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之谜(四)东汉三十六妖兽:十二神和十二鬼,以及十一恶凶
尽管猫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可以成为猫的竞争对手的物种不是没有。特别是熊。我们的祖先对于它也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传说中黄帝的氏族就叫“有熊氏”,《诗经》中“有猫有虎”的前一句就是“有熊有罴”。在先秦到战汉的艺术品中也有很多熊的造像。所以说十二生肖中不光是没有猫,没有熊也是件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的事。
作为古代的常见动物,熊也有很出众的影响力
但是熊却以另一种方式与“十二”这个神奇数字发生了联系。至少在东汉末年以前,在洛阳城的宫殿中已经开始流传着一种神秘的驱邪术。施法的巫师身蒙熊皮,头戴黄金面具,面具上有四只眼睛。人们叫他“方相氏”,他穿着玄色上衣,朱红下裳,一手执戈,一手执盾,指挥着由一百二十个十到十二岁少年组成的“侲子”团来到皇宫里斩妖驱邪。但方相氏的主要战力不是侲子,而是“十二兽”。此十二兽不是十二生肖,而是另外十二种凶猛的上古神兽。它们的名字分别是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
可惜的是,因为古代文化遗失,这十二神兽现代人能够确定模样的只有四个,分别是“雄伯、伯奇、强梁、穷奇”。所谓“雄伯”一般来说就是吃妖魅的神。很可能就是地府后土皇地祗座下的“土伯”,其神虎头牛身,长有一双尖角,脸生三眼,手爪如刀,专门吃为祸人间的恶鬼。不过也有人认为雄伯就是雄虺,也就是只九头蛇,出没于南方,而它是商代大巫师仲傀的化身。而仲傀就是后世的捉鬼之王钟馗的前身。这些说法有矛盾之处,只能说明人们对十二神兽太过于陌生了。
土伯
第二位能够找出出处的是“伯奇”。这是十二神兽中最接地气的一位,因为它就是伯劳鸟。伯劳是种叫声很好听的小鸟。但伯奇却有个凄凉的故事。他本是西周大夫伊吉甫的儿子。因为母亲早死,被后娘所嫉恨。对方向父亲诬告伯奇对自已无礼。尹吉甫是个冲动的人,一怒之下就把儿子赶出了家门,结果伯奇不幸死在外面。后来尹吉甫见一只小鸟对自已凄厉啼叫,悟出这是儿子的冤魂。于是查出了后妻的奸谋,一箭射死了她。虽然伯奇报了仇。但这种行为在当时被叫“使父杀母”。从此,伯劳也成为了不祥之鸟。
伯劳鸟
接下来是所谓“强梁”,其实它就是“彊良”,《山海经》里有记载,说它是虎头人身,生有四蹄长肘,经常手中拿着条蛇,嘴里还衔着一条蛇。它生活在大地的北方海边的北极天柜山上。
疆良
最后的“穷奇”最有名,号称“上古四大凶兽之一”。据说它是古帝少昊之子,论起来还是黄帝的孙子。但穷奇不做好事,经常欺负好人。这正好与另一头神兽“獬豸”的习性相反。但它加入了十二兽集团,似乎证明其已经改邪归正。穷奇的外貌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虎形长翼,其二是牛形长着刺猬毛,莫衷一是。
穷奇
