相传是当年关羽镇守荆州的府第故址。正殿中间坐着关羽夜读《春秋》的塑像,两旁站立着白袍关平和黑脸周仓的塑像,上述对联即题写在塑像两边的楹柱上。

  上联言荆州地理位置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下联赞扬关羽对刘汉的忠贞不二。对仗方面,一是第二、三分句应用了自对,二是结句“立马”对“登龙”以动物词相对,提升了整副联在对仗方面的工整程度。

双挽荆州某将军与宠妾

大树忽倾,泪堕羊公碑上;

小星同殒,魂归燕子楼中。

(佚名)

  《对联话》注:“相传清荆州某将军宠一妾,徐州人,后将军死,妾殉焉。”“面面俱到,毫不吃力,佳矣。”

  羊公碑指襄阳百姓树立在岘山的羊祜纪念碑。后多以羊公碑颂扬官吏的惠政。如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有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羊祜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助司马炎吞吴,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十年,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羊祜病逝后,荆州百姓罢市痛哭,街巷悲声相属,连绵不断。上联以羊祜比拟“某将军”,不仅切“荆州”地理,而且抬高逝者身份,颂扬逝者如羊公德高望重。

  燕子楼位于江苏徐州市云龙公园知春岛上。相传燕子楼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见白居易《〈燕子楼〉诗序》)。下联中,燕子楼一切“宠妾”身份,二切“徐州”籍贯,真是再贴切不过。

  在对仗方面,借羊祜姓氏“羊”的动物义,与“燕”相对,“羊公碑”与“燕子楼”构成工整的对仗。另外,形容词“小”对“大”、方位词“中”对“上”,也都非常工整。

挽黎成镕尊人

  荆沙解军归来,过门未拜庞公榻;

  溇醴罢相同哭,酹酒为歌屈子骚。

(唐牺支)

  1911年,唐牺支所属第四十一标第一营被调派出防宜昌。1911年10月18日光复宜昌,随后攻打荆州。联中“荆沙解军归来”,或源于此。

  至于黎成镕,他继吴恭亨之后也在慈利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慈利县一中的前身)担任监督和执教。王固存、李达武、唐牺支、施大临、张心量、毕世勋等一批既有文化修养又思想活跃的民国人物,都在该校接受过教育和熏陶。

  此联中拉来两位古人作衬:庞德公、屈原。屈原众所周知,庞德公简要介绍一下。庞德公是东汉名士,襄阳人。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他进府,皆不就。庞德公与当时隐居襄阳的徐庶、司马徽、诸葛亮过从甚密,诸葛亮以师礼待庞德公,每次造访,均拜于床下。后隐居鹿门山,采药以终。

  从联意来看,上联中作者对“解甲归来”“未拜庞公榻”深感遗憾,未能见上逝者最后一面。唐牺支或曾从黎成镕父亲求学,而以师礼相待。下联中以屈原作衬,猜测逝者或学识广博善长诗文,或正直忠贞忧国忧民。

  此联中“荆沙”一词,令我思而未解。下联“溇醴”应是两条河流名,即溇水和醴水。从对仗来看,上联相应位置的“荆沙”也应是两个地名或一个地名。最易被人接受的解释就是,它是“荆州”和“沙市”的合称。可问题是,查阅“荆州”的历史沿革,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有南郡、郢都、江陵、山南道、江陵府、荆南道、荆宜道等名称。具体到1904年至1932年之间,它只有荆宜道、荆南道两种称法。至于“荆州”改名为“荆沙”市,已经是1994年9月(1996年11月又改回“荆州”市)。此挽联写作时间,推测应在清末民初,联中为何使用“荆沙”一词,委实费解。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原作者或收集者误“荆州”为“荆沙”,这种情况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只不过,在网络上未查询到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或是对此进行勘误。且存疑待考。

松 滋 篇

  此篇主要介绍松滋人雷以动及其对联。

  网络上关于雷以动的记载,寥寥无几。雷以动,字僧墨,湖北松滋人。光绪21年(1895),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 86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24年(1898)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