剩下八只神兽的资料就很少了,但多少还是有些蛛丝马迹:
祖明,有人怀疑就是烛龙。但从出土的宋代文物来看,祖明是镇墓兽之一。其形人面牛身,头生三眼,顶上有角,鬃毛如刀戟。
祖明
委随,有可能就是委蛇,又叫“延维”,是双头人面蛇,紫身红冠,长如车辕,大概也就一米左右的长度。虽然长得有点怪,但却是吉神。古人相信祭祀它可以称霸天下。
延维
腾根,发音和“桃梗”很象。所谓“桃梗”指的是先秦用来驱鬼的木偶人。但这不是神兽。有推测它为为象树根一样的生物。那不正是上古六神兽之一的腾蛇?腾蛇是六壬课的十二神之一,是长有翅膀的飞蛇,属性为土,也是仙界的生物。
腾蛇
剩下五位是真的没可靠的线索了。但十二神兽所敌对的“十一恶凶”与它们似乎有很深的渊源。“十一恶凶”分别是:
凶:应该类似于煞气之类。遇之则危。
虎:有解释为鬼虎,不知何典。一般应解释为“虎鬼”才对。不过仅仅是虎,已经是很可怕的存在。但因为虎本身是十二生肖之一,就不在这里详细解说。
魅:所谓“精魅”,一般说这是物老成精,有吸引人的外貌和法力,可以加害于人。“魅力”一词也来源于此。
不祥:应该是指可以吸引各种灾祸的特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衰神。
咎:可能是让人犯下各种错误。
梦:每个人都会作梦,但梦有好坏之分。有一些梦让人感觉恐惧、悲痛,这就是恶梦,它往往也是灾祸到来的征兆。
磔死:其实就是所谓“凌迟”,俗名“千刀万剐”,世间最残忍的酷刑,《茅山后裔》说这也是世间最可怕的邪术,这样的死者有无穷的怨气,极为危险。
寄生:大家都知道“寄生虫”,而对于神话,又与“附体”有点相似。把这种恐怖渲染到极点的是日漫《寄生兽》。
观:《白泽精怪图》中说“观”是井神,状如美女,喜欢吹箫。张天师的故事里就有他镇压美女井神的故事。但“观”似乎又通“鹳”,是白色的水鸟。还有很多秘密待破解。
巨:字面上的意思当然是巨人、巨妖。不过不应该这样简单,待考。其最初的含义是“法则”,即“规巨”。可能和这个有关。
蛊:“蛊”是什么东西,一直众说纷纭。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它是一种人为培养控制的邪物,甚至不能说是“毒虫”。它有一定智力,可以完成对受蛊者较复杂的操纵工作。其实“蛊”是汉族特有的一种法术。在汉代特别著名。因此有所谓有“巫蛊之乱”。但在隋朝遭受了隋文帝的打击,蛊师们不得不远走苗疆。因此现在人们以为蛊术是苗人发明的。
蛊虫
以上“十一恶凶”与十二神兽也有隐约的对应关系,应该是能揭开十二神兽真面目的钥匙。如“甲作”的对头就是“凶”,那它很可能就是麒麟一样的瑞兽。
巯胃食虎,神话中吃老虎的也就那几个,或驳马,或过山黄,或猛兽。
雄伯食魅:土伯正是后土座下第一抓鬼能手。后来的“钟馗”更是如此。
腾简食不祥:有人考证克制不祥须要画符,上古没有纸,符是用什么作的?当然是竹子。所以“符”从竹。而“简”也是竹片。那么腾简可能是象竹节蛇一样的神兽。但十二兽中的蛇已经够多了。其实还有一些神兽与竹子有关系,比如熊猫~\(≧▽≦)/~。
揽诸食咎:所谓“咎”往往是粗心犯下的错误。而神话中有一神人名为“离朱”,生有三头,目明如电,百丈能观秋毫之末。其与“揽诸”读音接近,两者会否有关系呢?