  《对联话》中关于雷以动的记载也很少。卷五载:“松滋雷僧墨知事以动官慈利三载,有勤政之褒。”卷十载:“松滋雷僧墨以动清末用庶常官慈利知县,适会大革命,一切独为其难。”

  笔者查询到,在慈利县第一中学的校史介绍上,载有如下信息:民国元年(1912)八月,时任慈利知事的雷以动,根据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将慈利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改为慈利县中学校。

  下面分别介绍雷以动的一副寿联和三副挽联。

贺宜都敖达三夫妇八十双寿

  同榜几人存,数前辈科名,并诵灵光一赋;

  齐眉百岁近,话先朝故事,重歌泮水三章。

(雷以动)

  被贺者敖达三,“在清季与僧墨同登科举”。上联起句“同榜几人存”,既说明了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含有对历经世事仍然健在的庆幸。下联“齐眉百岁近”,既有对敖达三夫妇携手白头的羡慕,也有对二人长命百岁的祝愿。吴评此联:“联语情文相生,厚重若鼎之镇。”从“话先朝故事”一句来看,此联应作于民国时期。

  关于吴恭亨与雷以动的关系,傅尃《投雷僧墨大令兼寄吴悔晦》诗:“悔晦才名震一时,琴堂贤宰旧工诗。”于此或可寻找些蛛丝马迹。

挽田东谿之母

  友之云,师之云,我交嗣君,见澹台一流重望;

  德无极,寿无极,天佑大母,俾洪范五福考终。

(雷以动)

  吴对此联评价甚高:“字字匀圆,铢两不,名作也。”在笔者看来,此联切人切事,赞誉有度,重字和对仗方面皆见功力;在内容方面却是中规中矩,无甚新意。上联说的是,逝者儿子与我亦友亦师,学问渊博,是一流人物;而下联说的是,逝者长寿,上天福佑,得以善终。

  田金楠(号东谿)是慈利县甘堰乡人,一生主要精力投身于教育,著述丰富。1885年,他在慈利县阳和乡渔浦村倡议创建“渔浦书院”并任主讲,后应陈宝箴邀请至长沙主持南学会。他与吴恭亨交好,也是对联大家,其联语在《对联话》中所录甚丰。

挽 妾

  卿为薄命,侬为薄情,善果无端变恶果;

  诔不成辞,哭不成泪,今生如此况他生。

(雷以动)

  关于上联的“薄命”,联后附注文:“盖死者以婢进侍,而卒又以暴疾也。”下联结句“今生如此况他生”,应是化用李商隐诗句“他生未卜此生休”。“诔不成辞,哭不成泪”,作者之悲痛,可见一斑。吴评此联:“对语翻空,特若呜咽沉痛。”

  此联几处应用“重字”手法。第一、二分句分别重复“为薄”“不成”,第三分句分别重复“果”“生”。重字的使用,使挽联的悲痛情感得到了强化。

挽张仲炘

  真御史丰棱,名太史文章,方志告成,获麟绝笔;

  先一日示疾,后十日恒化,神山在望,跨鹤同骖。

(雷以动)

  此联在材料组织上颇见功力,上联挽夫,下联挽妇,上下联分工明确。重字的应用,“获麟”与“跨鹤”的对仗,都令人印象深刻。“获麟”源自《春秋》记载:“西狩获死麟”。指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张仲炘所编纂的《湖北通志》杀青不久,张即去世,“获麟绝笔”的说法是非常贴切的。

  联文多实录,吴恭亨有注:“盖张为清御史,易姓后,出纂《湖北通志》,本年方杀青。夫人林氏为陕西布政使林寿图女公子,工文翰,先张一日病,后十日殁。”故吴言:此联“字字有着落”。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制作:清江野老

作 者 简 介
  曾祥科,网名:空山新雨。1976年生,湖北长阳人。通信企业职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诗词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长阳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荣获“荆楚联坛新锐”称号。诗词楹联作品及评论文章散见于各地刊物和网络论坛。
我知道您在看,请点在看

————————

诗苑键弹 精彩回放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

————————

关注长阳诗苑

升华诗意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