伯奇食梦:伯劳的叫声正可惊醒春梦。
强良、祖明共食磔死寄生:祖明自不必说,墓为死魂之归。强良身处北极。而上古神话北极是为鬼国,想来它们正是将死魂送到该去的地方。
委随食观:先前说了委随应该是蛇,观是鸟,蛇伏于草丛食鸟是很常见的事。而且“随”与“观”正是六十四卦中的两卦,里面可能还有玄机。
错断食巨:这个是找不到缘由了。但如果“巨”是规则的话,错断很可能就是不按规矩出牌,正是克星。
穷奇、腾根共食蛊:需要两只神兽来对付,搞不好这蛊是诸凶恶之王。穷奇食蛊有可能就是传统年画:虎伏五毒的上古版本。因为传统说法,蛊一般是把五种毒虫即:蛇、蟾蜍、蜘蛛、蝎子、蜈蚣放一起,让它们自相残杀变成的。而腾蛇也是蛇,就象《碧血剑》中的五毒教,用金蛇能克制五毒之首。
虎驱五毒
十一凶恶是找出十二神兽真相的一条线索,其实还有另外一条,那就是几乎与十二神兽同时出现的“十二鬼”。
其实记载“十二鬼”的文章只有一处,就是张衡的《东京赋》,所谓“东京”就是东汉的首都洛阳。不过后世有人对其作注,所以十二鬼的出身基本清楚,但奇怪的是作注者刘昭本来是应该解释十二神兽的。难道他认为十二神兽本来就是十二鬼吗?
《东京赋》中有言:捎魑魅,斮獝狂。斩蜲蛇,脑方良。囚耕父于清泠,溺女魃于神潢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八灵为之震慴,况鬾蛊与毕方。
这十二鬼分别是:
魑魅:山里的鬼怪,这个“魅”就是十二恶凶中的那个魅。所以有人认为它们是两种怪物。
獝狂:无头恶鬼,这有点象传说中的战神刑天。
蜲蛇:就是委蛇,看来十二鬼的确与十二兽有某种关系。
方良:是草泽一带的妖怪,上古神鬼不分。因此有说它是神的。还有说法指其为牛头恶鬼。这又与土伯或者祖明能挂上钩。
耕父:《山海经》中生活在丰山一带的怪神,身上能发光。
女魃:这个名头大,是黄帝之女,当年战胜蚩尤的最终兵器,也就是旱魔。值得注意的是,她与老虎是死对头。汉画中就有《虎食女魃》图。
虎食女魃图
夔魖:似乎就是流波山的夔牛,被黄帝杀来制了鼓,所以从鬼。
罔像:被孔子解释成水怪。按庄子的说法,他也是黄帝的大臣,找到了黄帝丢失的至宝玄珠。以袁珂的说法这位是个凡事都不怎么上心的懒汉。但在蔡志忠的笔下,他是团大象无形的黑影。
野仲、游光:按《山海经》的说法,它们就是“神人二八”,即兄弟十六个,整天手挽手到处做恶。后世叫它俩为“日游神”与“夜游神”。
鬾蜮:原注解释“鬾”为“小儿鬼”,但这个“蜮”也是一种怪兽,就是传说中“含沙射影”的主角。这两个字连用是不是一种新的妖怪呢?
毕方:这就很有名的火精独脚鹤,我曾经考证过它就是赤颈鹤,这里不再重复了。
到现在其实已经介绍了三十五种异生物,有没有第三十六只呢?有的,那就是统御十二兽的“方相氏”,其实这也是个巨怪,但它的真身却是女子来的。
方相氏
原来,传说中黄帝在巡游天下的时候。他的正妃嫘祖不幸得了病,中途去世了。按照当时的习俗,将她停灵在野外,但黄帝又担心有什么妖怪野兽半夜出来伤害爱妻的遗体。这时,他的另一个妻子嫫母出来了,说:“不用担心,这事交给我。”
原来,嫫母是个面丑心灵的女子。她穿上了熊皮,戴上了面具,手执兵器为嫘祖守灵,没有任何妖兽胆敢冒犯。自此,方相氏执夜守灵的习俗传了下来。甚至成为宫殿中的常备人员。《封神演义》中就说方相与他的兄弟方弼是纣王的镇殿将军,身高三丈,妥妥的巨人,也难怪他能够役使十二兽了。
尽管现在对十二兽的真面目还有很大的疑问,但它很有可能还是来自十二地支。从多方线索来看,它们应该就是在地下守护亡魂的神兽。而下章我们会去天上,看看天上的神兽。